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阿含经·游行经:佛陀游行说法的点滴往事

佛经首页

阿含经游行经 上

我是这样听说的:

一天,佛在罗阅城耆阇崛山中,与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们一起。那时,摩竭王阿阇世准备讨伐跋祇。摩竭王自我念道:跋祇勇猛健壮,民众也豪强。以我的实力去赢取他们,不一定有十足的胜算。阿阇世王,即命令婆罗门种族大臣禹舍,说道:你到耆阇崛山中世尊处去,持我的名分,向世尊的足顶礼,并向世尊问好:世尊起居轻快便利吗?走路强健吗?然后再问世尊:跋祇国人自恃勇猛健壮,民众豪强,所以不顺服我的管束。我准备去讨伐他们,不知道世尊有何告诫?如果世尊告诫的话,你就用心记下,不要有所遗漏,要和世尊说的一样。如来所言,终不会虚妄。

大臣禹舍领受了大王的命令,即乘着宝车前往耆阇崛山。到了那里,停下车来,下车步行进入,直至世尊处。问好后,坐于一面,然后对世尊说:摩竭王阿阇世,来向佛足跪拜叩头。阿阇世恭敬殷勤地问候:世尊起居轻快便利吗?走路强健吗?又问世尊:跋祇国人自恃勇猛健壮,民众豪强,所以不顺服我的管束。我准备去讨伐他们,不知道世尊有何告诫?

这时,阿难在世尊身后,手持扇子,正在为佛扇风。佛问阿难:你有没有听说过,跋祇国民众之间,经常集会讨论正道?

阿难回答,听说过。

佛告阿难:若能这般的话,那么长幼之间和顺,民力转而更加兴盛。国家长久安定,不会被侵犯毁坏。阿难,你有没有听说过,跋祇国的君臣间和顺,上下级互相尊敬?

阿难回答,听说过。

阿难,若能这般的话,那么长幼之间和顺,民力转而更加兴盛。国家长久安定,不会被侵犯毁坏。阿难,你有没有听说过,跋祇国人奉行法度,知晓禁戒,不违背礼节?

阿难回答,听说过。

阿难,若能这般的话,那么长幼之间和顺,民力转而更加兴盛。国家长久安定,不会被侵犯毁坏。阿难,你有没有听说过,跋祇国人孝顺父母,尊敬顺从师长?

阿难回答,听说过。

阿难,若能这般的话,那么长幼之间和顺,民力转而更加强大。国家长久安定,不会被侵犯毁坏。阿难,你有没有听说过,跋祇国人恭敬宗庙,敬重鬼神?

阿难回答,听说过。

阿难,若能这般的话,那么长幼之间和顺,民力转而更加强大。国家长久安定,不会被侵犯毁坏。阿难,你有没有听说过,跋祇国人的女子,真正、洁净、无秽。不说戏笑之言,也不会去做怪诞之事?

阿难回答,听说过。

阿难,若能这般的话,那么长幼之间和顺,民力转而更加兴盛。国家长久安定,不会被侵犯毁坏。阿难,你有没有听说过,跋祇国人尊奉僧人,敬仰持戒者,瞻视、守护、供养,未尝感到懈惓?

阿难回答,听说过。

阿难,若能这般的话,那么长幼之间和顺,民力转而更加兴盛。国家长久安定,不能被侵犯毁坏。

这时,大臣禹舍对佛说:那国的民众,只要遵行一门法度,尚且不可去图谋,何况是具备七种法度?世尊,因为本国事物较多,今日先请辞归回了。佛言:可以,是时候了。 这时,禹舍即从座而起,绕佛三圈,作揖而退。禹舍去未久远,佛告阿难:你叫罗阅祇城附近的比丘们(受持具足戒的男性僧人称为比丘,以下在特定处外,简称出家人或僧众),全都集合到讲堂去。

阿难回答,好的。于是便到罗阅祇城,将僧众全会集到讲堂处,对世尊说:僧众已经集合完毕,正等您呢。

这时,世尊即从座而起,到了讲法堂,顺座而坐。告僧众道:我将为你们演说七种不退转的方法。认真听!认真听!好好思想啊。

僧众回答道:好的,世尊!愿意乐于听闻。

佛告僧众:七种不退转的方法是: 一,相互间屡次集会,讲论正道。那么长幼之间和顺,正法不可坏。 二,上下级间,和气同顺,互相敬重、顺意、不违逆。那么长幼之间和顺,正法不可坏。 三,尊奉法度,知晓禁戒,不违反制度。那么长幼之间和顺,正法不可坏。 四,若有出家人,有大能力守护众生。有情众生们,就应当对他尊敬、侍奉。那么长幼之间和顺,正法不可坏。 五,念护自己的心意,在一切事物中,把孝敬放在首位。那么长幼之间和顺,正法不可坏。 六,修行清净除欲,不随自己的欲望放纵身体。那么长幼之间和顺,正法不可坏。 七,先考虑他人,后考虑自己,不贪图名利。那么长幼之间和顺,正法不可坏。

