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人能否知道自己的起心动念?

佛与人生

我们在与人发生争执时,经常会因为情绪波动,说了伤害对方的话,为表歉意,我们也许会说:对不起,我无心讲的,请你不要介意,但这句话其实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所谓无心应该是指自己并非有意说出这话的,即是无意而说。那既然是无意,又是什么推动你将那样的话说出来的?这又是否代表着说这句话的行为与自己无关?

佛教说身、口、意三业,如果自己无意说出伤人的话,那么这仍可算是口业吗?甚至更进一步要问的是:我们知道自己的起心动念吗?

根据法相唯识的义理,八识中以意识最为猛利,只有意识才可以于其他五识的见、闻、嗅、尝、触所缘之色、声、香、味、触等境加以精细的分别,然后有善恶的造作。《八识规矩颂》中说到意识时有这样一句话:根随信等总相连,动身发语独为最。

我们一切的行为、言语、思想,都是由心识来作推动,意识的作用就是造业感果,身与口本身是不会造业的,动身,即身体的行为;发语,即口所说的言语,全都是配合意识的分别而起。

因此佛教特别着重意业,强调心为法本,一切由心念为前提而有所谓的善、恶业可言,甚至可以说意本身即是业。

早在《中阿含.优婆离经》中便有记载当时苦行尼揵问佛陀:施设何业为最重?佛陀回答说:我施设意业为最重,令不行恶业,不作恶业。身业、口业则不然也。

善、烦恼及不定的心所随着意识的分别而起,我们作出的每一个行为,其实都是一连串复杂的心理活动,经过审虑、决定,最后才发动,展现成行为,也就是业。所以,说了伤人的话,并不能推卸说是无意。

也许你会说我真的是无心的,只是气在头上,冲口而出,不能控制罢了。这气在头上的背后其实是六根接触六尘之境而起了感受、,分别,生起了不善的意识及不善的心所,不能自控地推动出相应的行为。

即使不是蓄意要以言语伤害他人,但在当时的尘境之下,于动身发语前是没有察觉到自己的起心动念,这样被尘境牵着走,早就不再是自己的主人了。

古德禅师曾说:

心能造业,心能转业。业由心造,业随心转。

心不能转业,即为业缚。业不随心转,即能缚心。

心何以能转业?心与道合。心与佛合,即能转业。

业何以能缚心?心依常分。任运作受,即为业缚。

因此我们要学习观照,观察自己的每一个念头。训练我们的心态,训练我们的觉知,让当下每一念能够清明地呈现在每一个当下,安住在当下。这样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不再受烦恼系缚,改变自己的不当行为,并安住于善念。

文章点评
2022-09-05
面对困境时该怎么办?佛门对于摆脱困境有哪些妙法?
每个人的人生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只有我们勇于面对自己人生中的困境,并且依靠自己的力量走出困境,人生才能够有一个质的飞跃,才能离成功更进一步。道理其实谁.. <详情>
2022-09-05
努力后求佛菩萨加持,就可以愿望成真吗?
问题:顶礼师父!我很努力,希望能达成内心的愿望,若没达到自己的预期,就会想尽办法,比如,来寺庙求佛菩萨加持。请问师父,我们努力了,也求佛菩萨加持,是不.. <详情>
2022-09-04
学佛人可以放下工作,一心念佛求生极乐吗?
问题:南无阿弥陀佛!顶礼师父!我可以放下工作,一心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吗?明朗法师:以前遇到好几个年轻人,四十来岁什么工作也不要了,就准备一个人静静地.. <详情>
2022-09-04
为什么学佛多年,命运仍然没改变?
学佛几年了为什么命运还是没有变好?我们凡夫的心模糊、散乱、迷茫,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就是不知道人生真相;也不能正确认识外在,就是所谓的宇宙真相,所以导致.. <详情>
2022-09-04
寂定而不寂寞,明确的人生目标,合理安排时间
每当事情告一段落之后,接下去的几天不知道要干什么才好,就会产生孤独寂寞的感觉;时间长了极为煎熬恐怖,所以古人以此来惩罚罪犯,创造了囚牢。人之所以空虚、.. <详情>
2022-09-04
把心打开,不要自己囚住自己
四祖道信禅师还未悟道时,曾经向三组僧璨禅师请教。道信虔诚地请求道:我觉得人生太苦恼了,希望你给我指引一条解脱的道路。三组僧璨禅师笑道:既然没有人捆绑着.. <详情>
2022-09-04
当明白人生无常就不会张扬
当你感到忙、觉得累的时候,不是因为价值的迷失,就是因为欲望的过多。少计较,多宽容,知满足,心也就闲了。顺其自然,随遇而安,懂得放下,生命才会更加完美。.. <详情>
2022-09-04
什么是我执?我执的表现是怎样的?
这个我执就是我们深层的认知。这个认知就会决定我们看到什么样的世界。打个比喻:就像两副眼镜。一副是具有穿透性的,可以从事物的表相能照见事物的本质;另一副..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