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人看了佛经之后,他们在经典上看到两个概念,就是烦恼与菩提。然后面对这两个概念的时候,他们在不同的法师那边听经闻法的时候,对这两个概念的说明就不一样。
有人说啊断烦恼证菩提,有人说转烦恼成菩提,又有人说烦恼即菩提。然后这么多的说法啦,把他弄得一愣一愣的,到底谁说的对。
所以正是因为带着这样的一种疑惑,经常有人就来问我了,到底烦恼与菩提的关系是如何。
那关于这两个概念,我们首先要知道,烦恼就是人心中的贪欲,嗔恚,嫉妒,傲慢,愚痴等等,那这些东西统统称为烦恼。而菩提是一种觉悟的心态。那就是慈悲,平等,随缘等等一些,令人身心觉悟的一些观念。
那么做为一个初学佛法的人,我们就会发现到对凡夫来说,烦恼不是菩提。为什么?烦恼是痛苦的,菩提是快乐的。烦恼是有束缚的,而菩提是解脱的。所以这两个啊,苦乐差别有天壤之别。
也正因为如此,很多人才觉得烦恼不是菩提。那这个是站在凡夫的角度上去观察,确确实实就是如此。然后站在声闻乘的角度,我们又会发现到。那些佛在《阿含经》里面,就经常告诉我们,要断烦恼,要证菩提。
在《阿含经》里面说,这些贪嗔痴等烦恼啊,因为众生有了这些迷惑的心,就会开始造业。然后造了种种杀盗淫的恶业之后,就会感应到各种苦难的,颠倒轮回的果报。
所以在《阿含经》里面就跟我们归纳了惑,业,苦这三大概念。那这些三大概念都是依烦恼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所以佛就教弟子们说啊,要观察无常,苦空,无我,还有苦集灭道,十二因缘等等,这些四谛十二因缘法,让弟子们各个断掉这些烦恼习气,证得这种偏真涅槃。
所以在声闻乘的境界里面,它是断烦恼,证菩提。然后等到弟子们的根基成熟了之后,进入菩萨乘的时候,佛就开始告诉弟子们说,烦恼也不需要断了,为什么呢,直接转烦恼成菩提了。为什么,烦恼就是菩提。
那这怎么说呢,就像我们要喝水一样,假如现在给你一块冰,硬梆梆的一块冰,那么你觉得这块冰能直接当开水这样喝吗?可能你会觉得喝不了了。
那怎么办呢?我可以把它放在杯子里面,碗里面,然后过了一会儿,或者给他加热一下,马上就变成水了。那这个时候我们就发现到,原来冰就是水。
所以佛用这样的比喻告诉弟子们说,其实烦恼它的根源,跟菩提的根源是同一个根源。虽然表面上是不一样的。但是它的根却是一样的。所以烦恼的也是这一颗心,将来证得菩提涅槃的还是这一颗心。
这一颗心迷的时候就叫烦恼,悟的时候就叫菩提。所以在大乘经典里面,佛就教弟子们说,只要转烦恼成菩提,那除了这个普通大乘经典这样说之外,还有一佛乘的经典,那又是不一样了。
那是怎么说呢?佛直截了当告诉我们了,烦恼即菩提。这样一来,就难度更高了,为什么啦?因为这时候佛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告诉我们说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这种即心即佛的道理,称之为一佛乘的境界。所以有关烦恼与菩提的关系大概就是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