【原文】客问天如老人曰,永明寿禅师,海内推为宗匠,而自修净土,且以教人,谓,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无乃自屈其禅,而过赞净土耶。•答,永明大师非过赞也。净土法门,至广至大。净土修法,至简至易。广大者,一切机缘,收摄都尽。上而等觉位中菩萨,下至愚夫愚妇,五逆十恶之徒,临终念佛悔过,无不往生也。简易者,初无艰难劳苦之行,但持六字名号,即便往生,得不退转,直至成佛而后已也。试问修行出世,更有捷于此者乎。非寿禅师,不能以此自修。非寿禅师,不能以此教人也。
【译白】有客来问天如老人,说:“永明延寿禅师,被举国上下推崇为禅门一代宗师,而他却不但自己修行净土法门,而且还弘扬净土法门,作《四料简》说:‘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岂不是太自贬禅宗,而过赞净土了么?”•永明延寿大师并没有过赞净土宗。因为净土法门,至极广大。而净土修法,又至极简易。论其广大者,一切根机之人,都能包括摄受无遗。上自等觉位中菩萨,下至愚夫愚妇,乃至五逆十恶之徒,临终若能念佛悔过,无不往生。论其简易者,自始至终都无需艰难劳苦之行,但能真信切愿执持六字名号,就能往生,得不退转,直至成佛而后已。试问修行了生脱死出世法的,还能更有比这个法门快捷方便的吗?不是永明延寿禅师这样的大德,不能以净土法门自修;不是永明延寿禅师这样的大德,也不能以净土法门教人修。
【原文】问,广大简易,既闻命矣。但禅宗悟达之士,既曰见性成佛,何必复求净土耶。•答,惟其悟达,故愿求生。汝但未悟耳,使汝既悟,则净土之趋,万牛难挽矣。且汝谓一悟之后,结习已除,诸漏已尽,无量劫来之怨对已消,更不复受后有耶。抑或尚有结业未完,不免重报轻受耶。且谓一悟之后,遂具三十二相,八十随行好,降伏天魔,救度十方世界乎。抑或神通威力,一时尚未具足,犹待他生后世也。倘谓只消一悟,大事已毕。则诸大菩萨之广修六度,动经尘劫者,反有愧于汝矣。观佛三昧经载文殊菩萨自叙宿因,谓得念佛三昧,世尊记之曰,汝当往生极乐世界。华严经载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教善财童子,亦终之以导归极乐。愣伽经中,世尊授记龙树,亦有往生极乐之语。至于大宝积经,世尊印许净饭王,及七万释种,同生安养。十六观经指示韦提希,及五百侍女,同觐弥陀。若夫东土之庐山远公,天台,贤首诸宗尊者,无不宣扬净业,共修西方。岂其所悟所证,反出今人下耶。
【译白】问:“净土法门广大简易,已听明白了。但修行禅宗悟达之人,已经见性成佛了,何必还要再求生净土呢?”•答:“正因为他们悟达了,所以才发愿求往生。你是还没开悟罢了。假使你已开悟,那你求生净土的势头,将是万牛莫挽。你以为一悟之后,所有的习气已除,诸多有漏业已尽,无量劫以来的怨债已消,再不会转入六道轮回了吗?或者只是尚有必受报之往业未完,不免重报轻受而已吗?你以为一悟之后,马上就具有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能降伏天魔,救度十方世界了吗?或者因神通威力,一时尚未具足,犹待他生后世而已吗?如果说只要一开悟,生死大事就已了。那些经无量无边大劫广修六度万行的诸大菩萨,岂不是不如你了?《观佛三昧经》上记载:‘文殊菩萨自叙往世因缘,说自己已得念佛三昧,世尊授记他说:“你当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华严经》上记载:‘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劝教善财童子及华藏海众,导归极乐。’《楞伽经》上,世尊授记龙树菩萨,也有往生极乐之语。至于《大宝积经》中,世尊授记他的父亲净饭王及七万释迦种族,同生极乐。《十六观经》中授记韦提希,和五百侍女,同生西方,面见阿弥陀佛。至于我们中国,如庐山慧远大师及天台宗、华严宗等诸宗祖师大德,无不宣扬净土法门,同求往生西方。难道他们的所悟所证,反在今人之下了?”
