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中般若的种类和学习修行的关键
在释教中,咱们经常会听说一个词“般若”,在许多佛经的名字前也有这个词,比方《心经》的全称便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金刚经》的全称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那么般若到底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深刻含义呢?
首先,这两个字的发音要纠正一下,应该读成“bōrě”,般若这个词在汉语中是没有的,它是从梵文中音译过来的词汇,能够了解为“才智”,但却不能等同于一般的才智,而是指“真智妙慧”,也能够说“根本才智”,“终极才智”。一般咱们了解的才智是指学术上,工作上,做出贡献,比方搞科学研究,发明创造,这都需要很有才智的人才干做出来,世俗中认为的很会为人处世,智商高,情商也高的人,也能够算作是很有才智的人。那么,释教中的般若才智又是指什么呢?
这主要是站在修行得道,证悟涅槃,取得真实的登峰造极的才智上来说的,也便是才智通达无碍,天上地下,万事万物的规律,本质都能明晰,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这才是真实的才智。《金刚经》有言:“全部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悉见。”十方法界全部众生的任何一个起心动念,如来都十分清楚。这便是最终究的才智了。
释教中将才智分为闻、思、修这三个层面。“闻慧”便是经过听闻佛法而得来的才智。“思慧”便是听闻佛法之后,自己认真思考,详细审查了解之后得来的才智。“修慧”便是在自己有所悟之后,用思想去指导自己的实际行动,认真实践实修所取得的才智。咱们要修习佛法也应该依照这个进程来进行。
如果把这三慧放到“般若”中来说,就又有了三种不同的般若,即“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和“实相般若”。“文字般若”便是指全部佛陀所说的佛法,被记录到《佛经》之上的文字,一个学佛人不看佛经,不深入研究佛经,就无法了解佛经中的深刻义理,那是必定不行的。“观照般若”便是时刻观照自己的内心,反省自己的一言一行,到达修行完善自我的进程。“实相般若”便是最终究的了,能体证,周遍全部境地,深妙至极!这也便是咱们常说的修行得道,大彻大悟的境地了。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释教中还把才智分为“人间才智”和“出人间才智”。所谓的人间才智,说白了便是聪明,加上知识。咱们会说这个人八斗之才,博大精深。其实这些才智并不是终究的,由于就算你具有再多的知识和学问,有了再多的成果,具有再多的名和利,其实依然没有完全的摆脱烦恼和苦楚,依然会为了外在的人、事、物而执着,从而产生“贪嗔痴”,内心根本没有到达清净的状况。反而你具有什么东西越多,就会越为它们所困,越得不到解脱了。
而出人间才智才是最终究的,完全的断除了烦恼以及全部妨碍。用道家的话来说便是“清静无为”的状况,最清净的时候,无为而无所不为,这才是修行人真实要到达的境地。这种才智才是“般若才智”。
般若又分三种: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
文字般若:用文字言语来表达佛法的要义至理。如三藏十二部经典、讲经说法等。
前面讲过,因佛性是无形无相的,无法描绘。所以不行言说,说了即不是,故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但如一言不发,又怎能引初学者入门呢?故又不得不于无言说处,说些义理,使初学者入门。
故文字般若,仅为表法便利。修学者经过对文字言语的了解、思想,理解了佛法的义理,再起观照实修,这便是修法的闻、思、修全进程。这儿还须说明一下,用文字言语所表达的教义教理,是佛陀与佛门弟子的心髓,供后学者便利了彻实相妙理,以起实修观照,照见实相般若之体,而起度生之用,乃妙才智法宝也。
观照般若:从观照证悟实相开发出来的才智。即观照全部有为和无为诸法俱不行得的才智。
比方:《心经》一开端就提出“观安闲菩萨”,这儿的“观”便是观照,它既不是用肉眼观看,更不是胸内肉团心的作用;既不是大脑神经的功能,也不是用第六意识去别离观想,而是无形无相之性的作用,即会集心力观照所修的法。
净土宗修念佛法门。在念“南无阿弥陀佛”圣号的时候,修学者的眼耳鼻舌身意都须会集摄在这句佛号上,不使外驰。佛号从心起而出于口,耳朵听得清清楚楚,才干摄住妄念而安然入定,才干收到念佛的功效。这种口持耳闻的念佛法,是最好的观照念佛法。由于耳闻便是心闻,心观照在佛号上,妄念天然不生。
印光大师在《念佛三昧摸象记》中言:若证明三昧之法,“必须当念佛时,即念返观,专注一境,毋使外驰。念念照顾心源,心心契合佛体。返念自念,返观自观;即念即观,即观即念。务使全念即观,念外无观;全观即念,观外无念。”才干证入念佛三昧。所以,净土宗离不开观照。
再讲禅宗。禅宗也离不开观照。禅宗要参一句话头,要起疑情,使全身心都会集在话头的疑情上。疑情起时,笼罩着全身,行不知行,坐不知坐,整个身心都凝到这个疑团里去了。禅宗把这比喻为吞了一个栗棘蓬,吐也吐不出、咽也咽不下。于妄念剿绝处,猛着精彩,才有好消息到来,这也便是观照。
再说密宗。密宗修法是身口意三密加持。身密,脚跏趺而坐,手结印不动。口密,嘴巴绵绵密密不停地持咒,而不行说话。意密,便是思想、意念都会集在所持之咒上,像前面所说的念佛相同,口持心闻,即念即观,即观即念,这也是观照。密宗修法许多,有观像法,观本尊法等等,这儿就不多谈了。
能够这样说,全部法都不能离开观照而成就。由“文字般若”开端,领会了经文的义理,以起观照之用,进入到“观照般若”。跟着观照功夫的深进,“照见五蕴皆空”,证得“实相般若”,便是亲证“本来面目”,也便是咱们所说的明心见性——亲自见到佛性了。
所以,观照是学佛成道的唯一途径,是能否修持成就、能否明心见性的关键。《心经》以观照般若为宗,故是成佛之攻略。
实相般若:是众生之本来面目,如来之法身。亦称妙明诚心、佛性、法性、真如、涅槃、大圆觉海、菩提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惟此为真,是实实在在的天真佛。咱们大家,甚至全部众生,无量劫来本来具有,而且个个平等,相同俱足,不增不减,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亘古亘今永恒不变,这便是无形无相的性,也叫做自性、法性、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