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大宝法王:禅修的究竟目的是转化烦恼!

噶玛巴教言

每天腾出一些时间进行正式的上座修持,这确实非常重要,正式的上座修持,就像是一天当中为自己充电的时间。

从早到晚我们有许多要做的事情,有时心会变得相当浮躁。因此,每天腾出一些时间,只是专注地放松自己的身心,这样非常有助于平息和调伏我们的心。

然而,我们的修持不应该只是为了放松,让自心放松和平静当然是其中的要素之一,但我们需要达成的目标却更为崇高。修持是为了更加善巧地面对自己的烦恼,训练自己运用方法来对治烦恼。

近来禅坐和灵修有时会变相为商业活动,我们周末可能会去灵修渡假中心,打打坐,做做瑜伽,放松一下,来个“心灵按摩”,让自己精神焕发,心情愉快。

但真正佛法的修持,不一定会让我们感到愉快。事实上,有时修持佛法会让我们难过不舒服,因为它涉及密集而强烈的修心训练。 

这不容易,因为佛法的修持意味着以新的习惯来取代旧的习气。我们必须学习如何去除具破坏性的情绪和烦恼,培养慈悲的习惯。

修持将我们的性格予以转化,而这可能会很困难。如果我们的性格中具伤害性的瑕疵,那么从修行角度来说,这些就是要去转化的。

例如,如果性格中多瞋恨或嫉妒,那么这些都必须加以转化。改变我们的心,就能改变性格;改变我们的性格,就能改变人生。


如果能善巧地面对烦恼,就有可能将它转为道用。通常是我们被烦恼所控制,而不是我们控制烦恼。如果是完全被烦恼所控制,那么就很难利用烦恼来修行。

为了能够转烦恼为道用,我们必须对烦恼具有某些控制力,但这必须循序渐进,很难一开始就具备这样的能力。

第一个阶段,又可称为“外在阶段”,是藉由闻思修以获得对治烦恼的方法或法门。

第二个阶段是“内在阶段”,转变发生于更深层的内在,这时我们认出自心中的烦恼,并直接予以对治。我们的修持是要让自心和烦恼之间产生一些距离,这非常重要。

如果修持了老半天,最后自心和烦恼还是一点距离也没有,这就代表我们的修持其实没有契入这个要诀。我们必须对烦恼生起厌离心,生起想要离开它的欲望。

没有厌离心的话,就连只是着重于禅修的外在形式的第一个阶段,我们都很难及格过关,更别提达成远离烦恼的究竟禅修目的了。

当烦恼的力量开始减弱,慈心和悲心等功德特质便愈容易取代烦恼而变得兴盛。慈悲不只是了解他人痛苦的心,或是对他人的同情心。

慈悲是了悟他人的痛苦其实也是自己的一部分的这种心,慈悲是为众生承担难忍之爱的一颗心。
2
文章点评

最近更新

© 2015-2024 素超人

发帖规范以及说明 举报方式:点击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