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佛教进入大殿或者跪拜佛祖时的礼仪规范

佛教礼仪

中国人的习俗是逢年过节总会上庙里拜一拜,这是释教在我国传承千年形成的民俗。可是拜佛这么久,小编也是才刚弄懂拜佛的正确姿态是怎样的?什么?连拜佛的正确姿态这个说法都没有听说过。作为释教大国怎么能缺少拜佛的正确姿态的学习呢。

身边很多人跟不懂,从小就会去庙里拜一拜,尽管不是释教徒,但拜佛礼佛却成了民间习俗的一种。可是真实知道该怎么拜佛的人却不多,大多人信奉释教却也不甚明晰拜佛的正确姿态。不信的话问问身边的人,很多人听到这个论题都是一愣,然后说,拜佛还有正确姿态?作为释教大国,连拜佛的怎么拜才是正确的都没搞懂,小编表明有点郁闷。

拜佛的正确姿态详解

榜首步——到了佛前参拜,站在蒲团前要求身体笔挺.双掌悄悄合拢,曲折手肘置于胸前。这个时分眼睛要凝视着合拢双掌的指尖,扫除妄念凝集心神,两脚成八字式,脚跟间隔比脚尖近一些。

第二步——先将右掌往下放,按在蒲团中心方位,左掌坚持合掌姿态不要动。身体天然的跨开两膝跪在蒲团之上。

第三步——这个时分身体是折腰的转台,慢慢将左掌按于蒲团靠前的左边方位上;

第四步——左掌放好后再把右掌从蒲团中部移动到靠前的右边方位,手掌间相离大约六寸,然后把头贴在两掌之中的蒲团上。

第五步——双手手掌从内向外边翻转180度,呈手心向上的形状,在释教中这行两手承佛足,头面接佛足的礼仪。

第六步——将两手手指向掌心曲拢,呈虚握拳的姿态,然后回转,再展开按在蒲团上;头慢慢脱离蒲团,将之前的过程倒过来做,将右手掌移会到蒲团中心方位。

第七步——身体坚持曲折,左手掌从蒲团上收回胸前作合掌状;最终右掌撑起身体,两膝一起脱离蒲团,两手合在胸前,身体恢复笔挺。这样算做正确的完好的一拜。

第八步——拜佛的完好的流程是三拜一问讯,拜完后再进行问讯,问询也就是会民间称的作揖。

作揖时先忠诚合拢双掌,目光凝视中指指尖。然后折腰约九十度鞠躬一次,当再直起身子来合拢的手掌改换姿态:以左手的中指、无名指、小指,盖住右手的中指、无名指、小指;大拇指指尖悄悄相触摸,食指尖也悄悄相触摸,食指与大拇指刚好略呈三角形状。这个姿态就像一朵荷花,代表向佛祖供花,是恭顺吉祥之意。做好这个姿态后,双手通过胸前一向举到眉心的方位,这个表明把佛供到顶上,是显现恭顺、忠诚的态度。然后将手悄悄放下,到胸前恢复合掌的姿态,最好放下双掌。以上任何一个环节不出差错,才是拜佛的正确姿态。

榜首,站立姿态,悄悄合起双掌,手指并拢,手肘天然曲折,置于胸前约呈四十五度。合双掌时,双眼下垂目光凝视合掌的指尖,能够凝集心神,扫除妄念。站于蒲团之前,两足作八字式,左右足跟间隔约二寸左右,足尖间隔约八寸;

第二,分右掌向下,按于蒲团之中心,左掌不动,两膝跨开,跪于蒲团上。

第三,左掌按于蒲团之前左边;

第四,右掌从中心移于蒲团之前右边,两掌相离六寸许,以头按于两掌中心之蒲团上;

第五,以两手掌向外边翻转(手心向上,意在以两手承佛足,头面接足礼);

第六,两手曲指回转,仍按于蒲团之原处,头离蒲团由伏而起,右掌移于蒲团之中心。

第七,左掌离蒲团,置于胸前如合掌之状;右掌用力撑起(两膝一起离蒲团),合于左掌当胸,此为一拜。

第八,拜毕后尚有一礼,如世俗之作揖,名曰问讯:

1、首先忠诚地合起双掌,目光凝视中指指尖。

2、然后向下折腰约九十度,当要直起身子来时,合十的双手也一起改换姿态。

3、以左手的中指、无名指、小指,盖住右手的中指、无名指、小指;大拇指指尖悄悄相触摸,食指尖也悄悄相触摸,食指与大拇指刚好略呈三角形状。

4、此刻,双手的姿态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荷花,就如同向佛菩萨供花一般,充满了恭顺吉祥。

5、双手保持这个姿态通过胸前,一向举高到眉心(但不触到额头),这也表明把佛菩萨供到顶上,有着忠诚、恭顺而谦虚的态度。

6、随后再悄悄将手放下,到胸前回复合十姿态,然后放下双掌。

2
文章点评
2022-05-27
如何正确诵读佛经?何谓恭敬阅读经典?
何谓恭敬?印光大师云:“净手洁案、主敬存诚、如面佛天、如临师保,则无边利益自可亲得。”凡欲阅读经典,须先洗手漱口、洁净几案、端身正坐、合起双掌,然后.. <详情>
2022-04-10
佛教戒律规定:皈依佛门应该选择怎样的上师?
佛教用语。皈依的意思是:身心归向它、依附它。皈依佛门乃佛教徒之根基入门。所谓内道、外道之区别在于有无皈依三宝。皈依为皈投或依附之意,也就是盼望投靠三宝.. <详情>
2022-04-10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也是药师佛节日,作何善恶成千倍!
今日重阳节,小编不禁想到了去年的8月11日是重阳节,15年九九重阳节也是恭迎药师佛节日,作何善恶成千倍增长。当天不仅仅是重阳佳节,更是殊胜吉日,是为家人、.. <详情>
2022-04-10
在家信佛有禁忌吗
民间通俗的信仰,有很多的禁忌,但那并不是正信的佛教,却被误认为是佛教的禁忌。如香炉里面残余的香棒,不可以每天清理,结果弄成脏乱和容易引起燃烧的危险。其.. <详情>
2022-04-10
佛教对重婚的看法是什么?
佛教反对重婚,因为它违反守持“邪淫戒”精神,并且破坏了道德秩序和社会安宁。男女双方能结为夫妻,这是因缘;不仅是今生的努力,也包含了前世的因果。因此,夫.. <详情>
2022-04-10
出家需要具备什么资格和条件?
有网友问到出家有什么条件和要求,今据律藏《四分律行事钞》略述如下。一个人是否能出家,除了主观的要求外,在律藏中有很多详细的记载,也就是出家人的资格审查.. <详情>
2022-04-10
清明节,佛弟子该如何祭祖?
清明节,对佛弟子而言,是带着感恩之心推广孝道的好机会。清明节在今天最大的功能,就是让我们追宗思源,不忘自己的先祖,学会知恩、感恩、报恩。我们于清明节所.. <详情>
2022-04-09
现代我们还要教育孩子“吃亏是福”吗?
如今一些做爸爸妈妈的不了解因果的道理,把后代作为自我的一种延伸,对后代很是溺爱。不只对后代与生俱来的欠好习性不加以管制,乃至教学小孩去竞赛,不能吃亏、..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