佛告僧众:更有七种方法,能令正法增长,无有损耗。 一,安于少事,不喜好忙从多为。那么正法增长,无有损耗。 二,乐于安静寂默,不喜好多言。 三,睡眠精少,不昏沉糊涂。 四,不结党群争,说无益之事。 五,不以无德,而自我称誉。 六,不与恶人,结为伴党。 七,乐于在山林闲静之地独处。 若出家人能像这般修行,那么正法增长,无有损耗。

佛告僧众:更有七种方法,能令正法增长,无有损耗。是哪七种呢? 一,有信心者,相信如来是至真、正觉、十种称号具足的。 二,知道惭愧。对自己的过错,感到可耻。 三,知道愧疚。对自己所犯的恶行,感到羞涩。 四,多加听闻。懂得所受持的上、中、下善法,其中的深奥道理。清净无秽,修行清净除欲具足。 五,精进、勤苦修行,灭恶修善,勤加修习而不舍离。 六,对昔日所学习的佛法,忆念不忘。 七,修习智慧,知道生起、灭亡的道理。心中趣向于贤圣法要,灭尽一切苦的根本。 依照这七种方法修行,则正法增长,无有损耗。

佛告僧众:更有七种方法,能令正法增长,无有损耗。是哪七种呢? 一,敬佛; 二,敬法; 三,敬僧众; 四,敬戒律; 五,敬定; 六,敬顺父母; 七,敬不放逸。 依照这七种方法修行,则正法增长,无有损耗。

佛告僧众:更有七种方法,能令正法增长,无有损耗。是哪七种呢? 一,观身体不洁净。 二,观食物不洁净。 三,不乐于世间。 四,心中常忆念:世间万物终归灭亡。 五,心中生起念想:万物无常变化。 六,心中念想:无常变化之苦。 七,由无常变化之苦证悟到:其实一切如幻,并不存在。 依照这七种方法修行,则正法增长,无有损耗。

佛告僧众:更有七种方法,能令正法增长,无有损耗。是哪七种呢? 一,修行念觉支。闲静无欲望,修行出离心,趣向无为。 二,修行择法觉支。 三,修行精进觉支。 四,修行喜觉支。 五,修行猗觉支。 六,修行定觉支。 七,修行护觉支。 依照这七种方法修行,则正法增长,无有损耗。

佛告僧众:有六种不退转方法,能令正法增长,无有损耗。是哪六种呢? 一,身体常行慈悲,不伤害众生。 二,口宣仁慈,不说恶言。 三,心怀慈心,无损害破坏念头。 四,得清净的供养,利益众生。与众生共事,平等无二。 五,受持贤圣的戒律,没有缺漏,也无垢秽,坚定不动摇。 六,显现贤圣之道,救拔众生灭尽苦际。依照这六种方法修行,则正法增长,无有损耗。

佛告僧众:更有六种不退转方法,能令正法增长,无有损耗。 一,忆念佛。 二,忆念法。 三,忆念僧。 四,忆念戒律。 五,忆念施舍。 六,忆念天。 依照这六种心念修行,则正法增长,无有损耗。

当时,世尊在罗阅祇城,随所适宜,安住之后。告阿难言:你们都整装一番,我要去往竹园。阿难回答,好的。即整装衣钵,与大众们一起,侍从着世尊,路经摩竭,到了竹园。在堂上坐后,佛便与僧众演说戒、定、慧。 由修行戒律,获得定这个大果报。由修行安定,获得智慧这个大果报。由修行智慧,获得清净心,等同于得着解脱,灭尽三漏 欲漏、有漏、无明漏。既然已经得着解脱,便生出解脱智慧 生死已经灭尽,清净除欲的修行已经立定,须作的已经办了,将来不再遭受果报。

当时,世尊在竹园,随所适宜,安住之后。告阿难:你们都整装一番,将要前往巴陵弗城去。

阿难回答,好的。即整装衣钵,与大众们一起,侍从着世尊,路经摩竭,而后到了巴陵弗城,在巴陵树下坐着。

这时,志愿清净的居士们(以下简称居士),听说佛与大众们,远道而来,现正在巴陵树下。即一起出城,远远地看见世尊坐在巴陵树下,容貌端正,身体诸根寂定,善于调御最胜。犹如大龙,用水沐浴后,清澄无有尘垢。三十二种相好、八十种随形好,庄严其身。大众看见后,心生欢喜,渐渐地走近佛处,向佛足头面顶礼,然后坐于一面。

这时,世尊渐次为其说法,开示教导,使其获得利益,心生欢喜。诸位居士们听闻佛说法,即对佛说:我想要皈依佛、法、圣众。唯愿世尊慈哀怜悯,接受允许我成为优婆塞。从今以后受持:戒杀、戒盗、戒淫、戒欺妄语、戒饮酒,并奉行这些戒律,不废弃遗忘。明天,我们准备摆设供养,但愿世尊与大众们垂顾、怜悯、屈身光顾。

