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画说丨从天边飘来那张“高薪招聘和尚”的广告单

猫砍大画
近期有人在网上传播“招聘和尚”的消息,网友纷纷提出疑问。本篇科普,目的在于帮助广大网友释疑,而打破网上“招聘和尚”的恶搞谣言。出家的规定,自打从释迦牟尼佛亲传至今,也随着时代变迁,以及各个国家文化、法律法规、宗派分歧等不同,而有所改变。文中所提到的相关规定,常见为中国汉传大寺院所秉承,只可作为参考,不可拿来生搬硬套。加上大乘佛法以心为戒,心是根本,每个人或每件事因缘不同,体现上也会不同,孰是孰非,是不可以依形式与行为而定论的。如果网友们有看到与本文所述不一样的做法时,不可一概而论,请自行甄别。想成为和尚,是要通过重重考核的,首先要先成为净人,其次晋级沙弥/沙弥尼,最后还要受大戒才能晋级成比丘/比丘尼。净人的考核期一般为一年,在这一年里除了干活与学习佛教基础知识外,还有一项艰巨任务,就是背诵早晚课本。当净人的考核期已满,并且表现良好,也能熟练背诵功课,这个时候寺庙就会为他正式剃度出家后,寺庙会将他的信息进行登记造册,到这里此人算是初步获得了出家身份。按照正常的进修次第,沙弥,沙弥尼还需要晋级为比丘,比丘尼,晋级的门槛就是求受“大戒”。成功受大戒后,寺庙就会为他颁发由佛协盖章的戒牒(比丘/比丘尼得戒资格凭证),从此这个人就算是真正合法合规的佛教标准出家人了。好了,今天就交代到这里吧。如果你们真对这方面文化有兴趣,可自行前往各地大丛林进行参学,一切以切身体会为准。对于“高薪聘和尚”这种谣头晃脑的网络谣言,大家听听也就算了。没事儿各自都洗洗睡吧,毕竟亵渎神圣,侮辱宗教,并不是打发无聊的明智选择。

点“阅读原文”参与活动!

7
文章点评
2025-01-25
对“持戒”心生畏惧?你大概误解了戒律的精神
■修行绕不开的基础在佛教的诸多行持当中,戒律是每个佛弟子都必须经历,但同时也让不了解的人心生畏惧的法门。虽然“持戒”是六度当中的第二度,但却不断有居士.. <详情>
2025-01-24
咒语的功德与加持不可思议
“MZ里面的咒多半是鬼神的名号,所以念密咒,常常把些鬼神都找来,我们中国俗话说:‘请神容易送神难’,你把鬼神都招来了,你再没有本事把他送走,这以后就很麻烦,所以.. <详情>
2025-01-23
实修方向…见,修,行!
从佛法实修的角度来说,想得到成就都离不开(见,修,行)这三步。见,修,行,是重要的字词,我们必须要了解。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佛法的究竟见地,目的与目标.. <详情>
2025-01-23
常用佛语的背后的含义!你了解吗?
文:智藏法师你的业障重啊!常听佛教徒讲业障,听久了实在让人害怕,到底佛教讲的业障是什么?真的会为我们带来灾难吗?依照《涅槃经》第十一卷的解释是:“业障.. <详情>
2025-01-23
佛教如何看待“择吉日”?
缘 起“法师!在吗!”“帮算个吉日,在线等!急!”“???”许多人出门办事都讲究一个“良辰吉日”现在就为大家分享如何自行计算“吉日”佛教如何看待“择吉.. <详情>
2025-01-23
想得到25位大菩萨日夜保护?必须具备这两个条件
弥陀化身的善导和尚在其《观念法门》中对此有非常明确的开示:“又如十往生经说,佛告山海慧菩萨及以阿难,若有人,专念西方阿弥陀佛愿往生者,我从今已去,常使.. <详情>
2025-01-23
千万不要说这种话,是影响修行的大忌
“修福修慧”《金刚经》云:“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我们在说话时,也要向佛学习,有些话可以说,有些话不要说。因为佛法认为,.. <详情>
2025-01-23
有些供品能吃,但有一类千万不要吃!
梦参老和尚:上供,供神的东西不要拿来吃。供佛菩萨东西你可以吃,供神的水果等,你都不要吃。懂得这个道理吧?问:那不是浪费了吗?梦参老和尚:你供了,怎么还浪.. <详情>

© 2015-2024 素超人

发帖规范以及说明 举报方式:点击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