【原文】问,净土摄机,诚哉广矣。然所谓净土者,在十万亿佛刹外。较之唯心净土,本性弥陀之说,似乎著迹矣。•答,楞严经云,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又云,诸法所生,唯心所现。安有佛土而在心外者哉。当知心外无土,土外无心。所谓十方微尘国土者,唯我心中之土也。三世恒沙诸佛者,惟我心中之佛也。知此,则知无一土不依我心而立,无一佛不因我性而现。然则十万亿刹外之极乐,独非唯心之净土。极乐国中之教主,独非本性之弥陀乎。
【译白】问:“净土法门摄受的众生根机,确实很广大。但所说的西方净土,在十万亿佛土之外。比之于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似乎太过于着相了。”•答:“《楞严经》上说:‘我们的身体及外面的山河、虚空、大地,都是妙明真心中物。’又说:‘一切法所生,都是自心所变现。哪有佛土而在我们心外的?当知心外无土,土外无心。所谓十方像微尘那么多的国土,都是我心中之土。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像恒河沙那样多的诸佛,都是我心中之佛。知此,则知无有一土不依我本心而立,无有一佛不因我自性而现。那么唯独十万亿国土外之极乐净土,就不是唯心之净土。极乐国中之教主阿弥陀佛,就不是自性之弥陀了么?”
【原文】问,净土之说,盖表法耳。智者当直悟禅宗,方为上著。若只赞扬净土,将毋执著事相,不明理性耶。•答,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识得此意,则禅宗,净土,殊途同归。中峰大师云,禅者,净土之禅。净土者,禅之净土。虽互为阐扬,而修之者,必贵一门深入。故大势至菩萨,得念佛三昧,而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普贤菩萨,入华严不思议解脱境界,而曰,愿我命终时,往生安乐刹。是二大士,一侍娑婆教主,一侍安养导师,宜各立门户,而乃和会圆融,两不相碍。安得尚执偏见耶。且尔云净土表法者,岂不以净心即是净土,不复有七宝庄严之净土乎。果尔,则亦将谓善心即是天堂,不必更有夜摩忉利。恶心即是地狱,不必更有刀剑镬汤。愚痴即是畜生,不必更有披毛戴角耶。然则既有寂光净土,必有实报庄严等土可知。况事外无理,相外无性。定要舍事求理,离相觅性,则理事尚不能无碍,安望其事事无碍乎。且尔虽具如来之性,现在犹是凡夫之身。若果能随处净土,试问能于厕溷之中,安之如衽席否。能与犬豕牛马,同槽而食否。能与腐烂尸骸,蛆虫钻啮者,同寝同眠否。如其能之,任汝说高山平地总西方,任汝说纵遇锋刀常坦坦。若犹未也,则是秽净之见未空,爱僧之情犹在。而乃以过量境界,侈口高谈。使浅见之夫,略读几本经书,略看几则公案,便欲镑法造罪,伊谁之咎哉。
【译白】问:“净土法门之说,不过是用来表法罢了。有智慧的人应当直接参悟禅宗,才算高明。若只赞扬净土,岂不是执着事相,不明理性?”•答:“佛性只有一个,而证得佛性的法门有很多。若能明白此意,那么禅宗和净土,只不过是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中峰大师说:‘禅者,净土之禅。净土者,禅之净土。’二者虽然互相阐发显扬,而作为修行者,必须贵在一门深入。所以大势至菩萨,得念佛三昧,而说:‘以念佛心,入无生忍。’普贤菩萨,入华严不思议解脱境界,而说:‘愿我命终时,往生安乐刹。’这二位大菩萨,一位侍奉娑婆教主释迦文佛,一位侍奉极乐导师阿弥陀佛,本应各立门户的,却和会圆融,两不相碍。怎么还执着偏见呢?并且你说净土是表法的,难道只有净心才是净土,就没有真正七宝庄严的净土了?如果是这样,那也可以说善心即是天堂,不必更有夜摩天和忉利天了;恶心即是地狱,不必更有刀山剑树和镬汤炉炭了;愚痴即是畜生,不必更有披毛戴角的畜生了。那么既有常寂光净土,必有实报庄严等净土可知了?何况事外无理,相外无性。定要舍事求理,离相觅性,则理事尚不能无碍,怎么能希望其事事无碍呢?况且你虽然具有如来的佛性,但现在还是凡夫之身。若果然能随处都是净土,试问你能于厕所之中,安住如床席吗?你能与犬褚牛马,同槽而食吗?你能与蛆虫钻啮的腐烂尸骸,同睡同眠吗?如能做到,任凭你说高山平地总是西方,任凭你说纵遇锋刀砍杀也不在乎。若还未能做到,则污秽和清净的对立还存在,喜爱和憎恨的对立也还有。却以超过自己实际证量的境界侈口空谈。作为一个见识很浮浅的人,只不过读了几本经书,看了几则公案,便敢谤法造罪,此又是谁的过错呢?”