当时,世尊默然许可。居士们见到佛默然许可,即从座而起,绕佛三圈,作礼归回。居士们随即为如来,建起了大堂舍。并将堂舍处整理平整,打扫、洒水、烧香,庄严地铺设宝座。供养所需都置办完后,便前往世尊处,说:置办已齐备,正等您呢。

于是,世尊即从座而起,身体着衣,手中持钵。与大众们一起,到了那讲堂。洗手洗足,在讲堂中间坐下。僧众坐在左面,居士们坐在右面。

世尊告诉居士们:世间人毁犯戒律,会有五种减损。有哪五种呢? 一,求财,但不随心所愿。 二,即使得着,也将日益减损。 三,所在之处,不被大众尊敬。 四,丑恶名声远扬,流布闻名天下。 五,身体毁坏命终后,将入地狱中。

佛又告居士们:世间人受持戒律,便得着五种功德。有哪五种呢? 一,诸多所求,总能如愿。 二,所有财产,增益而无减损。 三,所在之处,被大众敬爱。 四,好名声,周遍闻名天下。 五,身体毁坏命终后,必往生于天界。

这时,已经是半夜。佛告诸居士们,该各自归回了。居士们即承蒙佛的教言,绕佛三圈,向佛足顶礼而归。

世尊在当日后半夜,天空星光显明时,到闲静处,天眼清彻,见到诸大神天各封宅地,连同中神、下神也各封宅地。正在当时,世尊回到了讲堂,顺座而坐。世尊明知故问阿难道:是谁建造了这座巴陵弗城?

阿难回答:这是大臣禹舍所造,用来防御跋祇袭击的。

佛告阿难:建造这座城的人,正合天意。我在后半夜,天空星光显明时,到闲静之处,以天眼见到诸大神天各封宅地,连同中、下诸神也各封宅地。阿难,应当知道:诸大神天所封的宅地中,所居住之人,安乐炽盛。封与中神的宅地中,居住着中等人。封与下神的宅地中,居住着下等人。各人随己功德多少,止界于所在之处。阿难,这座巴陵弗城,贤人居住其中,商人聚集,国法真实,没有欺压陷害之事。这座城最胜,无论从哪个方向去推,也不可破坏。此城在久后,若是毁坏的话,必定是遭遇了三大灾难: 一,大水; 二,大火; 三,国民与外敌串通、合谋。 如此方能毁坏此城。

当时,在巴陵弗城中,有诸多居士们,通宵达旦,置办供养。居士到佛处说:食物器具已经置办好了,正等您呢。

居士们在陈设齐全后,开始倒饮舀取。饮食完,用水清理后,另外铺设了个小座,坐在佛前。

世尊开示道:你们现在所在之地,贤人、智者居住其中,多有受持戒律者,修行清净除欲。善神心生欢喜,即说咒愿道:可敬,配受敬仰。可侍奉,配受侍奉。广博施舍兼备爱心,有慈悯心,被诸天所称赞,常与良善一起,不与恶势相会。

世尊说完法后,即从座而起。在大众围绕、侍奉下,相送归回。大臣禹舍走在佛的身后,心中作念道:今日这位姓瞿昙的沙门(佛陀)是从这座城门走出的,就命名这门为瞿昙门。又看见如来在渡河处,就命名此处为瞿昙河。世尊离开了巴陵弗城,到了水边。当时水岸上,民众颇多。其中有乘船渡河的、有乘筏渡河的、有乘小筏子渡河的。这时,世尊与大众们一起,如同壮士屈臂伸手间,忽然到了对岸。世尊显示了施救后,即以偈颂说道:

佛为海船师  法桥渡河津

大乘道之舆  一切渡天人

亦为自解结  渡岸得升仙

都使诸弟子  缚解得涅槃

当时,世尊经由跋祇,游走至拘利村。在一处树林下告诫僧众:有四种深奥法: 一,圣戒律; 二,圣定; 三,圣智慧; 四,圣解脱。 此法微妙,难以明解其意。我和你们,因为不知晓其中道理的缘故,所以长久在生死中,流转无穷。 这时,世尊宣明了无私的得救之法后,以偈颂说道:

