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藏传佛教的礼仪和汉传佛教的礼仪以及南传佛教礼仪

佛教礼仪

宗教礼仪是人类为了习惯超自然范畴的一种标志性的技能行为,它不同于人与人、集体与集体、国家与国家交往中的礼节。宗教礼仪的特别性质在于它是宗教认识的外在表现,是处理人与神之间的联系、具有使人同崇奉目标挨近或合二而一的标志效果,具有超越个人的重要社会价值。这种特别性便是宗教礼仪所具有的含义。

今世研讨宗教的学者大都以为宗教礼仪标志宗教心情的体会。宗教不是立足于理性的思辩和逻辑的推断,而是立足于对虚幻的神的超越性的崇奉。

这种崇奉必定发生持殊的宗教心情,这是因为崇奉者虚幻地体会到万能之神而发生的一种特别爱情,这种特别爱情通过宗教礼仪表现出来,并得到巩固和强化,礼仪便具有了标志的含义。

所谓标志,是指用简单的形象、动作表明难以表达的观念、体会和情况,是人特有的。牛津字典以为,标志意味着标志物拥有一些不属或可补足其自身内在的东西,因而它可用来表明、显现或想象归于它以外的事物,而以某种适当的方式来连结。人类有许多情感深埋在内心深处,难以用言语来表达的。

宗教礼仪也是一种标志,表达的是人的更深入的、只可意会不行言传的宗教崇奉的感受。它是信徒关于世界之伟大,自己的藐小的体会;是关于创造和操纵世界的神灵的心服口服与敬畏的体会;是人的心灵怀着无限的冥想和期望,体会天主的仁慈,把自己的心灵无限扩大,冥冥地和超越的无限实体——天主相融会,进入不行言说的神妙境地的感受。

这种心服口服、敬畏和神妙感受则通过标志性的礼仪予以披露。芝加哥大学的斯洛特金教授以为,构成宗教礼仪的标志性含义的原理是:当人无法改变环境时,当人不能自动地习惯环境时,就标志地习惯。

礼仪的标志含义可以引起虚幻的然而却是实在的感受,使人严肃,使人敬畏,使人心旷神怡,引人进入奥秘日子的境地。例如,有些原始部族的成年礼包含一系列仪式,这些仪式标志着此刻这个年轻人的“旧我”现已死去,那个以前的特别品格已不复存在,而“新我”,新的特别品格呈现了。

释教礼仪,是指释教的礼节和威仪,依照地域划分有三类:南传释教礼仪、汉传释教礼仪

释教有它的礼仪方式,其中有些是直接由佛陀年代留传下来的,有些是参照当地风俗礼仪而拟定。遵行礼仪可广植善根,并非仅仅作作姿态而已。在此简介南传释教礼仪,使台湾南传佛徒有可依循的参考。

礼敬三宝

一、礼佛:

入梵宇、禅修中心、精舍、塔,应至佛殿礼拜,行合掌礼或三拜礼,平时见到供奉的佛陀塑像,应在适当的位置行合掌,乃至跪拜之礼。虔诚的佛徒有时遥见寺、塔即行合掌礼。礼拜时,每一拜都以跪姿行之,不必动身。礼拜时,可默念南无释迦牟尼佛、三归依、或忆想佛陀的九个名号,或祝福一切众生皆得离苦得乐。若绕佛,应右绕而行。

二、礼法:

经。律。论三藏是希世瑰宝,值得恭顺。礼拜。经典应置于净处。研读经典,须心存敬意,应先行洗净。擦干双手,不行污损经典。

三、礼僧:

亲近比丘(沙门),应先行三拜。问法、听法中,应以跪姿或以双腿侧弯向左或向右之姿,若心存敬法,则合掌。谛听。问法毕,也要三拜,离席动身,退几步,再转身出去。若比丘正在饮食、安息、沐浴、剃发时,不必礼拜。路上遇比丘,可闪一边,脱帽、脱鞋,恭顺、合掌(高举至额头)、躬身站立,或蹲下、合掌,静待比丘路往后再动身。

供养早上逢比丘行清净乞食,应随才能供养饮食(台湾比丘多为素食),切莫供养金钱。正午往后,比丘不外出乞食。供养比丘,可直接拿供品至梵宇或精舍,也可依法约请至家中受供。若供养日用品的等值价,须有净人(kappiya)代受持。可约请比丘四事供养(catupaccaya)(饮食、僧衣、居住、药品),约请时,表达:“供养法师任何需求”之语。从约请当天算起,四个月有用,往后,比丘不行再向约请者讨取日用品等,除非再度受约请。可约请比丘终身四事供养。

