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这里的三门是从三种视角来观一切佛说法,蜫勒门是略说佛所说法的诸法法性及法相,侧重于佛说法的概要解释;阿毗昙门则是对佛说法中广分别诸法相,以概念化体系来论述佛法,后世论师们主要以这种方式阐释佛说,发挥自己的见解;空门主要是从“空”这一角度来统摄对诸法实相的阐释。
按照这里对蜫勒门的描述,则很多佛教的理论和道品,都是内在关联,构成整体,很多论述概略地提及某些内容,其它并未展开,但不放在语境中,就不能准确理解其意思,这就需要读者在整体理论框架里去理解局部内容。
佛法所说观空和邪见之空根本不同,“邪见破诸法令空;观空人知诸法真空,不破不坏。”佛法观空并不否认诸法因果关系,并不否认诸法缘起,而邪见人所谓空拨无因果,否认诸法缘起,否认诸法的因果关系。
佛法观空而不执着于空,而邪见会陷入对空的执着。“复次,邪见人,言诸法皆空无所有,取诸法空相戏论;观空人,知诸法空,不取相、不戏论。”
真正观空者,不着烦恼,内心清静,而邪见之人虽然口谈一切皆空,而实际上贪嗔痴慢疑惑等烦恼并未有减少乃至消除,“复次,邪见人虽口说一切空,然于爱处生爱,瞋处生瞋,慢处生慢,痴处生痴,自诳其身;如佛弟子实知空,心不动,一切结使生处不复生。譬如虚空,烟火不能染,大雨不能湿;如是观空,种种烦恼不复着其心。”
十二因缘理论表明,爱是凡夫生死流转的根本,真正观空是要从爱中脱离,打破生死流转的有漏缘起,而邪见之人,仍执着于爱,然后取、有、生、老死的循环,“复次,邪见人言无所有,不从爱因缘出;真空名从爱因缘生,是为异。”
“无智人闻空解脱门,不行诸功德,但欲得空,是为邪见,断诸善根。”
一 从三门阐释佛法:蜫勒门、阿毗昙门、空门
诸佛法无量,有若大海,随众生意故,种种说法:或说有,或说无;或说常,或说无常;或说苦,或说乐;或说我,或说无我;或说勤行三业、摄诸善法,或说一切诸法无作相。如是等种种异说,无智闻之,谓为乖错;智者入三种法门,观一切佛语皆是实法,不相违背。
何等是三门?一者、蜫勒门,二者、阿毗昙门,三者、空门。
(一) 蜫勒门
问曰:
云何名蜫勒?云何名阿毗昙?云何名空门?
答曰:
蜫勒有三百二十万言,佛在世时,大迦栴延之所造;佛灭度后人寿转减,忆识力少,不能广诵,诸得道人撰为三十八万四千言。
若人入蜫勒门,论议则无穷;其中有随相门、对治门等种种诸门。
随相门者,如佛说偈:
“诸恶莫作, 诸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
是中心数法尽应说,今但说“自净其意”,则知诸心数法已说。何以故?同相、同缘故。
如佛说四念处,是中不离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何以故?四念处中:四种精进,则是四正勤;四种定,是为四如意足;五种善法,是为五根、五力。佛虽不说余门,但说四念处,当知已说余门。
如佛于四谛中,或说一谛,或二、或三。如马星比丘为舍利弗说偈:
“诸法从缘生, 是法缘及尽。
我师大圣王, 是义如是说。”
此偈但说三谛,当知道谛已在中,不相离故;譬如一人犯事,举家受罪。
如是等,名为随相门。
对治门者,如佛但说四颠倒:常颠倒、乐颠倒、我颠倒、净颠倒。
是中虽不说四念处,当知已有四念处义。譬如说药,已知其病,说病则知其药。
若说四念处,则知已说四倒;四倒则是邪相。
若说四倒,则已说诸结。所以者何?说其根本,则知枝条皆得。
如佛说一切世间有三毒;说三毒,当知已说三分、八正道。
若说三毒,当知已说一切诸烦恼毒。十五种爱是贪欲毒,十五种瞋是瞋恚毒,十五种无明是愚痴毒,诸邪见、憍慢、疑属无明。
如是一切结使,皆入三毒。以何灭之?三分、八正道。
若说三分、八正道,当知已说一切三十七品。
如是等种种相,名为对治门。
如是等诸法,名为蜫勒门。
(二)阿毗昙门
云何名阿毗昙门?或佛自说诸法义,或佛自说诸法名,诸弟子种种集述解其义。
如佛说:“若有比丘于诸有为法,不能正忆念,欲得世间第一法,无有是处。
“若不得世间第一法,欲入正位中,无有是处。
“若不入正位,欲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无有是处。
“有比丘于诸有为法正忆念,得世间第一法,斯有是处。
“若得世间第一法,入正位;入正位,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必有是处。”
如佛直说世间第一法,不说相义、何界系、何因、何缘、何果报。从世间第一法,种种声闻所行法,乃至无余涅盘,一一分别相义,如是等是名阿毗昙门。
二 什么是空门?
