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修心七要》广释(下)一一舍命护二事

太桥旦曾堪布

作者:太桥旦曾堪布


舍命护二事

世间人为了名和利这两件事,往往会舍弃生命,因为世间人不明白这样的道理:第一,名和利都是无常且非常靠不住的。第二,为了追求名和利,世人会不停地造业,因此会更深地陷入轮回,令轮回永无止境,痛苦无穷无尽。所以,为这两件事舍弃生命是非常可惜的。

那么学佛人为了什么可以舍弃生命呢?佛弟子“舍命护二事”中的第一件事,就是指佛教里的戒律,从皈依戒开始,乃至小乘的别解脱戒、大乘的菩萨戒和金刚乘的三昧耶戒等各种戒。持戒是对佛弟子的一个基本要求,守持戒律是非常重要的,宁可失去生命,也要守持戒律。

佛教有三学:戒、定、慧。慧是指超凡的智慧,不是一般的世间聪明,需要依靠禅定的力量才能显发,而禅定则要依靠清净的戒律才能获得。因此持戒是很重要的。

用很通俗的一个比喻来说:戒好比是一个载体。就像是你的钱必须存入银行卡或者保险柜,并且设定密码,才不会被小偷偷走一样,你所做的各种功德,例如放生、布施、救助流浪狗、帮助病人、为人指路、用一个微笑安慰忧愁的人、给别人倒一杯水等等,这些功德也必须要有一个地方储藏,才不会漏失掉,这个储藏功德的载体就是戒。有了戒,你就有了储存功德的宝库,你受了戒,就有了这个功能。

不同的戒律,其存续情形也各不相同。比如居士戒、沙弥戒、沙弥尼戒、比丘戒、比丘尼戒等都属于别解脱戒,这些戒律都属于形式上的、外在的、建立在身体上的戒,什么时候身体不在了,这个戒也会随之消失。但菩萨戒和金刚乘戒则不同,它们不是外在的,是跟心相续合一的,因此可以一直存在。

受持菩萨戒的意义就是作为菩提心的载体,是专门承载菩提心的功德的。不过菩萨戒很容易毁犯,因为从无始以来,我们的自私特别强烈,自私与菩提心是截然对立的,当我们失去菩提心时,就会破戒。如果一个容器里面没有储存的东西了,会变脏,会失去它的价值。如果没有了菩提心,即使你受了菩萨戒,也会破戒。在储存菩提心的空间里,不能存放不该有的东西——自私、嗔恨、嫉妒、傲慢,任何一个与利他之心相违背的东西,都不是菩萨戒所承载的。菩萨戒的作用就是保存菩提心,并令其持续发展,这样的菩萨戒才会稳定、健康。当一个人的心中生起了真实的菩提心之后,他几乎不会有任何机会破菩萨戒。

菩萨戒好比是一个黄金做的盆子,用来盛放甘露妙药以及天人的果实,如此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菩萨戒又好比是钻石制作的容器,菩提心则好比是雪山狮子的乳汁,雪山狮子乳只能保存在钻石容器里,否则乳汁和容器都会损坏。如果我们没有菩提心,菩萨戒就会被破坏。

不同的载体承载的东西不同,比如说居士戒,或小乘的沙弥戒,不需要具备菩提心,只要在少欲知足的心态下,发心出离轮回,追求自我解脱就可以了。但进入大乘就不一样了,不仅仅是追求个人解脱,因而要把别解脱戒升华为菩萨戒,要为众生成佛而受戒。小乘的别解脱戒是单独存在的,但是大乘的菩萨戒里则包含了别解脱戒。

龙树菩萨有一个很高明的本领——点金术,可以用一点点黄金就把一个很大的铁器变成金的。这就像是把别解脱戒升华为菩萨戒一样,铁器里再也找不到一点点铁的成分,但金器却是由铁变成的。当你接受了菩萨戒之后,戒体就得到了升华。比如说,小乘的别解脱戒只要求不伤害众生,而菩萨戒除了要求不伤害众生以外,还要求力所能及地去利益众生,利益众生的心态完全是建立在不伤害众生的基础之上。

正如前面所说,没有宝库,你的宝物就会被偷走,没有银行卡,你的钱财就无法保存。戒律就像你的宝库,你的功德如果没有戒体来保护、升华和发展,它随时都会流失。我们内心有强盗一般的嗔恨,小偷一般的私心,会把我们身、语、意的功德连偷带抢,令其消失殆尽。《入行论》说:“一嗔能摧毁,千劫所积聚,施供善逝等,一切诸福善。”历经上千大劫所积累的善业,会被一念嗔恨所毁灭,这种事情会发生在什么人身上?会发生在没有戒体、没有菩提心的人身上。如果行善之前没有发心,中间没有三轮体空的修持,最后也没有回向,所做的功德就很容易流失。

既然戒律如此重要,那怎样才能具备不同的戒体呢?戈仓巴大师开示过:

第一,什么时候真正做到舍弃对此生的贪执,才具备了真正的别解脱戒。

第二,菩萨戒的关键是具备菩提心。保持低调,对所有众生保持恭敬顶戴,这样能生起菩提心,持守菩提戒。应该像路边的乞丐一样,要有发自内心的低调。

第三,金刚乘戒的要点是“在不观察任何人的缺点的前提下,把所有众生都观想为本尊。”做到这两点,就能非常正确地持守三昧耶戒。

以上就是“舍命护二事”中的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是指对《修心七要》中第六要所讲的誓言或戒律,都能够受持。比如第六要中的“不应说缺陷”,对于那些双目失明、鼻子歪斜或没腿没手的残疾人,我们不能侮辱他们,这是世间法上的要求。在出世间法方面,如果一个修行人对上师有邪见,或者破戒等等,我们不能因此而诽谤他。