戒定慧解上  唯佛能分别

离苦而化彼  令断生死习

世尊在拘利村,随所适宜,安住之后。告阿难道:全都前往那陀村。 阿难领受教言,即着衣持钵,与大众们一起,侍从着世尊,路经跋祇,到了那陀村,止步于一处砖瓦屋舍。

阿难在闲静处静默,自我思惟道:这那陀村有十二位居士。 一,名叫伽伽罗; 二,名叫伽陵伽; 三,名叫毗伽陀; 四,名叫伽利输; 五,名叫遮楼; 六,名叫婆耶楼; 七,名叫婆头楼; 八,名叫薮婆头楼; 九,名叫陀梨舍逸; 十,名叫薮达利舍逸; 十一,名叫耶输; 十二,名叫耶输多楼。 这些人,在今世命终之后,会生往于何处呢? 另有五十人命终,更另有五百人命终,那些人会生往何处呢? 如此作念后,即从清静处而起,到世尊处。向佛足头面顶礼,坐在一面,对佛言:世尊,我刚才在清静处自我默念:这那陀村里的十二位居士,如伽伽罗等,在命终之后,会生往何处呢?另有五十人命终,更另有五百人命终,他们将生往何处呢?但愿佛陀为我们解说。

佛告阿难:伽伽罗等十二人,已经断除了出离欲界的五结扣。命终之后,往生天界。在往生处,即现般涅槃,不再回归此世间。另有五十位命终者,已经断除了三结扣:淫、怒、痴薄,并得着了斯陀含果位。返回此世间一次,便灭尽苦痛根本。更另有五百位命终者,已经断除了三结扣,并得着须陀洹果位,不再堕落在恶趣中,必定得成正道。他们往返此世间,历经七番生死,便灭尽苦痛边际。阿难,人出生后,必定有死,这是世间自然常事,何足怪异?若将每个人的死,都来问我,岂不是搅扰嘛。

阿难答言:的确是。世尊,实是搅扰。

佛告阿难:现在将为你演说法镜,使圣弟子们,知道所生之处。得着须陀洹果位者,已经灭尽了堕落于三恶道的恶因缘。此人不过往返世间,历经七番生死。此人必定灭尽苦痛边际,也能为他人,像我这般演说这些事。 阿难,法镜的意思,就是圣弟子们得着不坏的信仰:

欢喜地相信佛 如来、无所著、正等正觉、十种称号具足。

欢喜地相信法 真正微妙之法,自然无拘束地演说,不分时节,开示涅槃之道,被智者所修行。

欢喜相信僧 共善、和同,所作所为都出自直白的心,没有歪曲谄媚。成就正道之果,上下和顺,法身具足。学向须陀洹,便得着须陀洹果位。学向斯陀含,便得着斯陀含果位。学向阿那含,便得着阿那含果位。学向阿罗汉,便得着阿罗汉果位。四果位,互相教授修学的八辈弟子,即是如来贤圣之众,甚可恭敬,世间的福田。

相信贤圣的戒律 清净无秽,没有缺漏,被明哲人所修行,因而获得三昧正定。

阿难,这便是法镜。使圣弟子们知道所生之处。三恶道的因缘灭尽后,便得着须陀洹果位,不过历经七番生死。此人必定灭尽苦痛边际,也能为他人,像我这般演说这些事。

世尊随所适宜,安住之后,告阿难:全都前往毗舍离国去。 阿难即领受教言而行。着衣持钵,与大众们一起,侍从着世尊,路经跋祇,到了毗舍离国,坐在一棵树下。当时,有一位淫女,名叫庵婆婆梨。听人说,佛带领着诸多弟子来到了毗舍离国,正坐于一棵树下。即整装自身,驾乘着宝车,准备前往佛所,礼拜供养。还未到那里,便远远地看见世尊颜貌端正,身体诸根奇特异样,相貌完好备足,如同众星拱月。庵婆婆梨看见后,心生欢喜,下车步行,渐渐靠近佛处。她向佛足头面顶礼,而后坐于一面。

当时,世尊为众生渐次说法,开示教导,令众生得着利益,心生欢喜。庵婆婆梨女听佛说法后,生欢喜心,即对佛言:从今日开始,我要皈依三尊。但愿佛接受我,在正法中成为优婆夷。我会终此性命,受持:戒杀、戒盗、戒邪淫、戒妄语、戒饮酒。 又对佛言:但愿世尊及诸弟子,明日接受我的宴请。今日晚上,就在我园中留宿吧。 那时,世尊默然接受。庵婆婆梨女见佛默许,即从座而起,向佛足头面顶礼,绕佛而归。

庵婆婆梨离去未久远,佛告阿难:我和你们一起前往那园吧。 阿难回答,好的。佛即从座而起,手持衣钵,与一千二百五十位弟子一起,前往那园。

毗舍离城中的诸位车役们,听说佛在庵婆婆梨的园中留宿,即整装,驾乘着五种颜色的宝车。其中有驾乘青车青马的,连同衣服、车盖、幢幡、和下属官吏的着装、所用也都是青色。五种颜色的车马,都是这般。五百位车役,服装颜色尽是相同,正准备前往佛所。庵婆婆梨辞别佛陀后,在回家路上,正逢车役们。当时,车役们的驾车速度疾快,与庵婆婆梨女的宝车,互相钩住推扯着,幢盖也被折断损坏了,但庵婆婆梨并不避道。车役责问道:你仗着什么势力,行车却不避道,冲撞我的车,折断损坏了旗子和伞盖?

