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利刃轮》,乃阿底峡尊者的上师达玛绕杰达,所造的两部最著名论典之一。还有一部是《孔雀灭毒论》,篇幅与《修心利刃轮》差不多,也特别殊胜。前段时间我讲过,若以后有机会,也准备共同学习。
因为,学习修心法门,能让我们的心有很大转变。若没有学习这些论典,整天只学一些理论,那就与世间的研究者和学者一样,理论是理论,人心是人心,两者根本无法相融。在生活中,出现任何痛苦遭遇时,也不可能以佛法来面对。
其实,在如今这个烦躁的社会当中,佛法是非常有用的。当然,在衣食无忧、身体健康、心情快乐时,很多人都无暇领略佛法的价值。一旦受到他人呵斥、诽谤,身心遇到难以排遣的痛苦时,若没有修炼佛法的功德,则不可能像前辈大德一样轻松面对。
现在社会,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喜欢佛教,尤其是藏传佛教呢?就是因为在藏传佛教中,完整而系统地保存着前辈大德给我们留下来的,对治痛苦的方法、教言、窍诀,而且无数人在运用的过程中,都领略到了它的无穷魅力。因此在座的各位,哪怕在这里呆一天、听一堂课,也应该将所听到的教言铭刻于心。
虽然从我口中,你们根本得不到有加持的新鲜口诀,这一点我自己也有自明自知,但前辈大德们的教言绝不可能没有殊胜的加持。因为在历史上,成千上万修行者依靠这样的甘露妙药,在生时都唱出了欢乐之歌,无论面对任何灾难和痛苦,都保持了修行人的本色,离开世间后都前往到了清净刹土。
在法义上,此修心法门非常容易理解,只要有小学水平,不可能不懂。因为其所讲内容,并不像戒律、俱舍、因明、中观、般若五部大论一样,理论上讲得特别多、特别深。但在实际修持过程中,却很难做到。所以,要不断在自己的身心、行为、语言当中去串习,尤其是在遇到痛苦时,一定要以它获得全胜。
若修行的力量比较强,虽然刚来学院时,性格粗暴、野蛮、刚强难化,但到离开学院时,也会像布匹染上颜色一样,与以往截然不同,完全判若两人。若修行的力量很弱,虽然刚来学院时性情还比较调柔,但在离开学院时,很有可能变得面目可憎,性格、脾气暴躁、易怒。因此,大家一定要认真修习所获得的教授,否则修行唯有以失败而告终。
古代大德经常用驯服野马来比喻修心。虽然刚开始野马桀骜不驯,但在驯服后,就会变得很温顺。同样,刚开始修行时,对佛理一窍不通,自心日日夜夜随着世间八法、贪嗔痴慢转。但到后来,心完全与佛法相融,变得极其调柔。因此,修行人时时刻刻都要观察自己的心,尤其应运用本论所讲的窍诀来观心。我认为,除了前世业力现前之外,都会得到利益。
上一节课讲到,应处处表现出贤善的人格,这特别重要!法王如意宝在《教诲甘露明点》中讲:要成为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必须具足贤善人格、清净戒律、无垢智慧这三点。若谁具足,他就是三世诸佛之子,也是我的挚友。
以前,很多噶当派的上师都说:佛法可以通过长时间学习而精通,若人格恶劣,则很难调伏。当然,并非完全没有办法,只是很难。我家乡有人屡犯错误,前前后后一共在监狱关了二十年左右,但出狱时人格还是很差。这是前世的业力所致。但也有极少数人,通过努力修行,变得非常贤善,比如奔公甲大师。在家时,他身上随时带着三四把长短不等的锋利刀子,打架、杀人特别厉害。后来他出家为僧,通过精进修学,终成一位特别了不起的格西,堪为一代佛教徒的典范。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在家或没有学佛时,都特别冲、特别横,但后来通过学习大乘佛法,完全变了一个人。所以,人格并非完全不能改变。
无论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人格都很重要!若一个人有好的人格,无论他在任何群体当中,都会给大家带来温暖。比如:一个发心部门有二十个人,若有一个人人格特别好,大家看到他都会生起欢喜心。若有一个人人格特别不好,谁看到他都害怕、不舒服,甚至不敢、不想跟他说话。因此,皆应养成高尚的人格。
但现在汉地,因为历史的原因,人格方面的教育特别差。无论是60后、70后,还是80后、90后,都缺乏人格方面的教育。当然,很多人在电脑技术等方面还很不错,因为从小就学这些。但若没有接受慈悲、正直、利他的教育,长大之后所学知识也不一定用得上,即或用上了,也不一定能用于正道。希望大家在这些方面详细观察,不要再成为历史的受害者。
不过人格教育最好从小抓起,就像古代一样,重视家庭教育(包括胎教)、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若从小生长在崇尚圣贤的氛围中,长大之后就会成为好人。若没有这样的气氛,除了分数、电视、电影等之外,再也没有所谓的贤善,长大之后就会成为废物,即或学历很高,是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用处也不大。尤其现在中国的独生子,从小就成为家庭中的王子或公主,长大之后,也不可能有忍辱负重、舍己利人、顾全大局等崇高品格,自然未来的前途也很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