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青,《佛光大辞典》解说得十分全面,关于咱们增广见闻很有优点,今引证如下:
乃宽袍大袖之唐装,为我国佛门缁素二众礼佛时所穿之衣。又作大袍。系依黄袍之方式稍加修正而成;黄袍,乃隋代今后皇帝之袍服,衣袖宽广,著之安闲。又江苏吴中之地每将广袖之衣称为海青;以僧袍之袖广,故征引其名,称为海青。此外,丛林中谓海青之名,乃取海貌之众多深广,能容万物;取彼波涛之潇洒洒脱,安闲无碍;取其色泽之后来居上,代代更胜,意在鼓舞策进,不同凡俗。
释教传入我国,由于气候、国情及实际需求等种种联系,原有之三衣不再适用,另制小褂、中褂、长褂及大袍。三衣仅于礼佛、诵经或聚会时,披搭于大袍之外,并依实际情况仅择一衣披搭。如今之海青色彩有二,一为黑色,乃一般缁素二众礼佛时所穿;已受戒者,可于海青外加搭袈裟;未受戒者,仅著海青,不得披搭袈裟。一为黄色,为一寺之方丈或法会中之主法者所穿,一般群众不得穿著。
从上文可知,落发、在家二众均能够穿戴海青,由于这算是一种我国化的礼衣。寺院在上殿、过堂时,比丘、沙弥、居士都能穿的就只有海青了,这样确保了部队的庄重规整。一大队落发人、在家人排班走过回廊到斋堂去过堂,衣袂飘飘、庄重肃穆,如雁阵行空,是有很强的感染力的。如冰莲道人夏树芳辑《名公法喜志》卷三记载:程颢,字伯淳,洛阳人,神宗朝进士。以道学为己任,世称明道先生一日过定林寺,偶见众僧入堂,斡旋步武,威仪济济。一坐一起,并准清规。乃叹曰:三代礼乐,尽在是矣。
现在有的寺院大褂外直接搭衣,不穿海青,难免削弱了教化之功。这原本是持律的比丘,三衣不离身,故而作务时穿海青不方便,就直接大褂外搭袈裟。可是现在有的寺院的常住僧并不是三衣不离身,作务时并不穿袈裟,而上殿过堂却便宜行事,直接在大褂外搭袈裟,缺少那种雁行、翼如的庄重。尽管说海青并不是戒律规则的有必要,但随意更改古人的规制且并不高超,是值得反思、酌量的。
关于居士来说,在寺院参与活动穿海青优点多多。海青一罩,能够遮盖花花绿绿或许不大得当的俗服。居士除了不能穿黄色海青之外,以黑色、咖啡色为宜。现在各个寺院规则不同,海青色彩各异,我们难免入乡随俗。穿戴海青的日子,两手要抄起来,放在胸前,或结弥陀印。不能放下手臂,致使衣袖落地,更不能大模大样,摇晃双臂。
不过,海青只能礼佛、诵经和参与释教活动时穿戴,日常日子中不能穿,这是需求留意的。能够预备这个布包或许专门的袋子,将不穿的海青收纳起来。
选择海青要留意,一般棉麻、麻纱即可。为了挺括不皱,一般都是选用化纤资料,不一定非要多么贵重。面料稍菲薄一点,不然比较不透气炽热。衣长也最好脱离脚面一寸,防止太长礼拜时自己踩到。海青是能够洗刷的,一般手洗机洗都行。洗好后要整烫规整,妥善收纳。可是有的同修把海青都供起来,这是不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