庵婆婆梨女回答道:诸位贵人,我已经宴请了佛,将在明日设食,所以急于回家置办供养,才以这样的速度行驶,请原谅我不能避让。

诸车役即对庵婆婆梨女说:你置办宴请之事,暂且先与让我们。我们将给你百千两金子。

庵婆婆梨女寻思后,回答:我已经先宴请了,不能让与你们。

诸车役又对庵婆婆梨女说:我们再给你十六倍的百千两金子,你必须先让我们来宴请。

庵婆婆梨女还是不肯:宴请之事,我已经定夺了,不可让给你们。

车役们又对庵婆婆梨女说:我们今日与你平分国财,你同意先让与我们吧。

庵婆婆梨女回答道:就算把全国的财宝都拿来,我也不换。这是因为佛住在我的园中,已经先接受我的邀请了。这事已经定夺,终是不能相让的。

车役们各自振手叹气,大声嚷嚷道:今日被此女子,夺走了我们的初福啊。 即便前进,直往那园去。

世尊远远地看见五百位车役,和数万辆车马,拥堵着道路而来。便告诉僧众道:你们要知道,忉利诸天的游戏园林,其威仪容饰,也不过无异与此园。你们出家人,应当各自摄住己心,具足诸威仪。出家人应当如何摄住自己的心呢? 要按此方法修行:

出家人自观身内,污秽不净。如此精勤不懈,忆念不忘,以致舍离世间的贪欲和忧患;又自观外身,衰老灭亡,无常变化。如此精勤不懈,忆念不忘,以致舍离世间的贪欲和忧患;又自观身内和外身,精勤不懈,以致舍离世间的贪欲和忧患;对于自己的感受、意识、心念,也是这般地自观。清楚地看到它们,又无常变化,又污秽不净。如此精勤不懈地自观,以致舍离世间的贪欲和忧患。(请参考游行经中 注释 四念处)

出家人如何具足诸威仪呢? 要按此方法修行:

出家人知道可行便行,知道当止便止。连同左右顾视,肢体屈伸俯仰,拿持衣钵,饮食汤药,都不失仪范。善巧地设立仪轨,能方便地除去蒙蔽于心的荫盖。行走、安住、坐立、躺卧、睡觉、醒来都话语沉默,摄心不乱。这即是出家人具足诸威仪。

五百位车役去往庵婆婆梨园,即将来到佛处。他们下车步行前进,到佛处后,向佛足头面顶礼,退坐于一面。如来在座上,光明相独显,遮蔽诸大众。如同秋月;又如同天地清明,洁净而无尘埃遮蔽,太阳在虚空中,光明独照。这时,五百位车役围绕着佛,在旁陪坐着。佛在大众中,光相独明。这时,在座中有一位婆罗门,名叫并曁(原字已无法查证)。他从座起,偏袒右臂,右膝着地,双手合十,以偈颂向佛赞道:

摩竭鸯伽王  为快得善利

身被宝珠铠  世尊出其土

威德动三千  名显如雪山

如莲花开敷  香气甚微妙

今睹佛光明  如日之初出

如月游虚空  无有诸云翳

世尊亦如是  光照于世间

观如来智慧  犹暗睹庭燎(古代庭中照明的火炬)

施众以明眼  决了诸疑惑

五百车役听闻此偈后,对并曁说道:你可再偈颂几遍吗?

并曁即于佛前,再三地复颂。五百车役,听闻偈颂后,各自脱下宝衣,施舍给并曁。并曁即以得来的宝衣,奉上给如来。佛因为怜悯他们的缘故,即受纳了。

世尊告诉毗舍离城的车役们:世间有五宝,甚为难得。是哪五件呢? 一,如来、至真,出现于世,甚为难得。 二,能演说如来正法者,此人难得。 三,如来演说正法,听闻者能相信理解的,此人难得。 四,如来演说正法,听闻者能得着成就的,此人难得。 五,当他人面临危险,能援手救济,令他脱离厄难,并让他知道世间无常反复变化的道理,此人难得。 这即是五件宝,甚为难得啊!

