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佛教安葬方式之一“坐缸”

佛教常识

近几年,各地纷繁呈现某位法师去世后坐缸数年而效果不坏肉身的报导,好像坐缸变成肉身不坏的必备条件或代名词,致使许多佛教信徒也格外热衷于坐缸,把坐缸当作佛教传统及检验修行效果的手法,故有必要就此疑问作一厘清,以正视听。坐缸一词,并非是一个佛教本有名相,而是一个调集名词,即坐化与缸葬的合称。

所谓坐化,是指一个修行有所效果之人,能够于临终之时,端然坐直而至命终,故又称坐亡或坐逝。坐化之所以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境地不同于凡俗,首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即是临终时的姿态是坐着,而通常人都是躺着的;其二,即是标明无疾而终,临终时没有苦楚。所以,在许多佛教史传中,关于坐化之人的临终状况,多有奄然、恬然、怡然、无疾等描述,但并无坐化以后将尸身安放于何种容器中之记叙,且关于坐化后之遗体通常予以火化。

所谓缸葬,又称瓮棺葬,是指将尸身放入一种陶制容器中予以安葬。这种丧葬习俗能够追溯到距今约50007000年的仰韶文明期间,由于该期间的彩陶技术非常兴旺。如今出土的瓮棺,大多是两个瓮对接合扣起来,且在两个瓮底都有一个小孔,意谓便于死者魂灵收支。所以说,这种缸葬文明早在佛教传入我国之前,就现已在黄河流域流行了。佛教僧俗将坐化与缸葬结合起来,最早呈现于明代。明代明河法师所著的《补续高僧传》卷十六中有云:季善,祖凤阳人示寂后,真身覆以缸龛,藏单纯石洞中。

此处记载的即是将尸身装于缸中进行安顿,是典型的缸葬。不过,后世和尚挑选坐缸,首要意图是为了效果所谓的肉身不坏。佛教对肉身不坏之寻求,最早源于释迦牟尼佛在世之时。依据经典记载,释迦牟尼佛临终之时,曾吩咐其弟子摩诃迦叶持佛衣钵入定,坚持肉身不坏,等候弥勒菩萨降世成佛,度化众生。佛教传入我国以后,魏、晋、南北朝、隋、唐多有肉身不坏之记载。而关于肉身之安顿,开始大都放于山中石洞或石室中,并无格外处理和供奉。

有关将肉身不坏与坐缸相结合的记载,最早见于清代。清咫观《修西闻见录》卷六有记载:江阴某甲以技自食,碌碌也。遇西园道人,方以净土书四散劝人。某闻风而起,遂半日治生,半日行持,路中亦佛声不绝。忽一日谓人:吾七日后往西。遂精进一室,饮水,称佛名。及期坐逝,同人置缸中。

三年后,启缸视之,全身永存。当时,一些佛教弟子固执坐缸,或是以为坐缸乃是一个人修行境地凹凸之体现,究其根源,当为两方面要素所致使:其一,坐缸不同于通常丧葬方式。由于依照我国几千年的传统,是以土葬作为底子丧葬方式的。土葬通常要用棺材来盛放尸身,棺材是方的,尸身是躺在棺材里边的。而坐缸,缸是圆的,尸身是坐在缸里边的。这明显就与世俗人的葬法不同,好像就凸显了佛教的超凡脱俗。其二,坐缸能够效果肉身。

从明末清初至近代,有关以坐缸方式而效果不坏肉身的记载许多。乃至有些人专以装缸制造肉身为工作,并将技艺世代相传,直至今天。在死者坐缸之时,大都要以木炭、石灰填满尸身周身,并将缸密封放置。待开缸之时,又将尸身摆放成型,整理刷漆,修整眉目,贴金成像。这与古人在天然状况下天然坐化而效果不坏肉身现已截然不同了。

唐代义净法师翻译的《底子说全部有部毗奈耶杂事》卷十八中有记载:苾刍白佛:佛言:苾刍身死应为供养。苾刍不知云何供养?佛言:应可燃烧。具寿邬波离请世尊曰:如佛所说,于此身中有八万户虫,如何得烧?佛言:此诸虫类,人生随生,若死随死,此无有过。身有疮者,调查无虫,方可烧殡。欲烧殡时,无柴可得?佛言:可弃河中。若无河者,穿地埋之。释迦牟尼佛去世后,其遗体即是被火化的,终究体现佛教无常的精力。综上可知,坐缸本不是佛教本有的葬法,乃是佛教传入我国后世俗化的体现。当代佛教徒当以释迦牟尼佛当年的毗荼示现为标准,不要固执于坐缸。

9
  • 素超人网友 2022-07-20 08:03
    止观乃修炼中至始至终,都不可离开的二大要妙。止者真意止于至善之地,观者,观于至善之地,观者守一不离,守乃不离双目,双目乃心之门户,静观不动,守一不离,可以开启心之宝藏,见心中之真主人,所谓明心以见性,观中内忘其心,外忘其身,进入无我真空状态,真空即是还虚状态,所谓先天一气从虚无中来,是修性。止者,心意止于至善之地,入定之法,入定能生慧,定中无念,制俗心,复道心之法,常止常定乃可入道。
文章点评
2022-06-11
佛教安葬方式之一“坐缸”
近几年,各地纷繁呈现某位法师去世后坐缸数年而效果不坏肉身的报导,好像坐缸变成肉身不坏的必备条件或代名词,致使许多佛教信徒也格外热衷于坐缸,把坐缸当作佛.. <详情>
2022-03-11
祈福的四种方法
培福有福大多数人都喜欢享福,所以人老了,就要享老福;儿女孝顺,就享儿女福;太太贤惠,享太太福;丈夫可敬,享先生的福。一般人的观念总认为有福不享的人是傻.. <详情>
2022-03-11
僧人的生活是怎样的?
世人多羡慕僧人,就连宋朝的仁宗皇帝也说:“若得为僧,出入于金门之下,行藏于宝殿之中。春听莺啼鸟语,妙乐天机;夏闻蝉噪高林,岂知炎热;秋睹清风明月,星灿.. <详情>
2022-03-11
修行的人过午不食或者日食一餐?
问:修行的人过午不食或者日食一餐,那是为何?成刚法师开示:过午不食,就是所说的持斋,斋就是和佛法相应之意。由于饮食也是五欲之一,贪著饮食只能增益存亡。.. <详情>
2022-03-11
普贤菩萨为什么坐骑是“六牙白象”?
普贤菩萨多以六牙白象为坐骑,与骑乘狮子的文殊菩萨,同为毗卢遮那佛之胁士,合称为华严三圣。普贤菩萨代表悉数菩萨行德本体。白象代表愿行殷深,勤劳不倦;六牙.. <详情>
2022-03-11
净慧长老:醒悟人生,贡献人生
讲台后边的横幅上说是要我讲日子禅的真理,连我自个都莫明其妙,不知道日子禅的真理究竟是什么。我想,既然是说日子禅,往常我讲日子禅离不开两句话:在日子中修.. <详情>
2022-03-11
真实的修行,源于体验
修行和做研究不一样,研究要讲究理论严谨,要讲究证据,修行是一种生命体验,那他要去哪里给你找证据呢。所以禅宗才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你要去体验,比如说.. <详情>
2022-03-11
详解地藏法门
1、《地藏经》的功用分为二种:1.1《地藏经》是一部记载着万物众生其生、老、病、死的进程,及怎样让人自己改变命运以妙手回春的方法,并可以超拨过去世的冤亲借.. <详情>

最近更新

© 2015-2024 素超人

发帖规范以及说明 举报方式:点击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