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中国佛教般若的中心思想

佛说修行

中国佛教般若的中心思想

般若(bōrě),梵语Prajna的音译。又译作“波若”、“钹若”、“钹罗若”、“班若”、“般罗若”、“般赖若”等,意为“终极才智”、“辨识才智”。专指:如实认知全部事物和万物本源的才智。般若,全称“般若波罗蜜多”,是依据梵语音译的释教术语,读作bōrě,意为才智,为三无漏学、六度之一。般若一词最早呈现于东汉高僧支娄迦谶所译的《道行般若经》,距今现已两千年了。般若在中国没有适当的名词可以代替,所以译经家不直接汉译为“才智”,而以音译。释教徒以为,般若是经由内观所发生的正见,是深刻地体会真理所得到的特殊才智,代表了一种与常人不同的世界观;般若是解脱人间烦恼、了存亡的大才智。释教以为,为了生活上的需求,或者为了达到某种有用目的的才智,是便利智。尘俗的便利智是不终究的、不完美的,乃至一般的哲学家、科学家的才智仍然局限于便利智。般若的中心思维,可以归纳为“假有性空”。但支撑这个中心思维的理论基础,首要还是“缘起”。然而,经中提到缘起时,总是这样说:“此有故彼有,谓缘无明行,缘行识,乃至如是如是纯大苦集聚。”又说:“无明离欲而生明,彼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纯大苦聚。”(见《杂阿含经》)此与彼是互相依持而生,互相依待而灭,意思是说,存亡相续的流转门和存亡的还灭门,都是由缘由而生,由缘由而灭。但缘起的内容不只仅在于有情人间的范围内,并且,包含山河大地,草木森林等——无情器人间。如《十二门论》说:“内缘起,即无明缘行等十二支;外缘起,即如以泥土、轮绳、陶等而成瓶。”内是指有情人间,外是指无情的器人间。这样凡是存在的因果、事理等,全部都是缘起的。假如离开缘起,全部法则无从安立。《阿含经》中说,有人问佛所说何法?佛说:我说缘起。可见,缘起法提醒的是全部法生灭的因果联系,是释教的底子思维之一。缘起是释教的专用名词,但在释教的学派中,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今略概括三点来阐明:一是果原因待性。是指现实存在的事物,决不会自己如此,有必要从因而生起之缘,也便是从果所因待的缘由,即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因待性。但一般人不了解缘起的因待性,忽略了互相之间的因果关系,对人类社会发生了种种孤立的认识,对现前的善恶发生无因无果的错误认识。因而,只有从缘能起果的规则中,把握缘起相关的因待性,才能认识缘起,以及悟入缘起法性的空宗。缘起不光“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生起,并且“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的还灭。由于,依他而有而生,有必要依他而无而灭,便是说,生必归于灭,有必归于无。正如《阿含经》所说:“有因有缘人间集,有因有缘人间灭。”人间集,是因惑感苦,相顺相生;人间灭,是由道断惑,相违相灭的。所以,缘起法便是相依相生的流转,又是相依相灭的还灭,也便是依于缘起成立存亡,依于缘起而有涅盘。二是因果序列的必定性。佛说缘起,不只阐明现实中全部事物现象的互相因果关系,并且,深刻地剖析出因果生灭次序(序列)的必定性。如有情必有生老病生,无情必有成住坏空。这是缘起的必定性。有的人以为,自己所作恶业别人不知,就可以免于报应,哪知道全部法都受着因果序列制约,是具有必定性,普遍性,本然性的,谁也避免不了因果的机关。三是诸法的空寂性。从缘起法中了解到,有果从因生的因待性,有因果序列的必定性,这因待性与必定性,不光是如此相生,并且是如此相灭。假如再进一步探讨剖析全部法为何如此生灭,如此次序,便如皆由众缘组合。但这是一种假合,自身就没有自性的存在。由于,全部法的存在,仅仅是缘由和合的假在。《金刚经》说:“全部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诸法的存在比如梦、幻、泡、影的无常的、无我的东西。一般的角度看,诸法的互相因待,前后必然,人间的因果幻化等等,好象有个东西存在,有迹可寻,有形可捉。但从底子上看,全部法是无自性,了无可寻、可捉的。所以说缘起是“仿佛有而毕竟空,毕竟空而仿佛有”。可见,佛说缘起,往往与一般人相反,一般人只以为人间全部法,都是真实的、固有的、不变的、真实的,乃至以为全部是由神主宰、神创造,依佛法说,这些只不过是自性执、妄执、自我成见的反映。因而,释教最反对说人间有造物主存在,有永久不变的东西存在。性空缘起性空,起信加持;是处有爱,无处不在。性是指诸法之体性、理性,空是指诸法皆由众缘假合,没有自性。诸法的体性、理性不可得,名为“空”,即“性空”是同义异名。“性空”观是释教认识世界万物的基本点。但一般人对空,都有所误解,有的以为空是什么也没有,等于数学上的零。乃至把《醒世歌》中的话也拉到释教里来,如“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杳冥在其中;夫也空,妻也空,大限来时各西东;母也空,子也空,鬼域路上不相逢;人生比如采花蜂,采得百花成蜜后,到老辛苦一场空”。留意,释教的“空”与《醒世歌》的“空”意思是彻底不同的。《醒世歌》的人生看法,全部都归于绝望、空无、幻灭,毫无含义。而释教是从现实人生中,否定必定的、不变的存在,必定其相对的含义;更深化地,提醒人生的本相含义,给人以终究的归宿。还有些人引证科学剖析法来解释般若的“空”。先从物质剖析开始,至元素—分子—原子—中子,最后粒子便是“空”(见《内明》),这种解释是不符合释教“空”的本义的,彻底违反了般若的空义。释教的空不是同一法中,某部分空,某部分不空,而是当体即空、自性空、毕竟空。咱们要更深刻地了解空义,须从三方面去了解:其一,人间没有不变性的东西,也便是诸行无常。全部法都是众缘组合,没有固定、真实的自性,时刻无不在生、住、异、灭的运动中变。所以全部法是无常的、改变的、否定不变性、永恒性、不灭性的神我,便是空。缘起性空,起信加持;是处有爱,无处不在。缘起性空,起信加持;是处有爱,无处不在。其二,人间没有独存性的东西,全部事物都是缘由和合的因果联系,大至世界,小至微尘,无非是互相依待的存在。因而,每个人的生计,决不能脱离人类社会的关系。否定独存性的梵我,也便是空。其三,人间没有真实性的东西,一般人总以为人间全部事物都有它的真实性。但严格的按缘起法说,真实性是不可得的。所以,人间全部事物,只能说假在。否定真实的人间造物主,便是空。从这三点可以看出,全部法的自性空说,首要从缘原因果而显,若悟透了缘起法,便理解全部法毕竟空。反而言之,若理解了全部法的毕竟空,便理解了缘起法的至深妙义。其实,二者是同一内容的两种说法罢了。中道中道,很容易被人们误以为不置可否,其实释教绝不是如此主张,中的意思,便是以中正不偏的态度与态度,深化人生、世界的真面目。它既不偏于理性、出人间、性空等,又次偏于事相、人间、缘起,只为中道。详而言之,全部法是从缘而起,所以全部法是性空。由于是性空,所以要依缘由而现起。这样法法从缘而有,法法本性而空,缘起与性空,纷歧不异,相辅相成,空有无碍,不落二边,即所谓中道。中道,是佛以般若才智亲自证得的真理,非一般人所能及。尘俗言说,不免片面性。如外道偏无,是堕于断灭;凡夫偏有,是堕于常边。佛法为了纠正这种片面性,所以说缘起即空的中道。其实,缘起有不碍性空,性空也不碍缘起有,二者自身便是不偏的中道。因而,释教的最高、最完美的真理,也便是“缘起性空”。所以说般若慧是“空慧”或“中道觉慧”的最高才智。