五百车役听闻佛的开示教导,得着利益和喜乐后,即对佛言:但愿世尊和诸位弟子们,明日接受我们的宴请。

佛告诉车役:你们就算已经宴请我,我现在便得着供养了。庵婆婆梨女已经先邀请我了。

五百车役,听说庵婆婆梨女已经先邀请了佛,各自振手说道:我本想供养如来,却不想今日被此女子抢先夺走了。 他们即从座起,头面礼佛,绕佛三圈,各自归回。

庵婆婆梨女,于当夜置办了种种供养。到了第二天的约定时间,世尊即与一千二百五十位僧众整衣持钵,在前后围绕下,去往邀请之所。到了那里,顺座而坐。庵婆婆梨女当时摆设饮食,供养佛及僧众。饮食完后,撤去了钵和桌子。庵婆婆梨女手执金瓶,用水洗涮器具后。向前对佛说:这毗耶离城中所有的园林楼观,属我的园林最胜。今日以此园林贡献给如来,但愿如来慈哀怜悯我,垂顾受纳。

佛告言:你可以将此园,施舍给以佛为首的四方僧众们。这是因为,如来所有的园林、房舍、衣钵六物(比丘三衣、钵器、随坐衣或称坐具、滤水囊),纵使是诸魔、帝释天、梵天、大神力天,也不堪受此供养。 庵婆婆梨女领受教言,即以此园林施舍给以佛为首四方僧众们。佛因为怜悯她的缘故,即接受了供养,并以偈颂说道:

起塔立精舍  园果施清凉

桥船以渡人  旷野施水草

及以堂阁施  其福日夜增

戒具清净者  彼必到善方

庵婆婆梨女取来一张小床,坐于佛前。佛渐次为其说法,开示教导,令其得着利益和喜乐。所说之法分别是:论施舍、论戒律、论往生天界。欲望是大祸患,秽污不净,是阻碍上进的缺漏,只有出离此大障碍,才得以上进。 这时,世尊知道那女子意念柔软、和悦,蒙蔽真心的荫盖微薄,易可开化,如同诸佛,在成佛前得法一样。即为那女演说四圣谛:苦、集、灭、道。

当时,庵婆婆梨女信心清净,如同洁净的白毡,容易被着色。即于座上,心中远离尘垢,传承诸法的法眼生出。见法得法,决定正住,不堕恶道,成就大无畏。庵婆婆梨女对佛言:我今日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她像这般再三地复说道。但愿如来,接受我在正法中成为优婆夷。从今以后,直至寿命尽终,受持:戒杀、戒盗、戒邪淫、戒欺妄语、戒饮酒。 当时,庵婆婆梨女从佛处,受持五戒后,舍离原本的习气,秽垢消除。即从座起,礼佛而去。

世尊在毗舍离城,随所适宜,安住之后。告阿难言:你们整装一番,我要前往竹林去。

阿难回答,好的。即整装衣钵,与大众们一起,侍从着世尊,路经跋祇,来到那竹林。

那时,有位婆罗门姓氏之人,名叫毗沙陀耶。听说佛与大众们,来到了竹林。便自我默念:这位姓瞿昙的出家人,名德广为流布,闻名四方,又具足佛的十种称号,在诸天、帝释、梵天、魔、若魔、天、沙门、婆罗门中,以自身为大家标榜作证,又为他人说法。对上、中、下各等人群的教言,全都真实纯正,道理深奥,修行清净除欲具足。如此真人,应当前往瞻视。

这位婆罗门,到了竹林,前往世尊处。问好后,坐于一面。世尊渐次为其说法,开示教导,令其得利益,心生欢喜。婆罗门人,听闻后心生欢喜,即邀请世尊及大众们,明日接受他的饮食施舍。佛默然接受邀请。婆罗门人,知道自己得到了许可,即从座起,绕佛而归。即于当夜,准备置办供养的饮食。第二天时到,只等世尊前来。

这时,世尊着衣持钵,在大众的围绕下,前往那舍宅,顺座而坐。婆罗门人,设宴种种甘美饮食,供养佛及僧众。饮食完,撤去钵,用水洗涮完后,取来一张小床,坐于佛前。当时,世尊便为婆罗门氏以偈颂说道:

若以饮食  衣服卧具 施持戒人  则获大果

此为真伴  终始相随 所至到处  如影随形

是故种善  为后世粮 福为根基  众生以安

福为天护  行不危险 生不遭难  死则上天

世尊为婆罗门人,演说微妙法,开示教导,令其得着利益,心生欢喜。而后,便离座而去。当时,那地方正值荒年,五谷昂贵,乞求难得。佛告阿难:吩咐这国中的僧众,现在全都集合到讲堂来。

阿难回答,好的。即承蒙教言,宣令远近的僧众,都集合到讲堂来。

当时,国内僧众都集合而来。阿难对佛说:大众已经集合了,正等您呢。

世尊即从座起,来到讲堂,顺座而坐。告僧众言:这地方闹饥荒,乞求难得。你们应当各自分群,随认识的人,前往毗舍离及越祇国,到那里安居,可以不致于需用缺乏。我与阿难,单独在此安居。这是因为,恐怕供养会有短缺。 僧众领受教言,即开始行动。佛与阿难独留此地。

在夏季的后半期,安居期间,佛身患病,全身疼痛。佛自我念道:我今日患病,全身甚是疼痛,而弟子们全都不在。若现在自取涅槃,并不适当。今日当精勤自力,以留延寿命。

那时,世尊从静室走出,坐于清凉处。阿难见到后,立刻前来,问佛道:今日观看世尊的容颜,失去了往日色泽,如同得疾病一般。

阿难又言:世尊有疾病,我心中惶恐不安、忧愁,仿佛进入了荒凉地,迷途而不识方向。佛现在气息未绝,我却仍然少有觉悟。弟子心中默念:如来还未灭度,世眼还未灭去,大法还未损坏。为何今日没有对众弟子们,演说教令呢?