【原文】问,修行求出生死,故贵无生。慕西方而愿往,得毋乖于无生之义乎。•答,以生为生者,常见之所失也。以无生为无生者,断见之所惑也。生而无生,无生而生者,第一义谛也。盖妙真如性,本自无生,因缘和合,乃有生相。以性能现相,故曰无生即生。以相由性现,故曰生即无生。知此则知净土之生,惟心所生。若疑远而难到,则心包太虚,量周法界,夫何远之有。
【译白】问:“修行是为求出生死,所以贵在无生。欣慕西方极乐世界而发愿往生,岂不是违背无生之义了么?”•答:“把往生认为是生者,是失之于常见。把无生认为无生者,是惑之于断见。生而无生,无生而生者,才是第一义谛。因为妙真如性,本自无生,只因因缘和合,才有了生的相状。因本性能现显外相,所以说无生即是生。因为外相由自性而显现,所以说生即是无生。知此则知往生净土的,是心所生。若怀疑距离遥远而难以到达,则心能包裹太虚,周含法界,往生西方哪算遥远呢?”
【原文】问:“十方佛土,净妙者多,今偏指极乐,又偏赞其境胜,缘胜。何耶。•答,此间国土,众苦所归,纵有乐缘,皆招苦果。西方不然。所以经云,是诸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试以两土略一较量,岂特天渊。只如此方投胎,必在胞十月,分娩之际,与鬼为邻。彼则质托莲房,安坐妙香宫殿,既不受胞胎之污秽,复不累母氏之劬劳,而人世之生苦谢矣。此方年老之人,发白面皱,腰曲背驼,坐起须人,奄奄一息。彼则法味资神,永无衰老,十方国土,瞬息往来,而人世之老苦免矣。此方一遇疾病,则呻吟床褥,宛转哀号。彼则具大神通,有大威力,国中不闻痛痒之名,而人世之病苦绝矣。此方人必有死,死必有罪,惟有低头就缚,押付阎罗。彼则一托莲胎,便成金刚不坏之体,相好光明,寿命无量,而人世之死苦捐矣。此方有合必有离,劬劳之父母,难保长存,恩爱之夫妻,类多各散。彼则法中眷属,永远相亲,宁有爱别离之苦乎。此方仇敌相寻,有怨必报,大怖切心,无可逃避。彼则相亲相敬,无非菩萨胜友,相与周旋,曾有怨僧会之苦乎。此方人类,皆为衣食奔波,妻子驱遣,困苦万状。彼则念衣衣来,想食食至,宫殿园林,无非七宝,各各受用自然,曾有所求阙绝之苦乎。不特此也,此方则丑秽形骸,根多缺陋。彼国则光明赫奕,相好庄严。此方则头出头没,轮转生死。彼国则一证无生,永不退转。此方则丘陵坑坎,荆棘成林。彼国则宝树参天,黄金为地。又此方则观音势至,徒仰嘉名。彼国则二大菩萨,亲为胜友。彼此较观,境缘迥胜。境胜者,可以摄取净之心。缘胜者,可以助修行之力也。
【译白】问:“十方佛土,清净美妙的很多,而今您偏指极乐世界,又偏赞其境界殊胜,因缘殊胜。这是为什么呢?”•答:“我们所处的这个娑婆世界,众苦充满,纵然偶有快乐的因缘,也都是招苦果之本。而西方净土则不是这样。所以《阿弥陀经》上说:‘是诸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试将两土作一比较,岂止天渊之别!只如我们娑婆国土人投胎,必住母亲胞胎十个月,到了分娩之际,与恶鬼罗刹为邻。极乐净土往生者则由莲花化生,安坐妙香宫殿,既不受胞胎之污秽,又不拖累母亲辛劳怀胎,因而人世间之生苦从此永脱了。此方年老之人,头发变白脸、面皮皱、腰弯背驼,坐卧须人扶掖,奄奄一息。往生西方净土之人则法味滋养神识,永无衰老,十方国土,瞬间随意往来,因而人世间之老苦永免了。此方人一遇到疾病,则痛苦呻吟在床褥,宛转哀号。往生西方净土之人则具有大神通,有大威力,国中根本听不到痛痒之名,因而人世间之病苦永绝了。此方人生则必有死,死则必有罪,唯有低头被无常大鬼捆绑,押往阎罗殿。往生西方净土之人则一托身莲胎,便成金刚不坏之体,相好光明,寿命无量,因而人世间之死苦永脱了。