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佛陀与耶稣,世间的人与事

师父曰

佛陀与耶稣,一个来自东方,一个来自西方,一个是佛教创始人,一个被基督教认定为“救世主”。

如果他们相遇,会发生怎样的奇妙故事?

他们能适应对方的生活习惯吗?

他们能理解彼此的内心想法吗?

他们会互看不顺眼,还是会惺惺相惜?

走过漫长的岁月,他们又会如何评价对方?

——这是日本漫画家中村光的脑洞,她把诸如此类的想象呈现在自己的漫画《圣哥传》里。

她将这两位存在于经文和神话中的宗教人物,放置到当代社会中,塑造了与传统印象截然不同的佛陀与耶稣,也向我们呈现了不同思想融合碰撞下的另一种可能。

在根据漫画改编的动画电影《圣哥传》中,佛陀和耶稣一改各自的标志性形象,转而变成一身休闲装扮,结伴到了人间。

我们不妨暂时先清空一下对他们的“固有印象”,随着作者的思绪,看一看他们在人间的所见所闻。

文| 丫丁

编辑|齐乎巽

话说在21世纪初,守护世间许久的佛陀和耶稣,终于迎来了短暂的假期,他们一起来到人间,在日本东京立川市的一间小公寓安顿下来,开启了他们的阳光暑假,也踏上了他们的奇遇之旅。

奇遇一:佛陀、耶稣与过山车

那一天,佛陀和耶稣相伴,一同来到了游乐园。

原本对于坐过山车,佛陀内心是抗拒的:“为什么世人愿意经过漫长(排队120分钟)的等待,去接受这种痛苦到令人尖叫的恐怖刑罚?!”

苦修是无法得道的,坐过山车能得到快乐吗?佛陀表示自己完全无法理解周围年轻人们的欢呼雀跃。

但他拗不过耶稣的生拉硬拽和好言相哄,最后还是决定尝试一番。

坐到过山车的座位上时,佛陀看到牢牢把人固定住的安全座椅,原本已经放松了下来,这时耳边却传来工作人员的温馨提示:“身高在140公分以下的客人和以及80岁以上的客人,可能会有性命危险,请不要搭乘。”

佛陀意识到自己入灭前已经80岁,心中一震,不自觉又紧张起来。

过山车缓缓启动,惊险的一刻即将来临。

耶稣让佛陀说点什么缓解一下紧张的情绪,转头只见佛陀嘴里念念有词: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最后过山车的照片出来,大家都佩服他的沉着淡定,而照片上的他,正是标准的佛像姿势。

“一开始往上爬的时候我确实生气了,但急降的时候我顿悟到这一切只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佛陀下了过山车后,微笑着对耶稣说道。

奇遇二:佛陀、耶稣与推销员

佛陀与耶稣在逛街时,一个卖点心的老爷爷吸引住了他们的目光。

老爷爷手里举着两个小点心,和蔼可亲地问道:“你们也想变得幸福吧?”

对于这种街头推销,两人本来是拒绝的,但老爷爷却在恰当的时刻分别说出了佛陀和耶稣践行了一辈子的理论和信念……

恍惚之中,他们愣了一下,仿佛看到了许多年前的自己,看到了他们曾经用一辈子的时间做出的努力。

于是他们接过点心,品尝了起来,并不禁发出感叹:这简简单单的小点心,确实能让人感觉到幸福啊。

也许吧,只有真正生活在这世间,在经历过忙碌和许多无奈之后,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当初佛陀教导世人“离苦得乐”的良苦用心,以及耶稣不止一次说过的“信者得救”的乐观与坚信。

奇遇三:佛陀、耶稣与求签

两人参与到当地的抬神轿活动后,耶稣提议一起去抽签,佛陀想来都来了,不妨体验一下便答应了。

两人信心满满地各抽了一张,结果却都抽到了“凶”签。

耶稣的签上写着:不要兴奋过头丧失自我;

佛陀的签上写着:要有与年龄相符的沉着冷静。

这令两人哭笑不得,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得罪了当地的神明。

当然他们也并没有因此发火懊恼,毕竟,不论是佛陀还是耶稣,他们性格里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轻易生气”。

奇遇四:佛陀、耶稣与邻居

自从佛陀和耶稣成为自己的房客,房东老太太就没少操心。

贴在院子里的“戒律”,他们几乎都在无意间触犯了。

但他们态度友好,当有好吃的东西,也会给她送一点,而且当佛陀露出微笑的时候,总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瞬间心中所有的气恼都不见了。

这让房东老太太常常在“果然还是不应该让他们入住”和“竟然是意外的好人”的感叹之间反复横跳。

街坊四邻也知道最近附近来了两个怪异可疑的外国人,他们的行为举止总是令人匪夷所思——有时会突然招来一大群鸟,有时屋子里会突然闪着耀眼的金光……

大家觉得他们很是奇怪,但每次看到他们都是笑脸相迎,怪异之中又带着几分纯真和善,简直让人猜不透。

而在以大辅为首的三个淘气男孩看来,最有趣的还是佛陀额头上的圆点。

有一天在路上遇到佛陀,大辅当即出手,对准佛陀的额头狂按多下,把佛陀吓跑了。从此以后,佛陀见到他们都是能躲则躲。

没想到这反而更加激起了大辅他们的好奇心,他们开始制作各种远程射击的简易工具,企图射中佛陀额头上的圆点,还给佛陀起了个外号——按钮星人。

虽然每次“袭击”,基本都以失败告终,但小孩子天性好动,总是锲而不舍。

直到在一次抬神轿活动中,大辅因为个子小,拼命踮起脚尖都碰不到轿子,是佛陀细心地注意到了这点,并让大家弯下腰以帮助大辅顺利加入。

其实,大辅对佛陀的看法已在一点点改变,只是他自己一直不愿承认。

直到众人发现佛陀和耶稣好几天没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每个人都多多少少有点不适应,甚至有种物是人非的感觉。

