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学佛真的要断除一切欲望吗?

佛答

欲望都是不好的吗?

欲望,有希求、向往的意思。我们通常都向往长生、渴望更漫长的生命与更健康的身体,也即“生存”。

而在“生存”的基础上,又衍生出“离苦得乐”的本能需求,想吃好喝好睡好,想要旅游、娱乐等等,并愿为此努力,这就是欲望的力量。

因此,欲望就像汽车引擎,仅为我们追求事物与目标提供内在动力,而具体驶向何处、是好是坏,则取决于握着方向盘的我们。

但因为无明的缘故,我们的观念有善有恶,而在善恶观念的驱使下,欲望就会带着我们向各种方向驶去。

欲望的种类

正因为有着上述的认知,佛教并不完全否定欲望,而是将其分为三类,即无记、不善、善。

第一类:无记

第一类欲望被称为“无记”,可以概括为“生存欲”,如饿了想吃东西,渴了想喝水,困了想睡觉等等正常的生理需求。

这些欲望本身并没有什么过患,但如果和我们的贪、嗔、痴烦恼相应,就如水中滴墨,逐渐变质,转变为“不善”。

第二类:不善

“不善”在“无记”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也即不再是为了“正常的生理需求”去吃、喝、睡,而是为了“享受”,在衣食住行、财色名食睡上附加了种种条件。

比如想喝手磨咖啡、想睡懒觉、想穿名牌、想喝特定时节、产地的茶叶等等都属于此类。

而此类欲望之所以称为“不善”,是因为它会滋养我们的贪念,诱导我们去占有、比较、嫉妒、索取、生恨,去不断为恶造业。

比如最开始,我们喜欢一个品牌的包包,赚钱买下后不久,又想买更多,可是受限于经济能力,无法购买后看到别人背着最新款,便会羡慕、嫉妒,甚至想要夺来占为己有。

在这种欲望的带领下,只会不断造业、受苦、轮回,如《杂阿含》中佛陀所说“当知众生种种苦生,彼一切皆以欲为本”,因此称之为“不善”。

第三类:善

虽然佛陀认为“欲望”是烦恼痛苦的根本,但他也同时肯定了一切功德、善行皆来自于“欲望”。

就好像佛陀之所以舍弃王位、出家学佛,便是基于其想要利济他人,共同解脱生老病死的欲望。这给了他充足的动力去学习、思考佛法,去忆念不忘、修学定慧,最终获得解脱。

对于这类想要弃恶修善、自利利人、修学佛法、服务社会的欲望,佛教持肯定及鼓励的态度,将其称之为“善法欲”。

在佛法的修学过程中,佛菩萨们向来倡导我们生起两种“善法欲”,即希望自己通过修行获得足够的智慧去解脱烦恼;以及在自己解脱后,还希望众生也都能解脱。而这两种欲望,便会给予我们精进修行的动力。如佛陀在《华严经》中说:“一切功德行,皆从愿欲生。”

但我们的身心早已习惯了追求财色名利,纵使想摆脱欲望的支配,却也无法立刻生起自利利他的清净心。

为此佛菩萨以其慈悲智慧,用种种方便逐一引领,如阿弥陀佛的称名往生、药师佛的祛病延年、观世音菩萨的闻声救度等等。

借此念佛称名的功德,将我们导归净土,把所有欲望转化为善法欲,也就种下了解脱的种子。但我们也应该时常警醒,我们精进念佛是贪欲还是善法欲?

是贪欲还是善法欲?

在上述三类欲望中,代表“不善”的贪欲与代表“善”的善法欲却时常容易混淆。
比如我们念佛的目的,是为了积攒资粮,为解脱开路?还是看了某些推文说念佛可以延寿、转运?
比如我们诵经,是为了增长智慧,还是为了丰富我们在人前的谈资?
又比如我们亲近法师,是看重师父的名气,给自己沾沾光?还是为了听经闻法?
如是种种,不一而足,因此我们不光面对物质欲望要少欲知足,对善法欲要精进进取,还要对贪欲与善法欲的细微差别,加以分辨,如是福德智慧自然能日益增长。
文章点评

最近更新

© 2015-2024 素超人

发帖规范以及说明 举报方式:点击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