(一)生空(我空)和法空
空门者,生空、法空。
如《频婆娑罗王迎经》中,佛告大王:“色生时但空生,色灭时但空灭。诸行生时但空生,灭时但空灭。是中无吾我,无人、无神,无人从今世至后世,除因缘和合名字等众生,凡夫愚人逐名求实。”如是等经中,佛说生空。
法空者,如《佛说大空经》中,十二因缘,无明乃至老死:
若有人言:“是老死”,若言:“谁老死”,皆是邪见。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名色、识、行、无明,亦如是。
若有人言:“身即是神”,若言:“身异于神”,是二虽异,同为邪见。佛言:“身即是神,如是邪见,非我弟子;身异于神,亦是邪见,非我弟子。”
是经中,佛说法空。
若说“谁老死”,当知是虚妄,是名生空;若说“是老死”,当知是虚妄,是名法空。乃至无明亦如是。
(二)常与无常
复次,《佛说梵网经》中,六十二见:
若有人言:“神常,世间亦常”,是为邪见;若言:“神无常,世间无常”,是亦邪见;“神及世间常亦无常”、“神及世间非常亦非非常”,皆是邪见。
以是故,知诸法皆空,是为实。
问曰:
若言“神常”,应是邪见,何以故?神性无故。
若言“世间常”,亦应是邪见,何以故?世间实皆无常,颠倒故言“有常”。
若言“神无常”,亦应是邪见,何以故?神性无故,不应言“无常”。
若言“世间无常”,不应是邪见,何以故?一切有为法性,实皆无常。
答曰:
若一切法实皆无常,佛云何说“世间无常是名邪见”?是故可知非实是无常。
问曰:
佛处处说观有为法,无常、苦、空、无我,令人得道,云何言“无常堕邪见”?
答曰:
佛处处说无常,处处说不灭。如摩诃男释王来至佛所,白佛言:“是迦毗罗人众殷多,我或值奔车、逸马、狂象、斗人时,便失念佛心;是时自念:‘我今若死当生何处?’”佛告摩诃男:“汝勿怖勿畏!汝是时不生恶趣,必至善处。譬如树常东向曲,若有斫者,必当东倒;善人亦如是,若身坏死时,善心意识长夜以信、戒、闻、施、慧熏心故,必得利益,上生天上。”
若一切法念念生灭无常,佛云何言“诸功德熏心故必得上生”?以是故,知非无常性。
问曰:
若无常不实,佛何以说无常?
答曰:
佛随众生所应而说法,破常颠倒故,说无常;以人不知不信后世故,说“心去后世,上生天上,罪福业因缘,百千万劫不失。”是对治悉檀,非第一义悉檀。诸法实相,非常非无常。佛亦处处说诸法空,诸法空中亦无无常。以是故说“世间无常是邪见”。
是故名为法空。
(三)一切诸法皆空
复次,毗耶离梵志,名论力,诸梨昌等大雇其宝物,令与佛论。取其雇已,即以其夜思撰五百难,明旦与诸梨昌至佛所,问佛言:“一究竟道?为众多究竟道?”
