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因缘观

欲海回狂

因缘观

(此观修成后,即可洞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烦恼的实质,这是探寻爱欲根源的方便法门。)

众生惧怕苦果的到来,菩萨则努力断除恶因。恶因既已断尽,苦果自然不会产生。譬如威猛的狮子,射向它的飞箭掠过胸前,就会迅猛向射箭处扑去,四下搜寻猎手,把他捕获吃掉,同行的猎人个个逃得无影无踪。狗若遭到击打,却只会对着棒子吠叫。狮子的机警与狗的愚蠢,两者大相径庭。比如要使锅中的水不再滚沸,须撤去锅底的柴火。依次构成生死轮回的十二因缘,最根本的即是无明。请各位净心跏趺而坐,听讲《法华经》的妙义。

《法华经》说:

无明,缘行。(无明,指过去世中由于种种烦恼熏染,致使内心愚痴暗钝,失去了正确的观察判断能力。缘,指引发、生起。行,指过去世中所有身、口、意等一切身心活动,统称为业。这句话连起来解释是说:过去世中由于心念受到无明的侵扰,所以造下了种种导致轮回的业行。)

行,缘识。(识,指此世入胎时,由于生起虚妄的欲念,因而托生母胎。)

识,缘名色。(名色,托生母胎后,身心渐渐发育成形。)

名色,缘六入。(胎儿的眼、耳、根、舌、身、意六根渐渐发育成形,出生后必然涉入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境界,故称为六入。)

六入,缘触。(触,指出胎后至三、四岁时,对于六尘境界虽有种种感觉,但还不能清楚地分辨了解,因此仅称为触。)

触,缘受。(受,指五、六岁至十二、三岁阶段,对于内外境界的感受力逐步增强,已能清楚地分辨了解。)

受,缘爱。(爱,指十四、五岁至十八、九岁时,渐渐贪着种种声色境界,开始滋生贪爱之心。)

爱,缘取。(取,指二十岁以后,对自己喜爱的境界与事物的贪求占有欲望变得很强,为此而四处奔波,想方设法得到。)

取,缘有。(有,指导致生死轮回的有漏业因的存在。此世既然贪着种种善恶境界,造下轮回的苦因,未来世中必然产生欲界、色界、无色界的苦果。)

有,缘生。(生,指未来世仍将以色、受、想、行、识五蕴和合之身,根据各自的业缘而分别投生于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六道之中。)

生,缘老死忧悲苦恼。(老死,指在未来世出生后,依旧会逐渐衰老死亡。)

无明灭,则行灭。

行灭,则识灭。

识灭,则名色灭。

名色灭,则六入灭。

六入灭,则触灭。

触灭,则受灭。

受灭,则爱灭。

爱灭,则取灭。

取灭,则有灭。

有灭,则生灭。

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

(导致今世轮回的根源是过去世的无明,在今生则表现为爱、取习性。若能以深邃的智慧悉心观察一切身心现象无常变迁的实质,即可灭除今世的爱、取习性,则过去世以来的无明痴暗也被破除,这样的修持最为简明有效。)

4
文章点评
2020-12-13
省庵法师四念处颂(并叙)
佛垂涅槃,嘱诸比丘,依四念处住,如佛无异。今时丁末法,正念者少,顾此法门,何人修学?岂唯不思其义,抑亦未识其名,可胜叹耶!余山居无事,读《涅槃·遗教品》,因取其意,以入声律。俾歌咏者,正念增长,妄心息灭。置诸座隅,日以自警,并不忘.. <详情>
2020-12-13
省庵法师不净观颂(并叙)
佛为贪欲众生说不净观,观之既久,贪欲即除,可以越爱河而超苦海。余闲居阅《大智度论》,因取意而为之颂,以此自警,并以警世云。死想:有爱皆归尽,此身宁久长。替他空堕泪,谁解反思量?(先作此观,为下九想张本。)胀想:记得秾华态,俄成胮胀.. <详情>
2020-12-12
内典字义译注
●卷一三途:即三恶道。优填王:梵语“邬陀衍那”,此言“出爱”。亦云“优陀延”。即优填王也。(凡言梵语者,皆天竺国之语也,劫初皆梵天遗种,故称梵。)婆罗门:此云“净行”,是西天四姓之一,详《长阿含·四姓经》。八关斋:即八戒也。在家者.. <详情>
2020-12-12
劝善之书,打开就令人皱眉,这样的书必定不能流传。打开就令人鼓掌,这样的书也必定不能流传。为什么?一个是过于深奥,一个是失之粗浅。我老师这本书,其意本在戒淫,却又总是在探讨生死问题,我起初也觉得过于深奥了。然而每日清晨以生死问题扪心.. <详情>
2020-12-12
如来应化类(七问七答)
问:世间人生育时都要经过阴道,菩萨入胎时都是从右胁进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答:凡夫有爱欲,所以从产门进出。菩萨没有爱欲,所以从右胁进出。问:三界之内最为尊贵的,莫过于天帝。而佛降生时,四大天王、忉利天王都恭敬侍奉。是不是故意编.. <详情>

文章 51

获赞 14464

访问量 1998308

相关章节

简介

《欲海回狂》是清周安士著,是被印光大师誉为世间第一善书——《安士全书》的第三卷,此书用雅俗共赏之笔,写下了既有诚挚劝勉,又有严厉训诫的感人文字。对古往今来不淫而获福、犯淫而致祸的诸多事例,原原本本作了详细地记述。作者在书中大声疾呼,不遗余力,宛若暮鼓晨钟,发人深省,就是想让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得到幸福快乐,健康长寿,各尽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