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中国汉地佛教徒茹素的传统

佛教常识

当佛教从汉代开端传入我国时,来自天竺(印度)的僧大家就像咱们今日见到的南传佛教的僧大家相同,并没有彻底不能食肉的忌讳。也即是说,前来我国弘法的那些高僧大德天然也大都归于非素食者。所以,在起先,我国的和尚跟他们来自印度的师父相同,也多对错素食者。但是,咱们知道,在我国佛教前期的格义时期,一方面在佛经翻译上常常以我国固有的哲学术语对译来自异域的佛教概念,另一方面其时的我国人在理解与承受佛教的过程中也大量地糅合了我国文化传统中所固有的东西,东汉时人通常视佛陀为神人、视佛法如神仙方术,即可见其一斑。在其时,自董仲舒倡议独尊儒术、儒学建立控制位置今后,儒家思维大体上就作为社会主流思维而存在,佛教前期的传达,天然不免与之相依倚。如《孟子》里说的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正人远庖厨也的仁的建议,便跟佛教的慈悲为怀深相契合。此外,依照儒家的孝道,假如爸爸妈妈谢世,后代在服丧时期应断全部肉食,蔬食布衣,以示孝道。由于儒家仁、孝思维的影响,这时在我国和尚傍边已有很多僧尼开端素食,如道安、慧远等高僧均是如此。仅仅他们的素食并非出于戒律的束缚,而是把蔬食布衣当作一种自愿的苦行。依据日本学者诹访义纯的计算,《高僧传》正续(其间《高僧传》为南朝梁慧皎撰,《续高僧传》为唐道宣撰,二***载自东汉永平年间以来的闻名和尚列传)中总共记载了497名高僧,就有68位素食者(其间包含3名外籍和尚:印度中天竺译师求那跋陀罗,高昌僧遵,月支经师支昙龠),占总数的13%还要多;《比丘尼传》中共记载95位比丘尼,其间素食者30人,约占总数的31%。由此可知,很多今人认为当然的我国佛教徒茹素肇自梁武帝一说,是有欠精确的。应当供认的是,汉传佛教将素食加以制度化、从而在我国汉传佛教界构成长达一千多年的素食传统,则确实起于南朝梁武帝萧衍(464-549)。作为一代开国君王,一起又是一名佛教徒,他于公元502年的阴历四月初八(即佛诞日)即位,并于天监十八年(519)四月初八日从戒行精严的慧约法师(452-535)受在家菩萨戒,并常自称菩萨戒弟子。他曾先后三次舍帝王之位而出家于他的私寺同泰寺,但每次都被大臣换回。梁武帝有感于大乘佛教的菩萨慈悲思维,活跃发起素食。他于天监十年(511)公布了由他自己撰写的《断酒肉文》这是建立我国汉地和尚素食传统的一篇标志性文献。该文罗列和尚喝酒食肉不如外道和在家众者各九项,以及各种障道过患,并依据本师释迦牟尼佛在《涅槃经》、《楞伽经》等一些经中的教言,令全国一切僧尼不得喝酒、食肉。自此今后,茹素变成汉地出家众的一项根本行动规范。后世的汉地佛教各派僧众,不只把这一传统保留了下来,并且大力倡议和发扬光大。需求指出的是,尽管在佛教界,素食在汉传佛教中最为普遍,但把素食当作为汉传佛教所特有,则不契合事实。在印度,由于有着长远的茹素传统,因而不管佛教仍是其他宗教,均有不少修行者自觉自愿茹素。自佛教传入藏地今后,尽管藏族佛教徒大多以三净肉为肉食来历,但在藏地的高僧大德中,发起素食的也不胜枚举,对比闻名的如乔美仁波切、如来芽、华智仁波切、钦则益西多杰、白玛顿登等大成果者,他们皆发起食素且严厉斥责各种杀生罪孽及以血肉供养的陋俗,其间很多人还事必躬亲地茹素。藏传佛教的创始人、宁玛派祖师莲花生大士则在其伏藏品《三底子宝灯论》中也说:肉食应次序性断除。由此可见,假如从严厉含义上说,汉传佛教并非仅有建议素食的佛教派别。小乘律:佛弟子可食肉的理据长期以来,汉地除了济公和尚等少量特例以外,在一般佛教四众弟子中,出家众均谨遵不食肉之制,在家众则或食肉、或茹素、或吃花素(仅在初一、十五或六斋日茹素),随力随分自便,向来罕见争议。但是,在梁武帝之前,茹素并没有变成和尚有必要恪守的规范,所以梁武帝倡议出家人需要素食时,就有僧尼说:律中无断肉事,及忏悔食肉法。而今日,建议佛教徒能够吃肉的观念,也大多是引小乘律。汉译律典中向来持诵最多、影响最大的《四分律》就规则,除了象肉、马肉、龙肉、人肉不得吃,其他的肉类,假如契合三个条件若不见为我故杀者,若不闻为我故杀者,若不怀疑为我故杀者,都能够吃,称为三净肉。依据《五分律》,佛陀曾顺次指出从今食肉不问犯突吉罗罪,若食人肉偷罗遮、从今食象肉突吉罗,马肉亦如是、从今食狗肉突吉罗、从今食蛇肉突吉罗。所谓突吉罗也即轻垢罪,偷罗遮也即重罪。此外,《五分律》里还指出了不行食的三种不净肉:有三种肉不得食:若见、若闻、若疑。见者,自见为己杀;闻者,从可信人闻为己杀;疑者,疑为己杀。若不见、不闻、不疑,是为净肉。据《十诵律》卷第三十八,佛陀曾如是说:我听啖三种净肉。多么三?不见、不闻、不疑。不见者,不自目睹为我故杀是畜生;不闻者,不从可信人闻为汝故杀是畜生;不疑者,是中有屠儿,是人慈心,不能夺畜生命。我听啖如是三种净肉。在《禅密要法经》中,佛陀亦有对于三种清净之肉的开示:佛告阿难,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三昧正受者,汝当教是易观法,慎勿忘失。此四大观,若有得者,佛听服食酥肉等药。其食肉时,洗令无味,当如饥世食子肉想,我今此身,若不食肉,发狂而死。是故佛于舍卫国,敕诸比丘,为修禅故,得食三种清净之肉。尔时,阿难闻佛所说,欢欣奉行。除了三净肉以外,还有五净肉、九净肉等说。在《楞严会解》中,除了不见、不闻、不疑以外又加上自死、鸟残二项,是为五净肉,而在《涅槃经》中又有九种净肉:五种同上,第六不为己杀、第七生干、第八不期遇、第九前已杀。以是观之,所谓净肉一说,显着并非虚妄之谈。但是,在佛陀时代,尽管从前答应比丘吃肉,但那时只许被迫承受,而决不许自动讨取。咱们知道,在佛陀的时代,和尚均行梵衲行,讨饭乞食,据《五分律》记载:若比丘到白衣家求乳酪、酥油、鱼肉者波逸提。一起,佛陀也从前声明说:若不索美食自得而啖犯波逸提,无有是处。对于是不是三净肉的鉴别方法,依照《贤愚经》的记载,佛陀是这么说的:比丘之法,檀越与食,应先问之,此是何肉?檀越若言此是净肉,应重调查,可信应食。若不行信,便不行食。佛陀指出,诸不净肉皆不该食,若见闻疑,三不净肉亦不该食,如是别离应不该食。由于佛陀在涅槃前,曾留有佛灭度后,以戒为师的教言,在《四分律》里亦把戒法视为佛法的底子,所谓毗尼藏者,是佛法寿数;毗尼若住,佛法亦住,但是戒法中不只没有彻底制止食肉,在行动闪现上还开许比丘食三净肉。这即是后世比丘常常引证的能够吃肉的依据。别的,在《佛说佛医经》里,佛陀尽管显着主倡不食肉,由于人食肉比如食其子,诸畜生皆为我作爸爸妈妈、朋友、老婆,不行数,并且人能不食肉者,得不惊怖福,但是,在这部经典中也仅仅说了不得食肉的六种缘由:亦有六缘由不得食肉:一者,莫自杀;二者,莫教杀;三者,莫与杀同心;四者,见杀;五者,闻杀:六者,疑为我故杀。无是人意得食肉,不食者有六疑。而没有肯定制止食肉,也即是说,不食者有六疑,假如能去此六疑,则得食肉。这些限制的根本意涵,实际上与净肉之说大体相当。

