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玄奘大师到印度究竟取回了哪些经?

佛教故事

黄晓明主演的《大唐玄奘》上映,就和朋友早早买票去看。

西方电影随处可见基督教文化的影子,并且阐释得都非常棒。但是中国拍的片子就很少能见到把佛教文化和电影结合的比较好的。这个片子也是,宏大叙事下的玄奘西行,就像一个纸人穿梭在广袤的西域,人物形象并不丰满。有些之前很期待的场面,诸如曲女成无遮大会等,也没能很好的表现——当然,这个确实难。即便如此,这个片子也很不错了。

《西游记》和《大唐玄奘》都反复出现过一句话,就是玄奘要“求取真经”。只不过,电视剧、电影都没能说清楚的是,这个“真经”到底是什么?

一、佛教的“经”是什么?

佛教有非常多的“经”,但是佛教的经典,却不止有“经”。

通常呢,佛教的经典,可以分为三大类,即——经、律、论。

经,一般指释迦牟尼佛所讲,或者由某个大菩萨所讲、经由佛认可的内容。比如《金刚经》、《楞严经》、《心经》,就都是经。

律,记录佛陀所制定的戒律,以及制定戒律的原因;

论,是历代高僧对佛经的解释,或者对某个佛学观点的系统哲学论述。比如常见的《大乘起信论》、《中论》、《菩提道次第广论》等。

经、律、论,合称“三藏”。三藏经典十分浩瀚。在佛教中,如果某个僧人把经、律、论都搞精通了,那就非常厉害了,就被称作“三藏法师”。玄奘法师,就是一位三藏都通的“三藏法师”。

那么,玄奘法师口中所说的“真经”,其实是泛指,强调佛教的梵文经典,经、律、论三藏都包含在内的。

二、佛教的分类标准

佛教的分类标准有很多。比如按照传播途径为标准,可以分为南传、汉传、藏传;按照修行特点为标准,可以分为禅宗、净土宗、密宗等。

但是以上分类,容易给人带来误解,会把佛教人为割裂、对立。比如有朋友会问:“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都属于佛教吗”这类问题。

还有一种分类方法,可以避免误解、比较清晰明了——那就是按照佛教思想划分。

佛教思想是出了名的缜密。它有自己体系完整的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

按照佛教思想的角度分类,佛教可以分为四类。小乘有两个,一切有部和经量部思想;大乘有两个,中观思想和唯识思想。

汉传佛教、藏传佛教都是大乘佛教,所以汉传、藏传,都属于中观或唯识的思想。汉藏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修行的方式上;禅宗、净土的区别,也主要在修行方式上。大家都是大乘佛法,都跳不出中观和唯识的思想。

三、真经是什么?

这下,我们可以说说玄奘法师取的“真经”,到底是什么宝贝了。

在电影《大唐玄奘》中,黄晓明扮演的玄奘法师,见到那烂陀寺的方丈戒贤法师的时候,戒贤法师问他:“你来做什么?”

黄晓明回答“我来向您学习《瑜伽师地论》。”

这个《瑜伽师地论》,就是玄奘法师取的重要的真经之一(当然,还有很多很多)。而《瑜伽师地论》,则属于唯识思想的核心经典。

从汉末开始,早在玄奘法师之前,佛教已经传入中国几百年了。

但是当时传入的经典并不完整,翻译家的水平也参差不齐。所以几百年后的隋唐之间,中国佛教思想界十分混乱(当然也可以说十分活跃、百家争鸣)。那么,对于一些重要的问题,没有权威统一的答案;宗派之间争辩,不能有定论。

而玄奘法师很想知道正确答案到底是什么。既然在中国得不到答案,那就只好去印度看标准答案了。这就是他西天取经的原因。

当时印度的佛学界,正是唯识宗思想的天下。所以唐玄奘去印度取经,主要取的就是唯识宗的经典。而他回国之后,翻译的经典,也主要以唯识宗的经典为主。除了刚才说的《瑜伽师地论》,还有《唯识三十颂》、《成唯识论》等等。

那烂陀寺的方丈戒贤法师,是当时印度佛教领袖,唯识学大师,已经一百二十多岁了。

四、为什么弘扬唯识宗?