此方人有聚合则必有离散,辛劳之父母,难保长存,恩爱之夫妻,多皆各散。往生西方净土之人则同为法眷属,永远相亲,永无别离之苦。此方人仇敌互相寻找,有怨必报,恐怖切心,无可逃避。往生西方净土之人则相亲相敬,都是菩萨伴侣,相与周旋,何曾有怨憎会之苦?此方之人,皆为衣食住行奔波劳碌,被妻子儿女驱使奴役,困顿苦恼万分。往生西方净土之人则念衣衣来,想食食到,宫殿园林,都是七宝所成,各各享用自然,何曾有所求缺乏之苦?不仅如此,此方之人则体貌丑秽,六根多有缺陋。往生彼国之人则光明显耀,相好庄严。此方之人则头出头没,轮转生死不休。往生彼国之人则一证无生法忍,永不退转。此方国土则丘陵坑坎,荆棘成林。极乐净土则宝树参天,黄金为地。在此方世界对观世音大势至菩萨,只能仰慕嘉名。在极乐世界则与二位大菩萨,亲为胜友,把臂同行。将此土和极乐净土比较可知,西方净土环境法缘万分殊胜。环境殊胜者,可以摄取净之心。法缘殊胜者,可以助修行之力。”
【原文】问,欣厌之心,即爱憎之念。爱僧乃生死岸头事,非修行人所宜,奈何。#答,厌离娑婆,欣慕极乐,虽具爱憎之心,然非世间之爱憎,乃十方如来转凡成圣之爱憎也。若非厌离,何以脱此娑婆浊世。若非欣慕,安能生彼极乐莲邦。盖惟厌离而后能转凡,欣慕而后能成圣也。
【译白】问:“欣求和厌离之心,即是爱憎之念。爱憎之心是生死轮回之因,不是修行人所应有的。这如何解释呢?”•答:“厌离娑婆,欣慕极乐,虽具爱憎之心,但不是我们这个世间的爱憎,而是十方如来转凡成圣的爱憎。若不厌离,怎么能脱离此娑婆浊恶世界?若不欣慕,怎么能往生极乐清净莲邦。唯有厌离而后才能转凡,唯有欣慕而后才能成圣。”
【原文】问,此间饮食衣服,宫室器皿,必待营为,方能受用。云何极乐世界,一应享福之事,皆可自然而来。•答,享福之事,皆从修福而来。北倶卢洲,其饮食衣服,皆能受用现成。何况阿弥陀佛万福庄严之宝刹乎。大阿弥陀经云,此讲堂宫宇,初无作者,亦无所从来,以彼佛愿大德重,自然化生。又云,他方佛刹,悉皆为善,无造恶之所,故其福德,亦皆自然。其次有世界,为善者多,为恶者少,亦有自然之福,不待修营。若此世界,为恶极多,为善极少,故不自修治,物无自有。
【译白】问:“我们这个世界的饮食衣服,房屋宫殿器皿,都要通过经营谋求,才能得到享用。为何极乐世界,所有享福之事,皆可自然而来?”•答:“享福之事,都是从修福而来。北俱卢洲人的饮食衣服,都能享用现成。何况是阿弥陀佛万德庄严的七宝佛刹呢?《大阿弥陀经》上说:‘极乐世界的讲堂宫殿,起初并没有修建之人,也不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是由阿弥陀佛的大愿重德自然化现而来。,又说:‘他方佛土,纯皆为善,无有造恶之所,所以其福报功德,也都是自然显现。,还有一些世界,为善的人多,为恶的人少,也有自然而来的福报,不需等到经营谋求之后才能享用。而我们这个世界,为恶的人太多,为善的人太少,若不亲自经营,需要的东西是不会自然而来的。”
【原文】问,念佛往生者,临终之时,皆见佛与菩萨,亲来接引。经云,诵持往生咒三十万遍,阿弥陀佛常住其顶,卫护是人。假令十方世界,皆诵真言,皆求佛与菩萨接引。阿弥陀佛安能皆住其顶,往而迎之乎。•答,天上日月之光,犹能普照世界,不患光之不足,何况佛之誓愿神通乎。
【译白】问:“念佛往生的人,临终之时,都能见到阿弥陀佛和众多菩萨亲自来接引。经中说:‘诵持往生咒三十万遍,阿弥陀佛就常住在此人头顶,保护此人。’如果十方世界的人,都念诵往生咒,都求阿弥陀佛和菩萨来接引。阿弥陀佛怎能都住在每个人的头顶,前往接引呢?”•答:“天上太阳和月亮的光明,尚且能普照世界,不用担心它们的光明不足,更何况佛的誓愿神通呢?”