佛告阿难:僧众必须要我存在吗?若有人自言道:我主管着僧众,我统治着僧众。这人对于僧众,就应当有教命。如来不说:我主管着大众,我统治着大众。怎么说,应当对大众有教令呢? 阿难,我所说的法,内外已完毕,也终不自称所知道的通彻明达。我已老迈了,年龄八十,如同老旧的车子,在方便地修理下,还能维持前进。我的身体也是这样,以方便之力,得留少许寿命。我自力精进,忍受此苦痛。心中不念一切之想,入于无想定中。此时我身安隐,无有恼患。所以,阿难。应当自我炽燃,炽燃于正法,不要炽燃于其他。应当自我皈依,皈依正法,不要皈依其他。如何自我炽燃?如何炽燃于正法?如何不炽燃于其他?应当如何自我皈依?如何皈依正法?如何不皈依其他?

阿难,出家人自观身内,污秽不净。如此精勤不懈,忆念不忘,以致灭除世间的贪欲和忧患;又自观身内和外身,污秽、衰亡、无常变化。如此精勤不懈,忆念不忘,以致灭除世间的贪欲和忧患;对于自己的感受、意识、心念,也是这般自观。阿难,这即是自我炽燃,炽燃于正法,不炽燃于其他。应当自我皈依,皈依正法,不皈依其他啊。

佛告诉阿难:在我灭度后,若有人能按照此方法修行的,则真是我弟子中的第一学者。

佛告阿难:我们前往遮婆罗塔去。

阿难回答,好的。

如来即起身,着衣持钵,来到一棵树下。佛告阿难:敷设个座,我背部患痛,准备停留于此。

阿难回答,好的。不久便铺设了座位。

如来坐后,阿难铺设一小座,坐于佛前。佛告阿难:凡是修行四神足,多加修习,常念不忘者,只要意念中愿意,可在一时劫余中,得不死之身。阿难,佛已经多加修行四神足,专念不忘。只要意念中愿意,岂止是在一时劫余中,得不死之身。佛为世间除去黑暗,多所饶益,天、人获得安定。

那时,阿难默然不回答。佛这般再三言语,阿难也是默然以对。阿难此时,被魔遮蔽,心中蒙昧,不懂佛这话的意思。佛三次示意,阿难却不知劝请佛留于世间。

佛告阿难:是时候了。 (经文无指明,应该是佛需要独处时的暗示吧) 阿难承蒙佛的旨意,即从座起,礼佛而去。在离开佛的不远处的一棵树下,静意思惟。

其间不久,魔王波旬前来对佛说:佛意念中,没有欲望。现今正是时候,可示现般涅槃,应当速速灭度。

佛告波旬:且止,且止,我自己知道时候。如来今日还未可取涅槃,必须是我与比丘众集合之时。众比丘又能自我调伏,勇猛捍卫无怯弱,直至渡到安隐处,获得自己真实的利益,成为人中导师,演说流布经教,显明其中句章道理。若他人有异论反驳,则能以正法去降伏,又能以神通变化,自身作证。像这般的弟子们,现在还未全部集合。另外,像这般的比丘尼众、优婆塞、优婆夷,也还未全部集合。今日,我将要广泛示现清净除欲的修行,演说流布觉悟之意,使诸天人普见神通变化。

时日到,魔王波旬再次对佛说:佛昔日在郁鞞罗尼连禅水边阿游波尼俱律树下刚刚成就正觉时,我到世尊所,劝请如来可示现般涅槃:今日正是时侯,应当速速灭度。那时,如来即回答我:且止,且止,波旬,我自己知道时候。如来今日还未可取涅槃,必须集合我的诸弟子们,乃至天人见到神通变化,方才取灭度。佛今日已经集合了弟子们,乃至天人见到了神通变化。今日正是时侯,为何不取灭度呢?佛言:且止,且止,波旬,佛自己知道时候。我住于此世间不久了。将在此后三个月,在原本出生处拘尸那竭娑罗园双树之间,取灭度。

时日到,魔王即心中念道:佛果然不说虚言,现今必是要自取灭度了。因而欢喜踊跃,忽然间消失不见了。

魔离去还未多久,佛即在遮婆罗塔,意念入于正定,心中舍弃性命,准备终止寿命。当时,大地出现大震动,举国人民莫不惊慌恐怖,全身体毛竖起。佛放出大光,彻照无穷无边,凡幽暗之处,无不蒙受光明照耀,各得相见。这时,世尊以偈颂曰:

有无二行中  吾今舍有为

内专三昧定  如鸟出于卵

贤者阿难,心中惊慌,体毛都竖立起来。快速行至佛处,向佛足头面顶礼,退后住于一面。对佛说道:怪哉,世尊!地这般的震动,是何因缘?