玄奘法师为什么大力弘扬唯识宗呢?

除了他的个人学习经历外,玄奘法师大力弘扬唯识宗是有原因的。

刚才说了,玄奘法师以前的佛教界思想混乱,说法不一。

为什么呢?因为中国人不太喜欢讲逻辑,对重要的名词没有统一定义,自己随意界定,凭着自己的想法去理解。这样,每个人的想法不同,但是自己感觉都挺对的,所以就争吵纷纷没有定论。

还有,就是缺乏一个明确标准,能清晰告诉你修行的顺序和标准。大家缺乏标准,都以为自己挺牛的;或者凭着自己的想象认为自己已经多么厉害。

这样,佛学界怎么能给玄奘法师明白的、令人信服答案呢?

玄奘法师深知以上弊端,所以回国后,大力弘扬唯识宗经典。因为唯识宗的经典,恰恰可以弥补以上不足。

第一,唯识宗特别强调名相的讨论界定。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唯识宗很重视名词解释,每一个佛学术语都解释的清清楚楚,大家讨论起来,当然不会有误解。所以唯识宗也叫“法相”宗。

第二,唯识宗建立了修学次第,并给出修学次第的标准。你在一年级需要学什么、考试考什么、怎么才算合格?二年级如何三年级如何?唯识宗都有标准。

这样一来,佛教的思想、修学顺序一下子就清晰了。

所以,玄奘法师对汉传佛教的贡献,真是太大了。

只是可惜,中国人接受不了唯识宗那样缜密的逻辑思维。等玄奘法师圆寂以后没多久,唯识宗的影响就越来越小了。甚至到了近代,居然要去日本去寻访唯识经典,重新光复。当然,这就是后话了。

文章点评
2022-09-13
人与狼的恩恩怨怨
巍巍秦岭,婉蜒绵绵数百里,山势高低,苍莽葱郁,终年云雾旋绕。秦岭主峰池峰之下有个小村子,村以峰为名,就叫池峰村,七八十户人家均以耕种为业。峰上多飞禽走兽,特别.. <详情>
2022-09-13
为狗立碑的故事
2003年11月28日下午,刘师傅在菜市场买了一条现已死了的狗带回驾校,食堂的厨师炖了一锅狗肉,预备晚餐时给30多位员工改进日子。肉香四溢,把一群刚出生的小狗崽们引.. <详情>
2022-09-13
不知时的祸害
有一位长者名叫音悦,财富很多,到了晚年,却因为没有儿子继承他的家业而感到担忧。不过,因为他过去世拔擢的福德所感,在某一天,四种福报居然一同普集。一、夫.. <详情>
2022-09-13
为佛陀剃发的人
具有阿罗汉性格的人,十分重视外表的严肃,举动的慈祥,一举一动,考究中规中矩,不缓不急,有些更是表现出拘谨严峻的姿势。佛陀成道后,有一次回到祖国──迦毗.. <详情>
2022-09-13
牛鼓偿罪脱离轮回之苦
唐朝北台山后,有一座黑山寺。里边住着一位和尚,法名法爱,任当家师的职位。因为职务上的便利,他竟然将四方供养僧众的施物,占为己有。因为包含不少财物,就在.. <详情>
2022-09-13
地藏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
地藏菩萨,地是大地,藏是珍宝。大地能承载万物,含藏有丰盛的矿产资源,这是现代人所共知的实际,用来描绘我们的心肠也含藏无量的珍宝,要以孝道来开掘。在《地.. <详情>
2022-09-13
最初的信士
住在迦尸城的一位青年,名叫耶舍,深夜离家,归投佛陀落发。他的父亲俱梨迦长者来日清晨起来,听到家人的陈说,说耶舍夜半无故出走,下落不明,非常慌张,当下即.. <详情>
2022-09-13
如愿化去-祥云大师
高齐祥云大师,乃是并州姓周人家的后辈。在孩提时代就从本州和尚灵询法师寻问有关佛教教义,长大后跟随灵询法师落发。灵询法师想要查询他宿世根机,成心把藏经库..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