佛言:“一究竟道,无众多也。”
梵志言:“佛说一道,诸外道师各各有究竟道,是为众多非一!”
佛言:“是虽各有众多,皆非实道。何以故?一切皆以邪见着故,不名究竟道。”佛问梵志:“鹿头梵志得道不?”答言:“一切得道中,是为第一。”是时长老鹿头梵志比丘,在佛后扇佛。佛问梵志:“汝识是比丘不?”梵志识之,惭愧低头。是时佛说〈义品〉偈:
“各各谓究竟, 而各自爱着,
各自是非彼, 是皆非究竟!
是人入论众, 辩明义理时,
各各相是非, 胜负怀忧喜。
胜者堕憍坑, 负者堕忧狱;
是故有智者, 不随此二法。
论力汝当知, 我诸弟子法,
无虚亦无实, 汝欲何所求?
汝欲坏我论, 终已无此处,
一切智难胜, 适足自毁坏!”
如是等处处声闻经中,说诸法空。
摩诃衍空门者,一切诸法,性常自空,不以智慧方便观故空。如佛为须菩提说:“色,色自空,受、想、行、识、识自空;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缘、三十七品、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萨婆若,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自空。”
(四)说诸法皆空与邪见的区别
问曰:
若一切诸法性,常自空、真空、无所有者,云何不堕邪见?邪见名无罪无福,无今世后世,与此无异!
答曰:
无罪无福人,不言无今世,但言无后世;如草木之类,自生自灭。或人生、或人杀,止于现在,更无后世生;而不知观身内外所有自相皆空,以是为异。
复次,邪见人多行众恶,断诸善事;观空人善法尚不欲作,何况作恶!
问曰:
邪见有二种:有破因破果,有破果不破因。如汝所说,破果不破因。
破果破因者,言无因无缘,无罪无福,则是破因;无今世、后世、罪福报,是则破果。观空人言皆空,则罪福、因果皆无,与此有何等异?
答曰:
邪见人于诸法断灭令空;摩诃衍人知诸法真空,不破不坏。
问曰:
是邪见三种:
一者、破罪福报,不破罪福;破因缘果报,不破因缘;破后世,不破今世。
二者、破罪福报亦破罪福;破因缘果报,亦破因缘;破后世,亦破今世,不破一切法。
三者、破一切法,皆令无所有。
观空人亦言真空无所有,与第三邪见有何等异?
答曰:
邪见破诸法令空;观空人知诸法真空,不破不坏。
复次,邪见人,言诸法皆空无所有,取诸法空相戏论;观空人,知诸法空,不取相、不戏论。
复次,
复次,邪见人言无所有,不从爱因缘出;真空名从爱因缘生,是为异。
四无量心诸清净法,以所缘不实故,犹尚不与真空智慧等,何况此邪见?
复次,是见名为邪见,真空见名为正见。行邪见人,今世为弊恶人,后世当入地狱;行真空智慧人,今世致誉,后世得作佛。譬如水、火之异,亦如甘露、毒药,天食须陀以比臭粪!
复次,真空中有空空三昧;邪见空虽有空,而无空空三昧。
复次,观真空人,先有无量布施、持戒、禅定,其心柔软,诸结使薄,然后得真空;邪见中无此事,但欲以忆想分别,邪心取空。
譬如田舍人初不识盐,见贵人以盐着种种肉菜中而食,问言:“何以故尔?”语言:“此盐能令诸物味美故。”此人便念此盐能令诸物美,自味必多,便空抄盐,满口食之,咸苦伤口;而问言:“汝何以言盐能作美?”贵人言:“痴人!此当筹量多少,和之令美,云何纯食盐?”
无智人闻空解脱门,不行诸功德,但欲得空,是为邪见,断诸善根。
如是等义,名为空门。
若人入此三门,则知佛法义不相违背。能知是事,即是般若波罗蜜力,于一切法无所挂碍。若不得般若波罗蜜法,入阿毗昙门则堕有中,若入空门则堕无中,若入蜫勒门则堕有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