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发了菩提心,看影视剧也能助力修行

道了法师

    人生如戏,戏中人生,也可以从影视剧“事幻而理真”的剧情里体悟。看影视剧主人公“非凡而坚定的信念”,看剧情演绎的“非凡人生的善巧方便”,可让人获得很大的场能(正能量)。说来很巧,一把将我“踢入”佛门口的竟是美国“9.11事件”和好莱坞巨片《香草天空》电影(“梦境意识”的演示)。2001年12月20日,《香草天空》在香江首映,地点在香港湾仔的时代广场影院。那时的电影名儿不叫《香草天空》,而叫《魂离情外天》。

《封神榜》让我理解了“耳根章”中的“元”意

    2013年看电视剧《封神榜》,明白一个道理,佛经里面很多的概念和词语,论其背后的意境,多来自道家的意蕴。怪不得,看南怀瑾老师用道家的东西讲解佛经,不但听起来有中国文化的味道,而且理解起来有生动活泼的意境。

    道家讲元初的地方,就是我们的本性,就是佛性所在,就是真情的初始状态。过去不懂“元”字的意境,原来是不懂得道家的语境。不懂得道家的语境,所以没有明白佛经词义所指。《楞严经》语言最美,也是最难懂的,因为译者润色之人,是文字水平很高的菩萨戒弟子,用的多是道家的语境。

    佛的境界是什么境界呢?用汉字表达是哪一个字呢?就是这个“元”字。《楞严经》中“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里,文殊菩萨说了一段很长的偈语,用了好多的“元”字:“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香以合中知,离则元无有”;“持犯但束身,非身无所束;元非遍一切,云何获圆通”;“诸行是无常,念性元生灭”;“息机归寂然,诸幻成无性;六根亦如是,元依一精明”。常常读诵《楞严经》里的“耳根圆通章”,很长时间觉不出“元”的真境所在,现在似乎比以前通透得多一些。

    解脱、证悟、涅槃,没有任何框架的束缚,生命呈现高度的自由,不就是回到最初的地方吗?受电视剧《封神榜》的激发,因其演绎的人神、人仙的意境,我再看道家的基本体系和境界描述,真的觉得对读懂佛经有莫大的帮助。

“居士修行时期”,看电视剧与修行“互用”

  农历2005年是“鸡年”,汉武帝刘彻属鸡。我在汉武帝的“本命年”看电视剧《汉武大帝》,颇有感应。电视剧看到一半,我做了个梦:我睡在太后的床上的下一头,这时我见一个人和着衣钻进另一头被窝,手上还拿了把剑,太后进卧室时,发现了刺客。在另一间屋子里,我碰到了刺客,他是我这生中的一位胞兄。似乎我与刺客是同谋。因为喜好而购买了一套《汉武大帝》VCD光碟,2005年生病休长假七个月,我每天看一集或两集,然后燃香拜佛,成为一种“古怪的修行”。

    2014年春节,我读了一个春节的《涅槃经》。一天看一卷。年前我就计划好,这个春节读《涅槃经》,但不是为了读经而读经,这是春节的一种过法。春节是人们享受快乐的时候,读经能快乐吗?读经快乐,读经也不快乐。当我把读经当做一种春节假期的寄托的时候,读经就是快乐的事情。经书是给人启示开悟性的,读经不是一种指标任务,连续着为读经而读经,肯定就不快乐了。初四开始,我在电脑里看起了40集电视剧《乾隆王朝》,且看剧,且读经。《乾隆王朝》对上我的心境,电视剧的情节和故事画面,能把人的心境定住。

仙侠剧《花千骨》的“超越理想”

    2018年6月我第一次看仙侠剧《花千骨》,别有一种悟处。我看电视剧,多是为了增长见识。我看过不少的历史剧,我看过上千集的谍战剧,也看过类似《封神榜》和“聊斋”的神话剧。透过艺术家们提供的“观察窗口”,看人道、鬼道、神道、仙道乃至于佛道的种种情形,力争做一个诸事明白的“明白人”。我想,超越善恶和对错,而内心依然如明镜,就算是明白人。

    仙侠剧《花千骨》创作者,其“儒释道”思想融合的意图非常明显。长留掌门尊号“尊上”,大师兄称“世尊”,师弟称“儒尊”。“儒尊”很明显代表儒家,“世尊”是佛教对佛的专用称呼,“尊上”应该代表道家吧。整部剧的中心在“尊上”白子画及其徒弟花千骨身上,结局是超越了儒释道,白子画和花千骨回归平凡。似乎还是佛家赢了,因为“超越”是佛家的境界。这很像《西游记》,唐僧代表佛家,孙悟空代表道家,表面看,道家的孙悟空比佛家的唐僧厉害,但结局还是孙悟空大彻大悟成佛了,并且整个过程,孙悟空被佛祖降伏,并在观音菩萨面前极乖。相传《西游记》的创作者意欲扬道家而贬佛家,可结局还是佛家赢了。

