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大佬人民日报社旗下的《健康时报》发表了一篇文章——心脏支架太暴利!有副院长捞钱上亿被免职!国家动手了!,其中详细说明了心脏支架暴利和被滥用的现象。
图片 | 网络
这篇报道无疑让咱们本就脆弱的心灵再一次受到了惊吓。
要知道,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推算,我国心血管疾病现患人数已经达到2.9亿。
而这么多人对付心血管疾病的方式基本上就是去医院。
病情轻点的去医院检查、拿药,一次几百几千没了。严重点的,做个心脏支架手术,一次几万、几十万,每年我国人民花在治疗心血管病的钱都在源源不断地上涨。
图片 | 网络
在医院这个地方,没有讨价还价,也不敢讨价还价,都是一口价,这钱还非花不可,这是多么大的市场和“商机”?出现一些腐败现象也是不足为奇了!
话说回来,尽管每年治疗方面花费了巨额资金,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却至今还在上升,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
图片 | 网络
难道是我们的医疗水平在不断退步吗?
不,是我们的医疗一直在发展,却走入了一个误区:只想着如何治病,却忽略了如何预防——所谓“生活方式医学”,通过饮食与生活习惯的改变,让人们变得更加健康,将疾病挡在门外。
对预防医学的忽视
据国务院发布,国家光2013-2017这五年间用于医疗的支出就近6万亿人民币。
图片 | 网络
而财政医疗卫生支出的52.2%,都给了供方——各个医疗机构,这意味着医疗机构的不断完善、更多新医疗机构的建立花费巨大,譬如正在建设的浙北医学中心一个项目耗资就近20亿。
同时,提供给病人的医疗保障上的支出也在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药物和治疗项目都纳入了医保范围。无疑,国家在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上一直在不断努力。
而对于预防慢性病方面的投入,几乎可以说被忽略了。我国对于疾病的预防多停留在艾滋病等大型传染疾病上,在糖尿病、高血压这种困扰了大多数人的慢性病上,更多的只是倡导性的建议。
近些年国家又在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发展医疗等公共事业,不断降低民间投资进入医疗领域的门槛。
图片 | 网络
民间投资者往往热衷于投资建医院和研发医疗器械,据统计显示,2010-2016这6年时间民营医院增加了9360家。某医械龙头公司2018年投入研发的成本占了收入的10%。
资本是逐利的,投资者的眼光一定看到了医疗行业无限的商机。因为病人的数量越来越多源源不断,而且生病之后除了去医院消费并没有更主流的选择。
对投资者而言,如果把大量资金投入到预防医学的研究、健康生活方式的推动,就等于在做公益慈善了。
图片 | 网络
可见,从政府到民间,对于预防医学的研究、健康生活方式的推动都是欠火候的。
当万亿资金用来建设医院的高楼大厦,购买昂贵的医疗器械时,我们多么希望有一个零头,被用于研究各类慢性病的预防——比如植物营养对健康的助益。这方面的自主研究实在是微乎其微。
国外虽然有了较为充分的研究数据,但是在国内的推广,也是民间极少数人在出版一些书籍和做一些讲座。
推广健康饮食的书籍
我们真的希望这个国家和民族有少量的资金用来做预防医学方面的深入研究,把真正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主流媒体发布和全民政治动员,推广给全国人民。
预防医学有多好
说了这么多,预防医学到底对我们有什么意义呢?
从大数据来看,困扰着大部分人的都是一些慢性疾病,截止到2018年,慢性病患病率已达23%,患者死亡数已占总死亡数的86%。
图片 | 网络
2017年我国心血管病患2.9亿中有2.7亿人是高血压,而高血压,就是常见的是慢性疾病。
图片 | 网络
我相信许多患者在医院看病的时候,医生一定会嘱咐他们:多吃点蔬菜水果,少吃点肉。
因为对于大部分慢性疾病来说,主因多半是长期生活、饮食不健康——摄入入过多的油盐与动物脂肪,缺乏运动、作息不规律。
图片 | 网络
凡是都有前因后果,生病一定也是有原因的。如果从一开始就做足了预防工作,那么许多慢性疾病根本不会找上门来。没有因,何来果?
美国一部著名的纪录片《餐叉胜于手术刀》曾经轰动一时,改变了不少人的命运。
影片真实记录了美国著名的营养学家兼《救命饮食》的作者坎贝尔博士(T. Colin Campbell)和美国著名的克里夫兰医学中心顶尖的外科医师埃塞斯廷医生(Esselstyn)的个人研究经历。
△左:坎贝尔 右:埃塞斯廷
图片 | 网络
在各自的研究中,两位殊途同归地达成了一致研究成果——将纯植物性饮食作为治疗手段,可以预防甚至逆转一些慢性疾病,如心脏病、二型糖尿病、几种癌症的退化性疾病。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正是受到埃塞斯廷医生和这部纪录片的影响,从多年的严重心脏病中获得逆转和新生。
克林顿减肥前后
图片 | 网络
更具说服力的是,纪录片里提到,中国在早些年的时候我们父母、乃至爷爷奶奶那一辈慢性疾病的概率是非常非常低的,因为那时候吃得更多的是瓜果蔬菜,而那时候的人们,比我们现在的“肉食动物”也强壮多了。
图片 | 《救命饮食》
假如我们能够在饮食方面向当年做一些回归,那么我们绝对会更加健康。
拥有更好的未来
是的,回归。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物质文明已经攀升到前人难以想象的地步。
现在需要强调的预防医学,提倡的健康生活方式,其实都是原本我们理所应当、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
当我们走出很远的时候,一定要回头看一看,才不至于忘记了来时的路。
芙蓉大道京沪高速跨线桥拆除施工现场
图片 | 新华网
在基础建设方面,中国速度经常让世界震惊。前不久,两个半小时的连续同时作业后,一座跨线桥被成功拆除。新华社发文:“外国网友:看一场电影的时间,中国就拆掉了一座大桥...”
图片 | 网络
而许多外国人都在惊叹中国速度,认为这种奇迹只能在中国。美国读者留言:在美国,这大概需要2.5周。
图片 | 网络
而这样的“中国速度”,我们也同样希望早日体现在生活方式医学的研究和普及工作上。
自十九大以后,健康中国已经是国家战略,成了伟大“中国梦”的一部分。相信不久以后,举国上下会共同努力,在健康中国的道路上,作出真正了不起的建树。
相信未来的医学一定会让病人越来越少,让疾病越来越少!
愿所有的华夏子孙都健康、富足、幸福。
参考文章:
健康生活.2018中国国民健康数据报告,健康大数据不容乐观
筑医台咨询.数据 | 2018年全国财政医疗卫生支出59502亿元,都用在哪了?(附详细图表)
—End—
壹素界原创出品
欢迎随手转发朋友圈、微信群
如需转载,请于后台回复“转载”获得授权
文&编者 | 砍柴人
部分图片 | 网络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