威仪入梵宇、佛塔,应行恭顺、礼拜、供养、问法、经行、坐禅,须坚持安静,小声交谈,不该大声讲话、喧闹。二六时中,行、立、坐、卧尽可能坚持脑筋清晰,具正念。正知。行、立、坐、卧之身姿,应坚持风度、不散乱。与人论法、论事,应平心静气,若有争议之处,切莫心浮气躁,表现求胜之傲慢。只须把事情问清楚,并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即可。若未解决争议,则讨教有德学之士。

 1、进入檀城(佛堂),或拜谒仁波切时,应先向上师及诸佛菩萨行三礼拜,要脱离时则不宜跪拜,合掌(如扎西底类;吉祥如意)或问讯(如仁波切森加南;仁波切晚安)即可。

2、参加法会或拜谒仁波切,不宜迟到应提前到达。

3、不论何时,弟子的座位不宜高过仁波切,若仁波切席地而坐,为接受加持,或献哈达(放在哈达上的物品如红包等是供养仁波切的,哈达下的物品如念珠天珠等物品是请仁波切加持的),或敬送礼物,应一鞠躬以跪姿趋前,请示时,应坚持一定礼仪间隔,不宜贴身近前,退后时应面向上师撤退,不宜立刻转身。

4、仁波切之法像、佛像或法本不行直接置于地上,不行由其上跨越,应置于桌面或高处。

5、在佛堂听法、拜谒仁波切或在圣迹圣物前,不宜伸腿将脚掌朝向之。

6、会或闻法结束时,弟子可将供养金或小礼物奉上,代表感谢。当仁波切下座时,弟子应起立合掌表明欢欣敬重。

7、供养仁波切喇嘛,或护持道场,是为自已种下福田,功德迥向法界众生,咱们自己亦受加被,所获福报不因金钱多少,而是依清净的菩提心而定,然“所谓福德,即非福德,是名福德”,若以三轮体空的发心供养更为殊胜。

8、仁波切通过身边时应动身致意,避免路过仁波切的影子,法衣,座位等用具。

9、为上师做事或长期亲近仁波切,不行自恃骄宠,视之为一般朋友应不时检点身口意。

10、法会与修法大体上来讲都会有主法者(如仁波切、堪布或喇嘛)、带头喇嘛、喇嘛及参与者或共修信众。参与者或共修信众切记于共修时修法之音量不行大过仁波切与带头喇嘛的音量。带头喇嘛为声响消沉带头修法之喇嘛。

3
文章点评
2022-05-27
如何正确诵读佛经?何谓恭敬阅读经典?
何谓恭敬?印光大师云:“净手洁案、主敬存诚、如面佛天、如临师保,则无边利益自可亲得。”凡欲阅读经典,须先洗手漱口、洁净几案、端身正坐、合起双掌,然后.. <详情>
2022-04-10
佛教戒律规定:皈依佛门应该选择怎样的上师?
佛教用语。皈依的意思是:身心归向它、依附它。皈依佛门乃佛教徒之根基入门。所谓内道、外道之区别在于有无皈依三宝。皈依为皈投或依附之意,也就是盼望投靠三宝.. <详情>
2022-04-10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也是药师佛节日,作何善恶成千倍!
今日重阳节,小编不禁想到了去年的8月11日是重阳节,15年九九重阳节也是恭迎药师佛节日,作何善恶成千倍增长。当天不仅仅是重阳佳节,更是殊胜吉日,是为家人、.. <详情>
2022-04-10
在家信佛有禁忌吗
民间通俗的信仰,有很多的禁忌,但那并不是正信的佛教,却被误认为是佛教的禁忌。如香炉里面残余的香棒,不可以每天清理,结果弄成脏乱和容易引起燃烧的危险。其.. <详情>
2022-04-10
佛教对重婚的看法是什么?
佛教反对重婚,因为它违反守持“邪淫戒”精神,并且破坏了道德秩序和社会安宁。男女双方能结为夫妻,这是因缘;不仅是今生的努力,也包含了前世的因果。因此,夫.. <详情>
2022-04-10
出家需要具备什么资格和条件?
有网友问到出家有什么条件和要求,今据律藏《四分律行事钞》略述如下。一个人是否能出家,除了主观的要求外,在律藏中有很多详细的记载,也就是出家人的资格审查.. <详情>
2022-04-10
清明节,佛弟子该如何祭祖?
清明节,对佛弟子而言,是带着感恩之心推广孝道的好机会。清明节在今天最大的功能,就是让我们追宗思源,不忘自己的先祖,学会知恩、感恩、报恩。我们于清明节所.. <详情>
2022-04-09
现代我们还要教育孩子“吃亏是福”吗?
如今一些做爸爸妈妈的不了解因果的道理,把后代作为自我的一种延伸,对后代很是溺爱。不只对后代与生俱来的欠好习性不加以管制,乃至教学小孩去竞赛,不能吃亏、..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