【原文】问,华严会上,普贤菩萨现坐道场,众菩萨尽其神力,不能得见。今往生者,皆博地凡夫,如何即能见佛。就其所见之佛,果与菩萨所见之佛,无以异乎。•答,佛相总如是,所见各不同。初生西方者,所见不过佛之粗相,如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之类。若华严经所云,如来有十华藏世界海微尘数大人相,恐非大菩萨不能见也。譬之诸天所食须陀之味【须陀,天之甘露〗,一^器之中,色味各别。又如有病人与无病人,共尝一物,甘苦迥殊。所以世尊佛土,本极严净。螺髻梵王,只见如自在天宫。余皆见其土石诸山,秽恶充满。见佛亦如是。
【译白】问:“华严会上,普贤菩萨示现坐在道场中,但是众菩萨尽其神力,也见不到普贤菩萨。而现今往生西方之人,都是业障深重之凡夫,怎么能见到阿弥陀佛呢?难道他们所见的阿弥陀佛,果然和菩萨所见到的阿弥陀佛,没有差别么?”•答:“佛相总如是,但众生所见却各有不同。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所见到的不过是佛粗略的相,比如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之类的。如《华严经》所说:‘佛有十华藏世界海微尘数大丈夫相,若不是大菩萨见不到。’比如天人所食之甘露,虽同在一个容器之中,而各人所尝到的味道却有不同。又比如有病人和无病人,虽同吃一种食物,而所感受到的滋味或甜美或苦湿,也完全不同。释迦牟尼佛教化的国土,本来极其清净庄严,大自在天王所看到的如自在天宫。而其他的人见到的国土却都是土石高山丘陵,秽污充满。见佛也是同样的道理。”
【原文】问,此间念佛,西方七宝池中,即生莲华一朵。若能精进,其华渐大。徜或退惰,其华萎落。信乎。•答,此易明也。譬之大明镜中,凡有物来,必现其影。且如舍卫城中,树提伽楼阁,不过白银琉璃所成,然其墙壁中,犹能现出一城中事。何况阿弥陀佛清净庄严之宝刹乎。此间念佛,彼土生莲,固无疑也。
【译白】问:“有一种说法,我们在此娑婆世界念佛,西方七宝池中,即生出一朵莲花。若能精进,这朵莲花就会越来越大。假如此念佛人心生退转懈怠,这朵莲花就会逐渐枯萎乃至谢落。果真是这样么?”•答:“这个道理很清楚。比如一面很大很亮的明镜,凡有东西来,必定会显现其影像。又如在舍卫城中,有一座树提伽楼阁,是由白银琉璃建造的,在其墙壁上,尚且能显现出一城之事。何况阿弥陀佛清净庄严的极乐世界呢?此土念佛,西方七宝池即生出莲花,这是根本无需怀疑的。”
【原文】问:“带业往生,且得不退。则人于生前,世缘未了,何不且做世间事业,直待临终,然后念佛乎。鲁答,此邪说也。存此一念,自误多矣。发此一言,误人多矣。恶人临终,念佛往生者,必其宿有善根,又遇得善知识,所以临终有此侥幸。此乃千万人中之一,岂各人临终,皆有此侥幸哉。群疑论云,世间有十种人,临终不得念佛。一者善友未必相遇。二者业累缠身,不遑念佛。三者偏风失语。四者狂乱失心。五者或遭水火。六者遭遇豺狼。七者恶友坏其信根。八者饱食过度,昏迷猝死。九者阵亡。十者高岩失足。有一于此,便难念佛。纵使好病而死,当四大分离之候,亦未免风刀解体,恐怖偉惶,岂暇安心念佛。又或业缘未毕,世念未休,家私未明,后事未办。而且求医问卜,扰乱其心。子哭妻啼,惊惶其耳。方寸之内,一无主张。当此之时,求其从容念佛,望其一心不乱,万无此理。所以古人云,莫待老来方念佛,孤坟多是少年人。又云,平时劝人念佛,皆说我忙。独至无常一到,极忙也休。人生在世,能有几时。乘此未老未病,便当屏弃俗缘,干办要事。得一日光阴,念一日佛号。得一时工夫,修一时净业。不然,一失人身,万劫难复矣,危哉。
