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随喜,是修行的重要法宝!佛弟子应该怎样随喜佛菩萨的功德?

慈悲心

随喜,是修行的重要法宝!佛弟子应该怎样随喜佛菩萨的功德?随喜,是修行的重要法宝!佛弟子应该怎样随喜佛菩萨的功德?

随喜,是修行过程中的重要法宝。《入行论》里讲:“随喜佛菩提,佛子地诸果,亦复乐随喜,能与有情乐,发心福善海,及诸饶益行”,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第一句“随喜佛菩提,佛子地诸果”,是对大乘善行果的随喜。佛菩提,就是究竟的菩提,获得究竟的觉悟,称之为佛陀。佛陀对一切所知没有任何不了知的地方,是大乘的无学地和究竟的果位。首先我们随喜佛陀的觉悟。大乘的有学地是指“佛子地诸果”,佛子是指菩萨,菩萨地是从一地到十地圣者果位,菩萨从一地到十地之间分别由浅至深,由少至多都会有所证悟,断除相应的障碍,这是修行菩萨地所获得的果位,这方面我们也要随喜。这是从严格意义上说,如果不太严格的话,可以把资粮道加行道放进来。总之我们要随喜佛的菩提和菩萨的诸果。

严格意义上说,我们必须要知道佛菩提是什么、菩萨一地到十地之间到底有什么功德,我们才能真正地产生随喜心。如果我们只是知道一个概念或名称,我们在随喜的时候这颗心可能不一定很真实,所以我们在解释这个颂词的时候,应该把什么是佛的菩提,佛具足什么样的证悟智慧,佛的功德和方便都要讲解一下。大概了知佛的圆满功德之后,随喜心就不一样了,修行的质量也就不一样了。我们还要知道一地菩萨具有什么功德,十地菩萨具有什么功德,如果真正了知了,大家在随喜的时候也会具有更高质量的随喜,今天时间有限没办法广讲。总而言之,佛断除一切障碍,具足一切功德。我们在看佛传的时候,也多多少少了知一些佛的生平,知道佛的种种功德。如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这些菩萨的事迹我们也看得很多,虽然今天在此处没办法对一地到十地之间菩萨的功德详细介绍,但是总相方面,我们还是能知道菩萨的种种功德事迹,可以从这方面产生随喜心。

第二句说要随喜这些大乘善行的因。“亦复乐随喜,能与有情乐,发心福善海,及诸饶益行。”此处分了两种因:一种是意乐,一种是行为。“能与有情乐,发心福善海”:菩萨唯一的目的就是利益众生。华智仁波切在《现观庄严论》的注释中也提到,学习大乘佛法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平时我们说为了成佛而修学大乘佛法,这个也对,但不是究竟意义上的对,修学大乘佛法的终极目标是利益众生,成佛是利益众生的方便。此处提到“能与有情乐”,也暗合这个思想。菩萨最初为什么要趣入大乘?为什么要发菩提心?实际上就是为了利益众生。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发心就是为了利他,我才求正等正觉的果位。此处说“能与有情乐”,就点出了发菩提心的核心:能够给予有情究竟的快乐。“发心福善海”:就是说发起犹如大海一样广大无边的善心。因为发起了这么清净的心,一定能获得犹如大海一样的福善,所以我们要随喜佛子最初、中间以及最后的犹如大海一般的福德善根。我们在学习第一品时,知道发起一念的菩提心,它的功德善根是无边无际无法衡量的,这么多的佛子在十方世界中,不只是在中国这片地方,而是在整个浩瀚无边的十方世界中,有无量无边的菩萨正在发起菩提心、正在实践菩提行,这样一种善根是无法揣测的。我们了知这个事实,然后对此发起随喜心。

“及诸饶益行”:发了菩提心后,菩萨会做利益众生的善行: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智慧。这就是行菩提心,六种能够成佛、能够利益众生的行为。对这些能为众生带来安乐的行为我们也要随喜。

大乘的发心是能与有情乐,发心的果是佛的菩提和一到十地菩萨的果位,这些我们都要随喜。如果我们能够真心诚意、没有怀疑地随喜,我们可以因此获得巨大无边的善根。如果我们在听这个颂词的时候,能够跟随颂词思维它的意义,生起一念的随喜之心,当下我们就能获得自己没办法想象的善根。然后通过再再思维、观修和串习,我们的善根也会与日俱增。积累善根也需要善巧方便,这就是一种很殊胜的善巧方便,不需要花很多的时间精力,就可以获得很殊胜的善根,因此我们要经常修持真实的随喜心。

文章点评

最近更新

© 2015-2024 素超人

发帖规范以及说明 举报方式:点击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