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提醒一个重点:那就是在面对敌人时的心态。虽然我不认为自己有什么敌人,但是生活当中总是会遇到一些伤害自己的人。
当这些人伤害我们的时候,我们会感到生气、心情低落;然后当这些敌人遇难时,一般人多会幸灾乐祸。
但身为一个大乘菩萨行者,我们不应该有这样的反应,我们的心量要大一些。那么在面对伤害时,我们应该如何响应呢?
例如你可能被别人诬告,一般情况下,你还是需要做一些响应,不能傻愣在那里什么都不做。但在响应的过程中,你不应该带着怨恨心或是诅咒对方。
而是应该保有一个同理心。同理心的意思是从想要离苦得乐的角度而言,我们都是平等的:你想要离苦得乐,伤害你的人也想要离苦得乐。
所以,当你在做响应时,心中应该具备同理、包容、尊重的心,这种心态就是一个菩萨应有的心态,这就跟一般俗人不同了。
这个时候的理性处理很重要,也就是要有智慧。智慧是善能分别诸法相,而在这里的意思是:在面对伤害的时候,能够分清楚人和事的不同。
我们常说要能对事不对人,虽然这件事情的确伤害了你,而你也应该要对这件事做响应,甚至有时态度需要强硬果断——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应该要做的。
其实静下来想一想,对方也许身不由己,可能是起了强烈的烦恼,也可能是在环境或他人的驱使之下才对你做出各种的伤害。
总之,试着理性地去面对和厘清问题背后的原因,这是修行人该有的智慧。为了深切体会一切众生都想要离苦得乐,以生起对整体轮回众的大悲心。
我们首先要去思维众生苦多乐少的状况,透过这样的观修,我们会生起一种想要承担、帮助众生远离痛苦的悲心,这不只是祈愿众生离苦。
还包括了强烈地想要以实际的行动帮助众生远离痛苦的愿望,此外,我觉得比起消除众生暂时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帮助众生究竟消除痛苦。
很多时候我们对于悲心的理解过于肤浅,例如看到一个人在救济穷人,或者给予医疗、教育等等,我们就说他是一个有悲心的人。
虽然济贫,义诊,救灾等等行为也很好,但这些只是悲心的一部分,都还只是减缓众生暂时的痛苦而已,然而真正的悲心不只如此。
悲心不应该沦为只是帮助众生消除暂时的痛苦而已,悲心所关切的是更深切的问题。
悲心思维的是:什么是更深切、更严重的痛苦?而造成这些痛苦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帮助众生去消除这根本的问题??这才是我们应该去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