【译白】问:“带业往生,且能得不退转。那么人在生前,尘缘未了,何不暂且先做世间事业,直等到临终时再念佛呢?”•答:“此是邪说啊!若心存此一念,则耽误自己大了。若对人发此一言,则误人多了。恶人临终,能念佛往生者,必定其过去世有大善根,又遇得善知识教其念佛,所以临终有此饶幸。这只是千万人中之一,岂能各人临终,都有此侥幸。《群疑论》中说:‘世间有十种人,临终念不了佛。一者未必有善友相遇,劝其念佛。二者恶业牵累纠缠,来不及念佛。三者偏瘫中风,不能说话。四者狂乱失心,无有主宰。五者或遭水淹,或遭火焚。六者遭遇豺狼毒兽呑噬。七者恶友现前,破坏其正念。八者饱食过度,昏迷突死。九者战场上两军交锋而阵亡。十者从高岩失足,堕下而死。’十中有一,便难念佛。纵使无有上述十种,就算你只是在家得病而死,当临终四大分离之时,也未免身体里风大鼓动,肢解身体,像利刀割身一样疼痛,恐怖慌乱,哪还能安心念佛?又或者善恶业债未了,对世间挂念未休,家产分配未明确,后事未预先交代好。而且求医问药,找巫婆神汉卜筮算卦,扰乱其心。子哭妻嚎,惊惶不知所措。方寸之心,毫无主张。当此之时,求其能从容念佛,望其能一心不乱,万无此理。所以古人说:‘莫待老来方念佛,孤坟多是少年人。,又说:‘平时劝人念佛,皆说我忙。唯独无常一到,极忙也拉倒。,人生在世,能有几时?乘此未老未病之时,应当摒弃俗世杂缘,干办生死要事。得一曰光阴,念一日佛号。得一时工夫,修一时净业。不然,一失人身,万劫难复啊。可不恐怖?”
【原文】问,待老修行,固无此理。但凡夫皆在世网中,有事不能拨弃,奈何。•答,人在世间,必有一死,修与不修,总不得免。与其堕落,孰若超升。苟其痛念无常,何患用心不切。无论处静处忙,顺境逆境,总与念佛求生,两不相碍。纵使世缘极重,亦当忙里偷闲,定为日课,或万或千,不可间断。其冗忙之极者,晨朝十念,定不可阙。
【译白】问:“等到老了再修行,固然不可以。但凡夫都生活在世网中,俗事牵絆,不能拨弃,怎么办呢?”•答:“人在世间,肯定必有一死,无论修与不修,都不能免。与其堕落恶道,何不求生西方呢?若能痛念无常,何用怕他用心不迫切?无论处于清闲还是忙碌,顺境还是逆境,总与念佛求往生,不相妨碍。纵然世俗之缘极重,也当忙里偷闲,给自己定下每日功课,或者念佛一万,或者一千,每天坚持完成定课不间断。若是忙到极点之人,每天晨朝按十念法门,念十口气佛,是定不可缺的。”
【原文】问:“一心不乱,一日至七日,即得往生。或一日,七日内一心,此后不能一心,未知亦得生否。•答,既能一心,以后心即稍散,定不至于大散。如颜子三月不违仁,三月以内,固是仁人,岂三月以后,遂为恶人耶。苟能常自检点,屡发弘愿,无不生者。
【译白】问:“一心不乱,一日至七日,即得往生。或者一日、七日内能够一心不乱,而此后又不能一心不乱了,不知还能不能往生?”•答:“既能达到一心不乱,以后心即使稍有些散,也一定不至于太散。比如颜回可以三个月不违背仁义,三个月以内,固然是仁人君子,难道三个月之后,他就变成恶人了么?若能经常检点反省自己的过失,时时发为菩提道求生极乐之大愿,没有不往生的。”
【原文】问,念佛者,念念相续,功方能密。但暑月之内,裸体时多,安得竟日衣冠。未知饮食坐卧,裸形盥漱时,皆可念佛否。•答,默念无妨。所谓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也。
【译白】问:“念佛之人,念念相续不间断,其功夫才算绵密。但在夏季里,时常会裸露身体,哪能从早到晚都衣冠穿戴整齐呢?不知吃饭喝水、坐下躺着时,裸露身体洗澡盥漱时,都可念佛么?”•答:“此等时处在心里默念无妨。如古语所说,在最紧迫仓促的时刻也这样念,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还是这样念。”
【原文】问,一心称名时,又发求生净土之心,似乎杂以两念,如之何。•答,称名,固所以求生也。经云应当发愿,愿生彼国。又云执持名号。则知固一事,非两事也。譬之做举业家,其欲得功名,求生净土也。其读书作文,执持名号也。此处似有微分也。则求生之念,宜于早晚发愿时。若称名之刻,又当专一其心,不可使之以夹杂也。
【译白】问:“一心称名念佛时,又发求生净土之心,似乎是掺杂了两个念头,怎么办?”•答:“称念佛号,就是为求生极乐世界。《阿弥陀经》上说:‘应当发愿,愿生彼国。,又说执持佛号。则知念佛和求生极乐,本是一事,而不是两事。就像求登科第之人,想要考取功名,如同求生净土。而读书作文,即如同持念佛号。这里似有微细的差别。那么,求往生之念,适宜于在早晚课发愿时。若是称念佛名之时,就应该专心一意称名,不可让其他念头夾杂其中。”