1
文章点评
2022-06-11
佛教安葬方式之一“坐缸”
近几年,各地纷繁呈现某位法师去世后坐缸数年而效果不坏肉身的报导,好像坐缸变成肉身不坏的必备条件或代名词,致使许多佛教信徒也格外热衷于坐缸,把坐缸当作佛.. <详情>
2022-03-11
祈福的四种方法
培福有福大多数人都喜欢享福,所以人老了,就要享老福;儿女孝顺,就享儿女福;太太贤惠,享太太福;丈夫可敬,享先生的福。一般人的观念总认为有福不享的人是傻.. <详情>
2022-03-11
僧人的生活是怎样的?
世人多羡慕僧人,就连宋朝的仁宗皇帝也说:“若得为僧,出入于金门之下,行藏于宝殿之中。春听莺啼鸟语,妙乐天机;夏闻蝉噪高林,岂知炎热;秋睹清风明月,星灿.. <详情>
2022-03-11
修行的人过午不食或者日食一餐?
问:修行的人过午不食或者日食一餐,那是为何?成刚法师开示:过午不食,就是所说的持斋,斋就是和佛法相应之意。由于饮食也是五欲之一,贪著饮食只能增益存亡。.. <详情>
2022-03-11
普贤菩萨为什么坐骑是“六牙白象”?
普贤菩萨多以六牙白象为坐骑,与骑乘狮子的文殊菩萨,同为毗卢遮那佛之胁士,合称为华严三圣。普贤菩萨代表悉数菩萨行德本体。白象代表愿行殷深,勤劳不倦;六牙.. <详情>
2022-03-11
净慧长老:醒悟人生,贡献人生
讲台后边的横幅上说是要我讲日子禅的真理,连我自个都莫明其妙,不知道日子禅的真理究竟是什么。我想,既然是说日子禅,往常我讲日子禅离不开两句话:在日子中修.. <详情>
2022-03-11
真实的修行,源于体验
修行和做研究不一样,研究要讲究理论严谨,要讲究证据,修行是一种生命体验,那他要去哪里给你找证据呢。所以禅宗才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你要去体验,比如说.. <详情>
2022-03-11
详解地藏法门
1、《地藏经》的功用分为二种:1.1《地藏经》是一部记载着万物众生其生、老、病、死的进程,及怎样让人自己改变命运以妙手回春的方法,并可以超拨过去世的冤亲借..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