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考试不合格”
小明颓丧地解开安全带
“平时练得都挺好,一考试就紧张”
“来,弹给我听一下!”
虽然早已练熟,但每此还课弹琴
小红的手都不由自主的轻颤......
在工作学习中
我们会发现在紧张或关键时刻
即使是平日能轻松做成的事
有时也会心慌意乱、手足无措
这是因为我们缺了一颗“平常心”
本期讲堂我们便来聊聊“平常心”
如何算是“平常心”
““””
在佛教中,不少大德都曾肯定过“平常心”的重要,如南泉普愿、马祖道一都曾开示“平常心是道”,六祖也言“心平何劳持戒”,那“平常心”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平 实
第一是“平实”。马祖道一认为“平常心”的标准是 “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平凡无圣。”
这是极不易做到的。大部分人的心念都是不安定、不平实的,稍遇着一点外境就会动荡不已,佛菩萨把这类扰动心湖的外在情形概括为“八风”,即利、衰、毁、誉、称、讥、苦、乐。
苏轼便曾以“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来形容自己古井不波的心境,可惜为佛印禅师一句“放屁”所破。
现实生活中,我们的身心也常随这“八风”所鼓荡——
遇上飘红的股票,“不能抛,还能涨!”;遇上暴跌的基金“早知道当时就抛了。”;遇到有人讥讽自己,或当下回嘴,或记恨在心、不能释怀;遇到次日出游,激动的睡不着等等,如是心随境转、起起伏伏,自然“心累”。
■长远
第二是“长远”,即常能保持这种遇境平实的心念。虚云老和尚曾开示“ 平常就是长远,一年到头,一生到死,常常如此,就是平常。
譬如世人,招待熟客,只用平常茶饭,没有摆布安排。这样的招待,可以长远,就是平常。
如有贵客到了,弄几碗好菜,这就是不平常的,只能招待十天八天。家无常礼,故不平常的招待,是不能长久的……环境千变万化,千辛万苦而道心始终不变,这就是平常心、长远心。”
训练“平常心”
““””
正如大珠慧海回答源律师“如何用功”之问,说:“饥来吃饭,困来即眠。”
要想像禅师们一样在生活中保持这种长远的平常心是不容易做到的,但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去与它有少分相应,让它帮助我们在种种外境前心态平和,不至于波动太大。
■知事无常,接纳因缘
生活中的每一个快乐背后,都隐藏着痛苦;每一个挫折背后,也蕴含着契机。
如果我们只愿意接纳顺境,那么对失败的恐惧以及对成功的执着便会成为压在精神上的沉重大山。
但我们要知道无常始终存在,一次的失败或成功也并非终局,我们有着许多试错的机会,也有许多成功的可能。
真正伤害我们,令我们痛苦、焦虑的,不是无常本身,而是我们对无常的消极逃避和抗拒。与其如此,不如面对并接纳,在因上努力,在果上随缘。
■检视自身,勿生我慢
当听到赞扬或批评时,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我的名誉是否受损”,随即生起相应的欢喜或嗔怒。
对此我们可以将第一反应的“名誉是否受损”替换为“检视自己”——自己是否值得这份称赞,有则倍加精进,不宜自满,无则忏悔改正;
他人的批评又是否因为自己言行上有所不足,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心有慈悲,说柔软语
如今的网络环境常令人感慨,我们似乎很容易就将他人对立,把那些不认同自己观点的群体视作敌人,从而生出许多争执,平添嗔恨。
面对他人的恶语,如果一念嗔心起,也以恶语相迎,便是用他人的恶来点燃我们的恶,损人不利己。
对此宜存慈心,即使不能认同,也勿口出恶语,对于网上的各种“八卦”也宜谨言,不妄加揣测。
在生活中,也应诚实言语、柔顺言语、正直言语,管住“口业”的同时,逐渐培养自己的慈心,消除对立的意识。
■行布施,断舍离
在干扰我们“平常心”的八风之中,除了名誉、苦乐之外,还有对“财物”的贪执,对此可常行布施,参与慈善;
也可从“断舍离”开始,清理自己的购物车、家中闲置已久的事物,从点滴处消解对“财物”的执着。
编辑 | 远山
摄影 | 浩子 晓峰
责编 | 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