大辅跑了大大小小的街道四处寻找,以为他们被抓走了,急得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后来发现佛陀和耶稣是去温泉旅行后,才松了一口气。

周围的人从一开始的怀疑嫌弃,到后来的依依不舍,佛陀和耶稣传递出来的温柔友善的力量,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他们,也在渐渐地走进他们的心里。

相遇和相识,本就是一次美好的奇遇

在这趟人间旅行中,佛陀和耶稣也有过意见不合的时刻,但佛陀总会用宽容的态度和微笑来面对,耶稣也时常展现出自己和蔼乐观的性格。

其实,他们就和人世间所有的好朋友一样,会一起去逛街,一起吃美食,一起赏风景,一起欢笑,一起面对生活的难题……

他们总是尽己所能,去体贴、鼓励和支持彼此,帮助对方完成心愿。

圣诞节那天,佛陀精心地给耶稣准备了礼物,还小心翼翼地隐瞒着,想给他生日惊喜,甚至不惜斥巨资买下了带有圣诞老人的蛋糕;

年末的最后一天,耶稣陪佛陀去寺庙撞大钟,虽然最后错过了,但他们转而一起跨年倒数,笑得很开心。

这样的时刻比比皆是,让人渐渐忘了他们的圣人身份,在他们身上看到了自己与朋友的日常,琐碎且闪着光。

圣人,并不遥远

生活就是这样,我们总会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细节,顿时心生温暖,深感人间值得。

就像佛陀会在口渴的时候,感慨饮料的美味;

就像耶稣会在疲惫的时候,通过泡澡来解乏。

佛陀与耶稣,其实和我们每个人一样,那些我们感到快乐的瞬间,他们也曾感受过:那些我们承受的痛苦,他们也曾体验过;

只是他们在那个遥远的时空,秉持着各自对世界、对人生、对自己的理念,保持本心,坚守信念,活出了真正的自我。

我们又何尝不能如此呢?

经历生活的种种,然后永葆赤诚,活成让自己满意,也让身边人舒服的姿态,不也是一种平凡而伟大的人生吗?

也许正如影片中讲述的那样,我们眼里的“圣人”并不遥远。

他们不在奇妙玄幻的神话里,也不在高高在上的典籍里,他们就在我们身边,可以是你,可以是我,也可以是和我们擦肩而过的任何一个陌生人。

注:
参考资料及文中图片均源自日本动画电影《圣哥传》。

5
文章点评
2022-08-03
如果有一天,你的父母出家了......
文|云吞编辑|齐乎巽如果有一天,父母出家了,你会以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他们?是极力反对,苦苦哀求他们还俗归家?还是全力支持,真心替他们感到高兴?在网络上.. <详情>
2022-07-29
史上最热夏天?这位禅师有避暑妙招
最近一段时间,北半球的各地都陷入酷暑之中,有人说这个夏天,气温太高,闷热难耐,远超往年。这让人不禁想起,曹洞宗开山祖师之一的洞山良价禅师,和徒弟的一段.. <详情>
2022-07-27
生死之间,还有什么?
关于死亡这个话题,自古以来有无数人讨论过,思考过,表达过。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曾说:“我们活着时,死尚未来临;死来临时,我们已经不存在。因而死与生者与.. <详情>
2022-07-15
佛陀与耶稣,世间的人与事
佛陀与耶稣,一个来自东方,一个来自西方,一个是佛教创始人,一个被基督教认定为“救世主”。如果他们相遇,会发生怎样的奇妙故事?他们能适应对方的生活习惯吗.. <详情>
2022-07-13
短期出家,是一种什么体验?
文|云吞编辑|齐乎巽图|网络《金刚经》有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世间万物,无时无刻都在变化着。无常,才是生命的常态。无论是健康、容貌,还是财富、情.. <详情>
2022-07-11
这些年,离我们而去的高僧们
2022年7月4日,当代禅门巨匠绍云长老,在含山县褒禅寺安详舍报,世寿85载,僧腊66载。绍云长老的离开,令佛门叹惋,四众沉痛。而三日后,悲痛再袭:7月7日,能海.. <详情>
2022-07-02
这个孤独的僧人,对着石头讲经
提起“顿悟”,我们最先想到的往往是六祖惠能的“明心见性”法门。然而,早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就有僧人已经开始提倡顿悟学说了。他就是竺道生,一位以慧解著称,.. <详情>
2022-06-29
庐山梦寻:我是佛前青莲花,极乐世界是我家
庐山东林寺白莲 摄影丨怀劼文|心觉居士编辑|齐乎巽兴许,是山里的云雾,如梦如幻的境缘,让人活得梦幻又深情。钟声敲破暗昧,醒在云雾里,晨光呼唤安详,木鱼..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