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有五大类。
“身见”。以为这个身是“我”,凡夫有,六道凡夫统统有,“身见”。
“边见”。“边见”是对立,我你他,对立了,我不是你,你不是我,他不是我,我也不是他,对立了,不知道是“一体”,这叫“边见”。
再有一个,“见取见”、“戒取见”。“戒取见”是因,“见取见”是果。我们在这个世间,活在因果轮回当中,就是这两种见解。
最后一种叫“邪见”。不属于上面四种错误的看法叫“邪见”,我们看错了。看错了,就执着、就分别;看清楚了,看清楚他不分别,他不执着。谁看清楚?小乘初果就看清楚了。
“五种见惑”他就放下了,还有“五种思惑”——贪嗔痴慢疑,这个是起心动念错误的,迷而不觉。觉悟怎么样?觉悟,“贪嗔痴慢疑”是假的,不是真的,不是真的,放下了,不去理会它了,好!这个重要。
“断疑生信。”这个“信”是智慧,“疑”障碍了智慧。智慧是本有的,自性本有,只要“疑”断掉了,智慧就现前。
“贪”,假的;“嗔恚”也是假的;“愚痴”、“傲慢”、“怀疑”,我们冷静的观察,谁没有?!再回头想想自己有没有?有,统统具足,这叫“六道凡夫”。小乘只断“见思”,五种错误的知见放下了,五种错误的思想,“贪嗔痴慢疑”是思想,放下了,超越六道轮回,但是没有超越十法界。必须要把“见思烦恼”的习气断干净,“尘沙烦恼”开始断了。
“尘沙”是比喻多,就是“见思”以外所有的烦恼习气,如“尘沙”一样,无量无边。所以,心,我想定,为什么定不下来?就是它在干扰。
更深一层的,“无明烦恼”,“无明”是痴,“见思烦恼”的痴,“痴”是根本,阿罗汉只断枝末,“根本”他还不知道,大乘菩萨知道,要断“根本”,“根本”断了就见性了,明心见性,“转八识成四智”。
我们前面这段念过,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末那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这就是菩萨的五种智慧,实在讲,这五种是烦恼、是习气、是障碍,放弃了,不要它了,智慧就现前。所以前面讲的五种智是我们每一个人“自性”里头本自具足,只要你肯放下,它就现前,放在是障碍,我们对障碍念念不忘,有“一念忘”就好办了,“一念忘”怎么了?“一念觉”,“一念觉”下面就是“念念觉”,就成佛、成菩萨了。
这个“第一念”很难,要下狠心,勇猛心,不再受它干扰,那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