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你的心地,就是你的福气

佛教常识

老子有言:命由我立,福自己求。

福气不是天定的,是自己修来的。

你的心地,决定了你的福气。

一、谦虚之心

古人云:满招损,谦受益。一个人自满就容易招致祸患,相反,谦虚总能获得益处。

赵括夸夸其谈,轻兵冒进,致使赵国四十万军卒被坑杀。符坚领兵百万,自诩投鞭断流,最终败给只有几万人的谢玄。

曾国藩曾言:人生大病,只一傲字。一个人一旦傲气十足,目中无人,就容易错估局势,从而忽略即将到来的危机,失去即将来临的机遇。

杯子空了才能装水,人虚其心,才能容人。容人才能聚人,聚人才能共事,才能成事。

老子讲: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人们都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低处,也就众人所恶之处。

人在低处,姿态放得低,便是不与人争名头、争风头。这样的人知道自己的能耐,贵在有自知之明。这样的人不出风头,不会“首当其冲”。

这样的人也知道自己山外有山的道理,能收敛傲气,踏实向学。

一个人缘、修养、学识俱佳的人,有什么道理福薄呢?

二、宽容之心

《十二怒汉》里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人在火车上烂醉如泥,挑衅乘客和乘警,很多人都对他避之不及。一个几岁的小姑娘问她的妈妈:“妈妈,这个人是不是坏人,好可怕。”妈妈对她说“不是的,他不是坏人,他只是非常伤心。”

这一点慈悲之心,并非凭空而来,更多的是有一天,我们会发现自己的身上也有很多的不完美,我们也会失控,我们也会脱缰,我们也会露出我们自己身上丑陋的一面。

张爱玲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慈悲不是修养,它源于智慧。

一个人明白了自己的局限和苦难,于是就宽容了别人的局限,承担了别人的苦难。

所谓宽容,不是宽容别人,而是要先宽容自己。正是因为懂得了自己的不完美,才不会苛求别人完美。

这样的人心地宽和,不会沉湎于自责,更容易放过自己,也更容易放过别人。

三、善良之心

积善成福。一个人坚持不懈地行善,虽然无法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伴随着你的善行,人们慢慢开始信任你、靠拢你。

你的善良成为你的名片,无论做什么事情,周围的人都愿意帮你一把。这就是福气。

一个人行善,日积月累之下,你的气质、容貌都会慢慢改变,我们三十岁之前的容貌是爹妈给的,但是三十岁之后,随着年华老去,气质就会显得更重要。

水滴虽然小,但是慢慢就能充满大的容器。不从小善做起,就没法成圣。不要轻视小恶,以为没有罪过,小恶慢慢积累起来,足够毁掉一生。

坚持行善,那你的温柔都会一点点刻在脸上,一眼望去,善良就融化在举手投足、只言片语中。

这样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让人感到舒服,大家自然也就愿意投桃报李,这样的人怎么会没有福气呢?

四、敬畏之心

现代人最缺少的就是敬畏。古人讲,举头三尺有神明。所以那时候人们不愿意去做一些有悖良心的事。

在有所敬畏的年代里,人们谦逊守礼,失去敬畏的年代里,坏事层出不穷。因为失去了敬畏,人们便敢于为所欲为。

朱熹说:“君子之心,常怀敬畏。”

敬畏是什么?敬畏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这里的“敬”:除了“彬彬有礼”、“恭恭敬敬”外,还指做事严肃认真,免犯错误;“畏”:除了“担心、忧虑”外,还形容“战战兢兢”,既敬重又畏惧。

敬畏就是对一切神圣事物的态度。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意思是说,君子有三种敬畏:敬畏天命,敬畏居于高位的人,敬畏圣人的言语。

人有了敬畏之心才谈得到良心、义务、责任道德,才能形成责任感,事业心,民族精神,只有做到了这些,社会才会不断进步。

五、不忘初心

《诗经》里讲“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如果没有初心,那很少有人有好结局。

佛家箴言:“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对于有灵魂的人来说,这其实是一次生命的拷问。所谓初心,大概是所有人最初的理想、目标和准则。在经过风雨的捶打,岁月的洗练后,是否能够“我心依旧”?

我们每一个人不管是读书或是工作,都有一个志愿,都有一个最初的发心。比方说:我想做一个公务员、教师、企业家、记者、演艺人员……你如果不忘记自己最初的发心,就会锲而不舍地一直向前迈进,把该做的工作做好。

一个人心地善良、谦虚、宽容,对人对事,保持敬畏,不忘初心。

如果一个人的心地具备了这五种品质,那么他的生活一定积极而快乐,这样的人不需要上天额外的赐福,因为这生活本身就已经是福气了。

2
文章点评
2022-06-11
佛教安葬方式之一“坐缸”
近几年,各地纷繁呈现某位法师去世后坐缸数年而效果不坏肉身的报导,好像坐缸变成肉身不坏的必备条件或代名词,致使许多佛教信徒也格外热衷于坐缸,把坐缸当作佛.. <详情>
2022-03-11
祈福的四种方法
培福有福大多数人都喜欢享福,所以人老了,就要享老福;儿女孝顺,就享儿女福;太太贤惠,享太太福;丈夫可敬,享先生的福。一般人的观念总认为有福不享的人是傻.. <详情>
2022-03-11
僧人的生活是怎样的?
世人多羡慕僧人,就连宋朝的仁宗皇帝也说:“若得为僧,出入于金门之下,行藏于宝殿之中。春听莺啼鸟语,妙乐天机;夏闻蝉噪高林,岂知炎热;秋睹清风明月,星灿.. <详情>
2022-03-11
修行的人过午不食或者日食一餐?
问:修行的人过午不食或者日食一餐,那是为何?成刚法师开示:过午不食,就是所说的持斋,斋就是和佛法相应之意。由于饮食也是五欲之一,贪著饮食只能增益存亡。.. <详情>
2022-03-11
普贤菩萨为什么坐骑是“六牙白象”?
普贤菩萨多以六牙白象为坐骑,与骑乘狮子的文殊菩萨,同为毗卢遮那佛之胁士,合称为华严三圣。普贤菩萨代表悉数菩萨行德本体。白象代表愿行殷深,勤劳不倦;六牙.. <详情>
2022-03-11
净慧长老:醒悟人生,贡献人生
讲台后边的横幅上说是要我讲日子禅的真理,连我自个都莫明其妙,不知道日子禅的真理究竟是什么。我想,既然是说日子禅,往常我讲日子禅离不开两句话:在日子中修.. <详情>
2022-03-11
真实的修行,源于体验
修行和做研究不一样,研究要讲究理论严谨,要讲究证据,修行是一种生命体验,那他要去哪里给你找证据呢。所以禅宗才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你要去体验,比如说.. <详情>
2022-03-11
详解地藏法门
1、《地藏经》的功用分为二种:1.1《地藏经》是一部记载着万物众生其生、老、病、死的进程,及怎样让人自己改变命运以妙手回春的方法,并可以超拨过去世的冤亲借.. <详情>

最近更新

© 2015-2024 素超人

发帖规范以及说明 举报方式:点击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