【原文】问,终日念佛,遇福则作,固是学人本分。但作福时,未免心在福事,不在佛号,未识有碍一心不乱否。•答,明镜本空,物来则现,于镜空何碍。人但事未至而将迎,事已过而留滞,乃为病耳。
【译白】问:“成天念佛,遇善即作,固然是学佛人之本分。但在行善修福之时,难免把心放在做事上,不在佛号上了,不知这样会妨碍一心不乱么?”•答:“明镜本自空寂,有物来则自然显现,与镜空有何相碍呢?人大多在事没来时就期待之,事已过了还不放下,这才是病根所在。”
【原文】问,父母之恩,最难图报,若能往生西方,未识有法可以报恩否。且人生一世,即有一父母,若百千万亿世,即有百千万亿父母。未知往生之后,能各记忆姓名,各知其所在,可以一一报之乎。•答,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此世俗之言也。以世俗之道报亲,诚无可报之法。若往生之后,欲报其亲,则易易矣。岂惟报一世之亲,即欲报百千万亿世以前之父母,亦有报之之法。盖人一至西方,必得神通天眼,能见无数世界之事。必得神通天耳,能听无数世界之声。必具他心通智,能知一切众生之心。必得宿命通智,能知无量劫前死此生彼之事。所谓某人在某处,如是名,如是姓,如是种族,如是居里,纤悉皆知。可以惟我所为,尽其报效。岂有父母之恩,不能酬答者乎。昔孟子称舜之孝,曰,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使吾往生为菩萨,俾父母为菩萨之父母,不更尊于人类乎。且使父母得生净土,念衣衣来,想食食至,受自然之福,享无极之寿,不更愈于以天下养乎。况一国土中,不过一天子。若有第二位孝子出来,也要想以天下养,则必谋为不轨,反做乱臣贼子矣。岂若净土法门之尽人可以展其孝,仍无碍于世法乎。
【译白】问:“父母的恩德,最难报答。若能往生西方,不知有何方法可报父母之恩?况且做一世人,即有一世父母,若百千万亿世,即有百千万亿父母。不知往生西方之后,能否各记得每一世父母的姓名,各知他们在什么地方,可以——报答其恩么?”•答:“父母的恩德,像高天一样没有极限,此是世俗之言。若用世俗之道报答父母的恩德,是没有办法的。若往生西方之后,想报答父母的恩德,那就太容易了。岂止报一世父母,即使报百千万亿世之前的父母,也有报答的方法。因为一旦往生西方,必得天眼通,能见到无数世界之事;必得天耳通,能听到无数世界之声青;必得他心通智,能知一切众生之心;必得宿命通智,能知无量劫前在哪里出生、在哪里死亡的情况。所谓某人在何处,何名,何姓,何种族,住在某处,悉皆知晓。可以尽我所能,来报效他们。岂有父母之恩德不能答?往昔孟子称赞舜之孝顺,说:‘让父母成为天子的父母,这是尊敬父母达到了极点。用天下来孝养父母,这是孝养的极点。’待我往生西方成了不退转菩萨,让父母成为菩萨的父母,不更尊贵于人道的孝养么?况且让父母也得生极乐世界,念衣衣来,想食食到,受自然之福报,享无量之寿命,不更高于用天下来孝养么?况且一国土中,只能有一个天子,假使有第二个孝子出现,也想用天下来孝养父母,那他必定要图谋推翻国王,反作乱臣贼子了。那里比得上修行净土法门,人人都可以尽其孝养,而无碍于世间法呢?”
【原文】问,异类众生,在三恶道中受苦者,其数无量。吾安能一一救之,而徒发此虚愿乎。•答,菩萨欲普度众生,则一应三恶道中受苦者,皆我分内应度之人。岂可因其多而有畏心,因其多而有厌心倦心乎。地藏菩萨云,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普贤菩萨十大愿,愿愿以尽众生界为期。然则修净业者,欲生西方,不当以回入娑婆,誓拔三途为愿乎。
【译白】问:“在三恶道中受苦的异类众生,其数无量。我怎么能——都救度得了呢?这不是徒然空发无法实现的虚愿么?”•答:“菩萨想要普度众生,则所有三恶道中受苦的众生,都是我分内应度之人。岂可因其数量多而生畏惧心和厌倦心?地藏菩萨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普贤菩萨十大愿,每一愿都以度尽一切众生为目的。那么修净土法门的人,想要往生西方,难道不应以回入娑婆,誓拔三途苦众生作为自己的誓愿么?”