    作家刘瑜《在诸善之间,妥协比胜利值得庆贺》写道:“在这个世界上构成冲突的未必仅仅是‘善恶’之间,一种‘善’和另一种‘善’也可能构成紧张关系。权利和福利之间,‘绝对命令’和‘人之常情’之间,平等和效率之间,自由和安全之间,常常存在着取舍关系。”白子画因为自己是掌门人身份,所以在对待花千骨的真情上,一直使用着取舍权利,白子画为了大局,不惜牺牲自己,也伤害了花千骨,白子画的口头禅是“对的是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最终,白子画超越了对与错,回归平常心;而被称为“世尊”的大师兄也被花千骨的真性震动,终以牺牲自己的生命拯救被白子画误伤的花千骨的性命,总的结局似乎还是佛家赢得了赞赏。

超越在“能够取舍”和“难以取舍”之间

    修行也是一个不断自我超越的过程。有的人读经很勤,很坚持,结果被“经”把弄着打转,而没有得到“转经”的本领,久久不开悟。有的人修净土,求生极乐世界,结果被自己的妄心净土所转弄,只认极乐净土,抵制其他净土,没有提升到“清净心即净土”的境界。是故有句教诫说:“成佛要无心”。有的人修行很长时间,仍然是修得思想很狭窄,胆子如鼠小,除了佛经,除了祖师大德的书,其他的书不敢看;除了看网上讲经和佛教歌曲,其他视频如电视剧不敢看。所以有佛家开示:用世俗眼光看佛法,佛法也不过是普通学问;而用佛眼看世间,一切法都是佛法。在“能够取舍”和“难以取舍”之间,一定有超越的办法。

    如何对待“伪经”和善书。第一,伪经也可以看,可视作善书,因为其中的道理也不错;第二,不能宣传伪经,因为伪经诈称佛说,宣传伪经就是误导众生。第三,像《了凡四训》这样的善书,任何人(包括佛教徒)既可以读,也可以宣传,因为《了凡四训》很明白地告知是袁了凡的家书,没有诈称是佛说的。

    超越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一切”里当然包括善法,也包括佛法。通常认为,学佛就是学智慧,可《心经》说“无智亦无得”。我们习惯在生与死、善与恶、正与邪、美与丑、净与秽、是与非……之间取舍,并生出无明烦恼,可《心经》说世界本来“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无老死”、“无无明”。莲池大师开悟诗中说“魔佛空争是与非”。佛家常说“平常心是道”,憨山大师开悟诗说“今日方知,鼻孔向下”。《花千骨》原著作者和电视剧导演试图把他们的“超越理想”寄托在可爱的姑娘花千骨身上,可谓用心良苦。

1
文章点评
2025-03-13
何故极乐在西方?
原文:问:何故极乐在西方?答:此非善问。假使极乐在东,汝又问何故在东,岂非戏论?况自十一万亿佛土视之,又在东矣,何足致疑?有世界名曰极乐,序依报国土之.. <详情>
2025-03-12
五戒与十善有什么关系?
十善含摄在五戒之中,故常有五戒十善并称。修五戒十善,同得人天果报。十善亦为五戒之分化,离五戒并不别有十善。以类别而言,十善分属身、语、意三业。持修十善.. <详情>
2025-03-12
刚开始信佛、学佛的人,究竟合适读哪些经典呢?
1《八大人觉经》《八大人觉经》是我国翻译最早的佛教经典之一,全经虽然只有三百多字,但内容极为重要。经文所列的菩萨八种觉悟,概括了一个佛教徒从初发心直至.. <详情>
2025-03-12
佛前供水应该怎么做才如理如法?
佛门常见的供养有花、果、水、灯、香、乐等水供养是最简单易行的供养方式今天来说说佛前供水的注意事项佛前供水的意义“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代表人内心的清净.. <详情>
2025-03-12
善神护法的护持,力量不可估量!
若有了善神护法的护持,力量不可估量,做任何事情都会轻而易举;反之,做何种事情都很难成功。所以人非常需要善神护法的护持。其实人人都有护法神。若是做人特别.. <详情>
2025-03-12
饭前念5秒-30秒钟的供养偈,可迅速积累功德,学佛人必念
用餐前要念一遍供养偈 真正的大乘修行人,有生之年最根本的就是对三宝生起诚挚信心。要想有这种信心,就应该推翻外道的观点,与外道的见解不能混为一谈,始终.. <详情>
2025-03-12
师父,大白伞盖佛母和慈母佛是什么关系
问:师父,大白伞盖佛母和慈母佛是什么关系?答:根据西藏古老雍仲苯教的观点,大白伞盖佛母是慈母佛的一个化身。在雍仲苯教里,大白伞盖佛母呈现半静半猛相,拥.. <详情>
2025-03-12
有位大师说,修学密宗要根基好,没有根基修学密宗是浪费时间
问:上师佛、阿弥陀佛、普贤光明佛,三体无二,其身色晶莹黄光色,此处的“晶莹黄光色”和洁黄光体有何不同?答:一般观根本上师、阿弥陀佛、普贤光明佛三体无二.. <详情>

© 2015-2025 素超人

发帖规范以及说明 举报方式:点击联系我们

声明 本站主题以弘扬素食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 包括/图片/视频/个人隐私等信息 )请来信告知,本站收到信息会立即屏蔽或删除关于您的主题内容,联系方式:点击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