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大殿的法器都有哪些?

佛教礼仪

大凡学习各种语言、知识、学术、技术等不同领域的学问,都有他专有的名词或术语。宗教也不例外,尤其是佛教,经典浩瀚,佛学名相繁琐,佛门用语特殊,使得许多有心涉猎佛教的人士视入佛门为畏途,即使是一般信徒,也多不知其义,因而阻碍佛教的发展。为了让有心亲炙佛法者易于扎稳基础,建立信心,因此,本篇特别将佛门一般用语列出,并略做介绍。大磬以铜铸造的,盂形法物,置于佛桌右侧,法会、课诵时,由维那以棓(木制之棒)击鸣,以引导一切唱诵的起落、快慢、转合。木鱼诵经时敲打的法器之一。古称鱼鼓、鱼板。为鱼形木制的法器,中凿空洞,扣之作声。佛教既是讲慈悲的,为什么用木头做成鱼形,在诵经时敲打呢?原因是一切鱼类,牠的眼睛都是终日睁着不闭,所以出家人取此义以示精进,不敢稍有懈怠而已。引磬俗称小手磬。作碗状,底部中央贯以纽,附木柄,以小铁枹击之。于诵经礼佛起止时皆鸣之。铛子法器之一。以铜片制成,状如圆盘,四边凿有小孔,系于铜制圆形架上,下按木柄,以小槌击之。执铛子时,名照面铛子。铪子铪子,名平胸铪子,敲时左手托下铪,右手提上铪往下敲,必须音声响亮;不敲时,两铪相合,双手捧持,用二指与中指夹心,皆平胸次。铙钹寺院法会时所用法器之一。铙与钹原为二种不同的乐器,后来混而并称为铙钹,而流传至今。铙,古来即广用于佛门中,有金铙、铜铙之别。铜铙,类似铜钹,惟形状较小,由二个钹构成,音亦清澄,故俗称为铙。钹,又称铜钹、铜盘,由响铜制成,呈圆盘形,中央部份隆起一圆,此圆的中心穿有小孔,并以纽带穿之,使用时,依节拍相击鸣奏。铃诵经时使用的法器之一。用青铜、紫铜等材质所制。铃有惊觉、欢喜、说法三义。鸣铃以供养诸佛,称为振铃。鼓敲打乐器之一。有各种形状及大小,为寺院中常用的法器。其种类有:羯鼓、鱼鼓、云鼓、摇鼓、金鼓、石鼓、悬鼓等。依其用途可分为:斋鼓(食时所用)、浴鼓(浴时所用),及诵经、梵呗等所用的鼓。一般寺院中,常见于大殿前的左右两方建钟鼓楼,分别安置钟鼓,称为左钟右鼓。寺院每于晨昏击钟敲鼓,以警行者当勤精进,慎勿放逸,称为晨钟暮鼓。钟寺院为报时、集众所敲打的法器。依其用途分为梵钟与唤钟两种。梵钟:又称大钟、撞钟、洪钟、鲸钟等。悬挂于钟楼上,用于召集大众,或做朝夕报时之用。唤钟:又称半钟、小钟。吊于佛堂内的一隅。其用途在于通告法会等行事的开始,故亦称行事钟。香板用于维系佛教僧团中的规矩和秩序的木板,形如宝剑。依使用目的之不同,而有诸多名称:用以警策用功办道者,称为警策香板;用以惩诫违规者,称为清规香板;用以警醒坐禅昏沈者,称为巡香香板;于禅七中使用者,称为监香香板。一般由方丈、首座、西堂、后堂、堂主、维那、纠察等职事所持用。梆禅林用来通知大众入浴、斋食等的鸣器。又作饭梆、木鱼、鱼鼓、鱼板、鱼梆、鸣鱼。在古代禅林中,常挂于浴室,供作鸣击,以通知大众入浴。现今一般寺院常悬挂于斋堂外,用来通知大众用斋。

2
文章点评
2022-05-27
如何正确诵读佛经?何谓恭敬阅读经典?
何谓恭敬?印光大师云:“净手洁案、主敬存诚、如面佛天、如临师保,则无边利益自可亲得。”凡欲阅读经典,须先洗手漱口、洁净几案、端身正坐、合起双掌,然后.. <详情>
2022-04-10
佛教戒律规定:皈依佛门应该选择怎样的上师?
佛教用语。皈依的意思是:身心归向它、依附它。皈依佛门乃佛教徒之根基入门。所谓内道、外道之区别在于有无皈依三宝。皈依为皈投或依附之意,也就是盼望投靠三宝.. <详情>
2022-04-10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也是药师佛节日,作何善恶成千倍!
今日重阳节,小编不禁想到了去年的8月11日是重阳节,15年九九重阳节也是恭迎药师佛节日,作何善恶成千倍增长。当天不仅仅是重阳佳节,更是殊胜吉日,是为家人、.. <详情>
2022-04-10
在家信佛有禁忌吗
民间通俗的信仰,有很多的禁忌,但那并不是正信的佛教,却被误认为是佛教的禁忌。如香炉里面残余的香棒,不可以每天清理,结果弄成脏乱和容易引起燃烧的危险。其.. <详情>
2022-04-10
佛教对重婚的看法是什么?
佛教反对重婚,因为它违反守持“邪淫戒”精神,并且破坏了道德秩序和社会安宁。男女双方能结为夫妻,这是因缘;不仅是今生的努力,也包含了前世的因果。因此,夫.. <详情>
2022-04-10
出家需要具备什么资格和条件?
有网友问到出家有什么条件和要求,今据律藏《四分律行事钞》略述如下。一个人是否能出家,除了主观的要求外,在律藏中有很多详细的记载,也就是出家人的资格审查.. <详情>
2022-04-10
清明节,佛弟子该如何祭祖?
清明节,对佛弟子而言,是带着感恩之心推广孝道的好机会。清明节在今天最大的功能,就是让我们追宗思源,不忘自己的先祖,学会知恩、感恩、报恩。我们于清明节所.. <详情>
2022-04-09
现代我们还要教育孩子“吃亏是福”吗?
如今一些做爸爸妈妈的不了解因果的道理,把后代作为自我的一种延伸,对后代很是溺爱。不只对后代与生俱来的欠好习性不加以管制,乃至教学小孩去竞赛,不能吃亏、..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