对于上面所说的这两件重要之事,即使失去生命也要清净守护。

有一位“舍命护二事”的榜样:帕摩噶举的祖师帕摩竹巴。有一次他生病,只要喝一点酒就能治好,但他受了不饮酒戒,因此坚决不饮酒,还说哪怕失去生命也绝不饮酒,因为喝酒的恶报是非常可怕的。

我很喜欢戈仓巴大师对三戒的描述,这是窍诀性的教言,不是理论上的描述。如果达到了窍诀的要求,纵然没有受过三戒,也等于做到了三戒。

在经、律、论三学中,对于律,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有很大的差异。汉传佛教对律的认识,仅仅是在戒的层面。藏传佛教对律的认识分两种,一种是对于戒的认识,一种是对般若、中观的认识,指降伏方法,比如调伏内心刚强难化的烦恼和习气的方法。一般来说,戒只是在形式上降伏,但是降伏不了内心。形式上可能是在别人面前做出来的,但不是真正的降伏,头剃得很光,不代表内心一定清净。戒是降伏外在的方法,而般若、中观等高深的见地,才能降伏内心的贪、嗔、痴。

《贤愚经》里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有很多大象,于是就请来一位驯象大师去驯服大象,驯象师把大象们驯服得都很听话,国王很高兴。有一次国王骑着大象出去游山玩水,在茂密的树林里大象忽然变得很狂躁,疯狂地奔跑,幸好国王抓住了树枝才没有被摔伤。国王特别生气,回宫就责问驯象师。驯象师说,非常抱歉,我只能降伏大象的身体和行为,但永远无法降伏它的心,因为这头公象在树林中闻到了母象的味道,因此才疯狂地去追赶,这是贪欲的力量。驯象大师为了证明自己确实已经降伏了大象,就当着国王的面,让那头大象把烧红的铁丸吃了下去。于是国王就问驯象大师,世上有没有能够降伏内心的人呢?大师说当然有,那就是释迦牟尼佛。

密勒日巴尊者成就之后,他的弟子越来越多,名气也越来越大,有些人就开始嫉妒尊者,认为自己学习了多年经论,甚至可以倒背如流,而密勒日巴尊者不过是在骗人而已。为了打败尊者,他们带了五部大论去考较、刁难尊者,让尊者解释因明、戒律等问题。尊者回答说,你们所说的律我不知道,但我觉得,彻彻底底调伏内在的野心才是真正的律。

因此,戒能够降伏行为,般若才能降伏心。

(太桥旦曾堪布开示录,欢迎大家转载与分享,转载请注明作者与出处。)

3
文章点评
2022-02-21
《修心七要》广释(下)一一舍命护二事
作者:太桥旦曾堪布舍命护二事世间人为了名和利这两件事,往往会舍弃生命,因为世间人不明白这样的道理:第一,名和利都是无常且非常靠不住的。第二,为了追求名.. <详情>
2022-02-17
《修心七要》广释(上)一一四行胜方便,所遇修道用(三)
作者:太桥旦曾堪布(二)忏悔罪业我们遭遇到的疾病、贫穷、危难等种种恶缘,都是源于过去世的罪业——由于曾经伤害过很多生命,所以造成如今重病在身;由于过去.. <详情>
2022-02-16
《修心七要》广释(中)一一转欲自稳重(二)
作者:太桥旦曾堪布二、论典中关于“转欲自稳重”的内容《佛子行三十七颂》说:若不细查己过失,道貌岸然行非法,故当相续恒观察,断己过是佛子行。如果没有观察.. <详情>
2022-02-16
《修心七要》广释(中)一一不应说缺陷,全莫思他过(一)
作者:太桥旦曾堪布佛法是“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们能有机会一起学习第一世蒋贡康楚仁波切的《大乘修心七要初学易入菩提之道》,这不仅是今生,.. <详情>
2022-02-16
《修心七要》广释(中)一一为乐莫求苦
作者:太桥旦曾堪布为乐莫求苦这句教言的释文是这样的:“如果在自己的亲朋好友去世的时候,自己想到的却是:这下他的衣食、财务、法本等终于可以归我所有了!在.. <详情>
2022-02-16
《修心七要》广释(中)一一第六要小结
作者:太桥旦曾堪布第六要小结如果此生没有能够发起菩提心会怎么样?《修心七要》的目的是指导我们发起菩提心。那么,一个修菩提心的人会得到什么?生活条件会大.. <详情>
2022-01-21
《修心七要》广释(下)一一初后行二事
作者:太桥旦曾堪布初后行二事通过学习《修心七要》,我们的自私越来越减少,利他之心越来越增长,以此为基础,逐渐生起菩提心,这就是学习《修心七要》的最终目.. <详情>
2022-01-12
《修心七要》广释(下)一一遇违缘修一(三)
作者:太桥旦曾堪布五.修行要循序渐进我们一定不能在遇到违缘时这样想:我在没有学佛修行前,身体好,财产丰富,亲人朋友很多,现在我学佛了,变得这么瘦弱,财.. <详情>

最近更新

© 2015-2024 素超人

发帖规范以及说明 举报方式:点击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