3
文章点评
2021-07-04
佛说:《妙法莲华经》殊胜功德的非常难得和可贵的
佛说:《妙法莲华经》殊胜功德的非常难得和可贵的《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如全部凡夫人中,须陀恒、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为榜首,此经亦复如是.. <详情>
2021-07-04
佛说“天阉”的前世今生
《佛说罪业应报教化地狱经》:复有众生,男根不具,为黄门身,不得妻娶。何罪所造成的?佛言:以宿世时,坐喜犍象马牛羊猪狗,不可称数,令此众生,苦痛难忍,死.. <详情>
2021-07-04
佛说:这几种人死后会堕落地狱
佛说:这几种人死后会堕落地狱九情一想,下洞火轮,身入风火二交过地,轻生有间,重生无间,二种地狱。纯情即沉,入阿鼻狱。若沉心中,有谤大乘,毁佛禁戒,诳妄.. <详情>
2021-07-04
漫谈“无我”(向庆)
漫谈“无我”向庆 佛教的经典和论著浩如烟海,其数量更是数不胜数。随着古德对经典的理解角度不同,得出的修持方法理论也千差万别,故而在印度有二十部之争,中.. <详情>
2021-07-04
佛说:佛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罗双树间,将入涅槃。是时中夜,寂然无声,为诸弟子略说法要。汝等比丘!.. <详情>
2021-07-04
契入空性引导之关键
契入空性引导之关键越尘一、契入空性的通用教法在契入空性之前,行人应当在佛法的修学方面已经建立了一定的基础。要以言之为三主要道,即出离心,苦集灭道;菩提.. <详情>
2021-07-04
缘起缘灭,什么是“因果相续”?
因缘所生的悉数法,当然是生灭无常的,而又是相续不断的,如流水通常,前前逝去,后后生起,因因果果,没有间断,这是就竖的方面来说的。从横的方面看,因果的品.. <详情>
2021-07-04
星云大师:真君子拥有四大高尚品德
《佛光菜根谭》:正人不责人所不及,正人不强者所不能,正人不苦人所欠好,正人不计人所不方便。真正人辞富不辞苦,真正人庆道不庆贫,真正人知义不知利,真正人..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