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无念、无忆、无著错误的理解是什么呢?我们前两天已经讲过了,宗宝版也讲得非常清楚。上一次课我提前念过“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百物就是万事万物,对万事万物不进行任何的思考、思维,就是说我们什么都不去思考;“当令念绝”意思就是拒绝、断绝所有的念头。
那么不进行任何的思维、思考是什么呢?当然是无念,肯定是无忆,就是无著。什么都没有思考、什么都没有想,怎么可能是执著呢?怎么可能是念、忆和著呢?都不是。
我们修禅定的时候,四禅八定最后的几个是无色界的禅定,那么它是什么样子呢?它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念头——它不可能对过去有任何的回忆,它也不可能对未来有任何的念头,然后它也不可能对当下有任何的执著。为什么呢?因为它的心已经在禅定的状态当中,已经是非常非常细微,所以它根本不可能有明显的念头。对过去的思考、未来的思考、当下的执著,这些都不会有的。所以它完全是一个无念、无忆、无著这样的状态。
那它是不是禅宗讲的这个禅定?是不是证悟空性的禅定呢?当然不是。但是它就是无念、无忆、无著。它不是禅宗讲的证悟的无念、无忆和无著,那它是什么呢?就是这里讲的“若百物不思”,万事万物都不去思考,然后断绝、拒绝所有的念头。
“即是法缚”,这就是对法的一种执著,这不是解脱,反而就是一种束缚。“即名边见”,这个就叫作边见或者是断见。边是什么呢?边就是中的对立,边见跟空性是对立的,所以我们要学习中观、学习空性。
这种无念、无忆、无著,它不仅仅不是证悟,而且它就是一种边见、断见,就是一个颠倒的、错误的见解。从表面上看,它也完全是无念、无忆、无著,但它就是法的束缚,把我们自己束缚在这个轮回当中。比如说我们对世俗的愤怒、对世俗的贪婪,那这些不是法缚,是世俗的束缚。然后我们对法的,比如说对空性的执著,对这种禅定的错误理解,那这些虽然不是世俗的,看起来就是出世间的东西,但这也是一种束缚,所以就叫作法缚。除了世俗的束缚以外,另外就是佛法方面的束缚,所以“即是法缚,即名边见”,这个就叫作边见,也就叫作断见。
我们讲过很多次,我们还没有证悟时,在打坐的时候,有时心非常平静,感觉上没有任何的念头——对过去没有任何的念头、回忆,也没有任何对未来的念头,当下也没有任何的执著,看起来没有任何明显的这样的念头,是一个非常平静的状态。我们安住在这个状态当中的时候,尤其是不了解禅修的人,认为这个就是《坛经》讲的无念、无忆和无著。
他认为:“我现在的状态就是无念”,为什么呢?“因为我没有任何的念头”;“我现在的状态就是无忆”,为什么呢?“因为我没有回忆任何过去的事情”;“我现在的这个状态就是无著”,为什么呢?“我没有执著。我心里面这么平静,什么都没有想,那我执著什么呢?感觉不到一个非常细微的念头,那这样的话,怎么可能去执著呢?所以我现在这个状态是无念、无忆和无著,所以我现在证悟了。我现在修的这个法,就是空性,就是光明,就是佛性,就是大圆满和大手印”。
然后他一直就停留在这个当中,即使年复一年地修,但是因为它是一般的禅修,我们修得时间再长,也不会得到什么功德,不会有什么进步,只是心平静而已。心平静的时候,当下感觉特别好、没有烦恼。然后从这个禅定当中出来,回到现实生活时,也有一些帮助,就是心比较平静,脾气没有以前那么暴躁。比如说心理不健康的人,有抑郁症的这些人修这个禅定就有化解的作用。但是跟解脱没有任何关系,离解脱很远的。
我刚才讲的无念、无忆和无著三个错误的理解,这对修行人来说,是特别特别重要的。我们每一个人去打坐,进入这个层面不是很难,稍微用功就可以找到这些感觉,可以在这个当中安住。但是要突破这个层面,然后要进入真实的或者是真正的、正确的无念、无忆、无著,这特别特别难。其实它没有太多复杂的东西,特别简单,但是这个特别简单的东西,实际上非常难。
这个难是什么意思呢?并不是说这里面有太多复杂的逻辑,需要做太多太多的仪式,需要念太多太多的咒,并不是说因为这些难。是说这个当中没有任何可以做的事情,没有任何的意识。我们平时这些各种各样的仪轨、仪式,在这个时候都没有用,只需要非常简单的一个方法,但是我们突破不了。那突破不了,它也没有别的办法。虽然方法很简单,但是要突破真的不简单、非常难。
在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后台,
回复“慧灯之光”领取,全套《慧灯之光》电子书
回复“有声书”获得,全套《慧灯之光》有声书
平台导读
若无尘劳,般若常在,不离自性
若无尘劳,智慧常在
所有智慧都是来自于我们心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