【原文】问,微细物命,其类甚多。假令每见物类,即发救度之心,不识此心仅能毕我志愿乎。抑或仍有益于彼乎。•答,当观发心之诚否,苟能竭我之诚,无不有益于彼。观世尊往劫为忍辱仙人,目连往劫为樵夫事,便知发心之有益(释迦如来,于无量劫前,为忍辱仙人,在山中修道。遇国王出猎,逐一走兽,问道人,兽今何往。此时若实告之,则害兽。不实告,又妄语。沉吟未对。国王怒,斫去一臂。又问之,亦沉吟不对。又斫去一臂。道人乃发愿云,我成佛后,当先度此人,勿使世人效彼为恶。后首度比丘侨陈如,即当时国王也。佛世有一城人难化。佛言,此辈人与目连有缘。因遣之往,一城之人果皆向化。问佛因缘,佛言,目连往劫,曾为樵夫,惊起无数乱蜂。目连戒之曰,汝等皆有佛性,他时我若成道,当来度汝。今此城人,乃当日聚蜂也。因其曾发一念,故与有缘。观此,不特见一切人类,皆当劝其念佛,发救度之想。即见一切异类,亦当代其念佛,发救度之想矣)。
【译白】问:“微细物命,其种类太多。假如每见到物类,即发救度之心,不知此心仅只是我的悲愿而已,还是真能对它们有所帮助呢?”•答:“此当看我们发心是否至诚,若能尽我至诚,决定有益于它们。但观世尊过去劫中为忍辱仙人,目连尊者过去世为打柴人的事,便可知发心之有益了。释迦世尊在无数劫以前,为忍辱仙人,在山中修道。遇国王出来打猎,在追一逃跑的野兽,国王问仙人,看到野兽逃往哪里了。忍辱仙人想,若实话相告,必定伤害野兽。若不实话相告,又犯妄语。所以忍辱仙人就沉默不语。国王见此很生气,砍断了忍辱仙人一条手臂。再问,仙人还是沉默不语。国王又政去仙人另一条手臂。此时仙人发誓愿说:‘我成佛后,当先度此人,不让世人学他造恶。’后来佛最先度化的比丘侨陈如,就是当时之国王。佛在世时,有一城人都不信佛法,难以教化。佛说:‘这城人与目连有缘。’所以就派目连尊者前往。这一城人果然都被目连尊者度化了。大家问佛因缘,佛说:‘目连过去曾经有一世是打柴人,有一次他上山打柴时,惊起了无数蜜蜂乱飞,目连对它们说:“你们都有佛性,以后我修道有成,一定来度化你们。”’今天这一城人,就是当时那一群蜜蜂。因为目连曾发一愿,就和它们结下了法缘。由此可知,不光见到一切人,要劝他们念佛,发救度之心。即使见到一切物类,也应代它们念佛,发救度之心。”
【原文】问,念佛虽诚,然所念之数有限。假令百命而以千声佛号施之,百命自然隐沾其福。万一恒沙物命,而亦以千声佛号施之,其福转微,奈何。•答,譬如一炬,百人分去,此炬如故。千人万人分之,此炬亦如故。
【译白】问:“念佛虽很至诚,但所念的数量毕竟有限。假使有一百物命,用一千声佛号回向它们,那这一百物命自然可隐然得益。若是无数的物命,而仍然用一千声佛号回向,那每个物命能得到的利益是否就很少了?怎么办呢?”•答:“譬如一只火把,一百人用它照明,火把的光亮依然如故。千人万人用它照明,这个火把的光亮依然如故啊!”
【原文】问,昔有二僧,于念佛时,观想身坐大莲华内,作莲华开想合想,如是五月,皆得往生。不知念佛者,可以之为程式否。•答,可,然毕竟以念佛为主(以上天如老人二十二答问)。
【译白】问:“往昔有两个僧人,在念佛时,观想自己身坐大莲花中,并观想莲花开合,这样观想了五个月,都往生了。不知念佛的人,是否可以此作为自己的修行方法?”•答:“可以的。但毕竟要以持名念佛为主。”
《西归直指•卷二》终
摘自《安士全书》西归直指:天如老人二十二答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