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印光法师文钞|关于专杂二修及阅读净土诸论的开示

仁慧草堂

导读

善导和尚系弥陀化身,有大神通,有大智慧。其宏阐净土,不尚玄妙,唯在真切平实处,教人修持。至于所示专杂二修,其利无穷。专修谓身业专礼(凡围绕及一切处身不放逸皆是),口业专称(凡诵经咒,能志心回向,亦可名专称),意业专念。如是则往生西方,万不漏一。杂修谓兼修种种法门,回向往生。以心不纯一,故难得益,则百中希得一二,千中希得三四往生者。此金口诚言,千古不易之铁案也。当以此自利,又当以此普利一切。

当以念佛为正行,诵经持咒为助行。

复永嘉某居士昆季书
仲春一别,忽值夏令,光阴迅速,殊堪惊人。每忆二位信心真切,法眼未明,致令舍高明而取卑暗,何异弃家里之活佛,供野外之土偶?不特自失正见,贻诮大方。即(光)亦进退咸乖,殊深惭赧耳。
来书谓后有所著,随时见贶。(光)目昏体衰,无事不亲翰墨。纵因事有作,亦同集字聚叶,有何可观?然恐孤负所期,今将以前残羹馊饭,略盛一二,倘不嫌酸臭,亦可作反尝尝自性之前茅。
《净土决疑论》系民国三年狄楚青居士以端甫回籍,十三期报料不足,令作一二篇以助热闹耳。后竟以主持无人,遂停版不出。此论文虽鄙菲,而于断疑生信,不无少补。至于永明料简训释处,须仔细参详。若不如是信向,便成虚文。(不慧)数十年痛心疾首者,于此以发挥之。万不可以今人所说为的,致孤负永明大慈悲心也。
《持经利益随心论》以今人受持经典,了无敬畏而发。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敬畏中求,能竭诚致敬,纵究竟果德,尚能即得,况其下焉者哉!余皆随事而书,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取其益,勿校其迹,自有裨益。倘以古德著作绳之,则将焚毁之不暇,何可令其一经于目哉。
《拣魔辨异录》文理高深,禅教融贯。系雍正十一年夏初始著,至十三年方毕。未及刊板,龙驭宾天,迨后刊时,以草书替字,钞者不察,便许多直作本字,而错讹便不胜其多。使世宗在世,断断不至如此耳。今春细校两次,俾还本来面目。倘后因缘果就,当不负世宗一番至意矣。
善导和尚系弥陀化身,有大神通,有大智慧。其宏阐净土,不尚玄妙,唯在真切平实处,教人修持。至于所示专杂二修,其利无穷。专修谓身业专礼(凡围绕及一切处身不放逸皆是),口业专称(凡诵经咒,能志心回向,亦可名专称),意业专念。如是则往生西方,万不漏一。杂修谓兼修种种法门,回向往生。以心不纯一,故难得益,则百中希得一二,千中希得三四往生者。此金口诚言,千古不易之铁案也。二位当以此自利,又当以此普利一切。至于持咒一法,但可作助行。不可以念佛为兼带,以持咒作正行。夫持咒法门,虽亦不可思议。而凡夫往生,全在信愿真切,与弥陀宏誓大愿,感应道交而蒙接引耳。若不知此意,则法法头头,皆不思议,随修何法,皆无不可,便成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矣。若知自是具缚凡夫,通身业力,匪仗如来宏誓愿力,决难即生定出轮回。方知净土一法,一代时教,皆不能比其力用耳。
持咒诵经,以之植福慧,消罪业,则可矣。若妄意欲求神通,则所谓舍本逐末,不善用心。倘此心固结,又复理路不清,戒力不坚,菩提心不生,而人我心偏炽,则著魔发狂,尚有日在。夫欲得神通,须先得道,得道则神通自具。若不致力于道,而唯求乎通。且无论通不能得,即得则或反障道。故诸佛诸祖,皆严禁之而不许人修学焉。以世每有此种见解人,故因覼缕及之。
二位令亲在堂,宜以净土法门,感应事迹,常时解说,令其发欢喜心,信受奉行。若不以此为孝,则纵能尽世之所谓孝者,究竟于亲有何利益。大禹,大圣人也,不救于鲧之神化为黄能(音乃平声,即三足鳖),入于羽渊。观此,可不惕然惊,憬然悟,以求导亲之神,高预海会,亲炙弥陀,以证夫即心本具之无量光寿乎。
志莲居士苦行虽好,恐净土宗旨,有所不知。或求转女身,及生人天乐处之心,不能彻底放下。致无边利益,随世间小乐而失之。亦宜常为讲说,令其志向决定耳。夫劝一人生净土,即成就一众生作佛。凡成佛必度无量众生,而其功由我始,其功德利益,何可思议也哉!又自既修净土,尚须以此法门普告一切,况妻妾子女,岂可不劝令发心,而失此巨益乎?倘天性相近,则何善如之。如稍相远,亦须渐磨渐染,俾即远而成近耳。此所谓深爱,所谓宏慈,舍此而为慈爱,皆名有而实无耳。
吾言不足为轻重,略录一二,以见其概。当详阅《净土十要》《净土圣贤录》《乐邦文类》等,则取法有地,怀疑无由矣。《法苑珠林》一书,详谈因果,理事并进。可治近世排因拨果,肆无忌惮等膏肓痼疾。凡有信心读书人,皆当令阅此书。岂但有益于身心性命,实于格物致知,文章学问,大有裨益也。《安士全书》亦与此同其气类耳,文人皆不可不知。娑婆之苦,说不能尽。纵时属升平,仍然日在苦恼中。以众生久习相安,遂不知耳。近来中国屡经兵燹,已是苦不堪言。而外洋各国三年大战,人死近千万,为开辟第一兵劫,而战势尚盛,不知何所底极。静言思之,诚堪畏惧。而彼方力求其所以剿灭他国之道。其众生往昔恶业所招之恶报,亦何至于此极哉。今闻此说,当愤发大心,以速求往生。然后回入娑婆,普度一切。
经云,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恐招恶果,故断恶因。恶因断而恶果无从而生。众生竞作恶因,至受恶果。受恶果时,不知自忏往业,又复更造恶法以为对治,则怨怨相报,经劫不息。可不哀哉,可不畏哉。知是而不求生西方者,非夫也。
恭录自《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卷上


微信号:

renhuiyaji

仁慧雅集

仁慧雅集之意乐

集风雅.禅人

趣大道


文钞选读请点击阅读原文
7
文章点评

最近更新

© 2015-2024 素超人

发帖规范以及说明 举报方式:点击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