佛告阿难:凡世间大地震动,有八种因缘。是哪八种呢?一,大地在水平面之上。风平息,水则平息;虚空不动,风则不动。有时空中大风自然刮起,大水被风扰乱,所以翻涌。大水翻涌,因而普地震动。这是第一个因缘。 二,有时得道的比丘、比丘尼及大神尊天,观见世间有些地方水性多,而地性少,想试验下力量均衡,所以普地震动。这是第二个因缘。 三,若菩萨刚刚离开兜率天,灵魂降临于母胎,一念不乱,地因此大震动。这是第三个因缘。 四,菩萨刚刚出生于母胎,从身体右侧的腋至腰部生出,一念不乱,则普地震动。这是第四个因缘。 五,菩萨刚刚成就无上正觉,正在当时,地大震动。这是第五个因缘。 六,佛刚刚成就道果,转动无上*轮(弘扬佛法),是魔、若魔、天、沙门、婆罗门、诸天、世人所不能转动的,因而普地震动,这是第六个因缘。 七,佛的遗教即将完毕,一念不乱,准备舍弃性命,因而普地震动。这是第七个因缘。 八,如来入于无余涅槃界,示现般涅槃时。地因而大震动。这是第八个因缘。以上八个因缘,令地大动。 那时,世尊即以偈颂说道:

无上二足尊   照世大沙门 阿难请天师   地动何因缘

如来演慈音   声如迦毗陵 我说汝等听   地动之所由

地因水而止   水因风而住 若虚空风起   则地为大动

比丘比丘尼   欲试神足力 山海百草木   大地皆震动

释梵诸尊天   意欲动于地 山海诸鬼神   大地为震动

菩萨二足尊   百福相已具 始入母胎时   地则为大动

十月处母胎   如龙卧茵蓐 初从右胁生   时地则大动

佛为童子时   消灭使缘缚 成道胜无量   地则为大动

升仙转*轮   于鹿野苑中 道力降伏魔   则地大为动

天魔频来请   劝佛般泥洹 佛为舍性命   地则为大动

人尊大导师   神仙尽后有 难动而取灭   时地则大动

净眼说诸缘   地动八事动 有此亦有余   时地皆震动

1
文章点评
2023-02-01
礼敬佛陀竟能得到这五种殊胜功德
【原文】世尊告诸比丘:承事礼佛有五事功德。云何为五?一者端正,二者好声,三者多财饶宝,四者生长者家,五者身坏命终,生善处天上。所以然者,如来无与等也。.. <详情>
2023-02-01
远离妖媚的女人!这八种姿态为智者所厌恶
【原文】佛告大王:妖蛊女人有八十四态,大态有八,慧人所恶。何谓为八?一者嫉妒,二者妄瞋,三者骂詈,四者咒诅,五者镇厌,六者悭贪,七者好饰,八者含毒,是.. <详情>
2023-02-01
震撼心灵的棒喝!人类贪图淫欲的恐怖恶果
【原文】夫淫欲者,譬如盛火,烧于山泽,蔓延滋甚,所伤弥广。人坐淫欲,更相贼害,日月滋长,致堕三途,无有出期。夫乐家者,贪于合会恩爱荣乐因缘,生老病死离.. <详情>
2023-02-01
至心念佛!能消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原文】佛告阿难及韦提希: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 <详情>
2023-02-01
《法华经》里的一个真相!
【原文】我今应当教,令得于道果。即为方便说,涅槃真实法。世皆不牢固,如水沬泡焰。汝等咸应当,疾生厌离心。诸人闻是法,皆得阿罗汉。具足六神通,三明八解脱.. <详情>
2023-01-31
佛陀开示何为怨妇?
【原文】何等怨家妇?见夫不欢,恒怀瞋恚;昼夜求愿,欲得远离;虽为夫妇,心常如寄;乱头勤卧,无有畏避;不作生活,养育儿子;身行淫荡,不知羞耻;陷入罪法,.. <详情>
2023-01-31
若做到这四点能远离各种障碍速证清净
【原文】妙慧!菩萨成就四法,能离法障,速得清净。何等为四?一者、以深意乐摄三律仪;二者、闻甚深经不生诽谤;三者、见新发意菩萨,生一切智心;四者、于诸有.. <详情>
2023-01-31
佛陀开示一切法的本质
【原文】观一切法,皆无所有,犹如虚空,无有坚固。不生不出,不动不退,常住一相,是名近处。《法华经》【注释】观一切法,皆无所有,犹如虚空,无有坚固:要静.. <详情>

最近更新

© 2015-2024 素超人

发帖规范以及说明 举报方式:点击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