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他是千古仁君,愿过念佛的生活,嫔妃纷纷出家!

念念不捨彌陀佛名

他是千古仁君,愿过念佛的生活,嫔妃纷纷出家!

 释佛欣 阿弥陀佛与我同行 1月26日

(一)

一代仁君 盛世繁华

纵观中国数千年历史长河,朝代兴衰更迭,循环不息,期间帝王频繁更换,瞬间隐没,其中不乏纵横驰骋统一中原、开拓疆土的帝王,或者继往开来、开创太平盛世的明君,当然亦多有残酷暴君、亡国之主。

然而自古以来,百姓可遇不可求的却是仁君仁政,因此,“仁政”一直成为中国传统政权的最高理想。

直到千年前的北宋之际,终于出现了一位能够冠之以“仁”的帝王——宋仁宗赵祯。



宋仁宗赵祯



仁宗盛治

仁宗在位四十二载,缔造了历史上不可比拟的“仁宗盛治”,期间八荒平静,士农乐业,文武忠良。

但观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能把整个世界推向近代化的三大发明——活字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皆出至于仁宗时代。




世界最早的纸币——“官交子”,正是发行于这一时期。

最早的纸币)

无数流传千古之名士贤臣,皆在仁宗期间登上历史舞台。

唐宋八大家中,除唐朝柳宗元和韩愈之外,苏洵、苏辙、苏轼、王安石、欧阳修、曾巩皆活跃于仁宗朝中。

除此之外,还有威名远播的谏臣包拯,建功立业的武将狄青,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彪炳史册的司马光,宋四家之一的黄庭坚,奉旨填词的柳永,运词别致浓丽的,大名鼎鼎的理学家程颐、程颢兄弟……

人才鼎盛,君子满朝,甚至“钜公辈出,尤千载一时也”。

严于律己

集千年人才于一时,创古代中国之一世繁华,这自然与仁宗仁慈有道、仁政为民密不可分,“为人君,止于仁”之最高帝王标准,仁宗当之无愧,诚为千古仁君。

关于“仁”,孔子所言“克己复礼为仁”。仁宗严于律己,修内而安外。一代帝王坐拥天下宝物,但仁宗生活依旧简单朴素,衣着粗麻布衣,不好珍馐美味。

曾有官员不远万里运来蛤蜊,敬献仁宗,当得知其价昂贵,值两万八千钱,他却无法下咽。

又一次批奏至深夜,饥饿难耐,欲食一碗羊肉热汤,但终究忍饿不说,只因担心御厨会以此为惯例,夜夜宰杀,如此下去,不可计数,终不忍心为一碗饮食,伤生害物。

宽以待人

仁宗严于律己,却宽以待人,可谓仁者爱人,这体现在他的宽容仁厚,采纳广言。世人皆知包拯之直言不讳、不避权贵、惩治奸吏,却很少了解是仁宗之胸怀成就了包青天的铁面无私。

包拯曾在朝堂上与仁宗争得面红耳赤,甚至唾沫横飞,直飞溅到仁宗脸上,仁宗不仅没有治罪,反而因他勇于直谏而加官。

仁宗以其仁厚之心,能容各种激烈之批评,就算对其生活妄加非议,依旧宽容以待。

年轻气盛、心忧天下的苏澈道听途说,只是听闻仁宗在宫中美女无数,歌舞饮酒,纸醉金迷,不关心百姓疾苦,未加考证便写入考卷中。

当时考官们认为苏辙无中生有、恶意诽谤,建议对之严厉制裁;仁宗却认为科举的目的便是推举敢言之士,因此特与苏澈功名。

苏辙仅仅依据道听途说,便在科举考试中妄加评判,且直指皇帝本人,即便在“康乾盛世”,也难逃被灭九族之命运。

仁宗的仁慈宽厚,由此可见一斑。

甚至有四川一读书人,献诗成都太守,主张“把断剑门烧栈阁,成都别是一乾坤”。太守认为这是明目张胆地煽动造反,立即把他缚送京城。

但仁宗知道后,理性分析,认为这只是秀才急于做官,写诗泄愤而已,还给他授予司户参军职位。

纵观历史,一代帝王能宽容四川秀才的事,恐怕只有仁宗做到了。

恩泽百姓

仁宗之仁慈不仅只对近臣,也恩泽百姓,甚至对他国之百姓依旧仁慈对待。

对外谨守盟约,保持友好关系,绝不轻动干戈,无数百姓因此免遭刀兵之祸,故仁宗在位期间,边境安宁,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一派和平景象。

仁宗以仁治国,恩泽天下,以至天下归仁。当他驾崩时,朝野上下莫不哭号,举国哀痛,数日不绝。

褴褛的乞丐、斯文的书生、稚气的小孩……无不聚集皇宫门外,哭声一片,披白麻,烧纸钱,为仁宗送别,那焚烧纸钱的烟雾,弥漫上空,以致“天日无光”。

就连四川山沟里的妇女们,也头戴纸糊孝帽,哀悼仁宗。

岂止是大宋,甚至辽国的百姓也举国痛哭哀悼,辽国君主道宗耶律洪基亦号啕痛哭,并为仁宗建立一个衣冠冢,借此寄托哀思。

此后,辽国历代皇帝“奉其御容如祖宗”。

一位帝王之驾崩,赢得黎民百姓痛哭哀悼之事,屡见不鲜,但让敌国百姓与皇帝也痛哭,并且真诚哀悼,如此君主,即使不是绝无仅有,也是凤毛麟角。

仁宗不愧为中国一代仁君圣主!

(二)

一心向佛 三宝妙赞

仁宗如此仁慈宽厚,以仁治天下,赢得千古仁君之美誉,究其根本,归结于他对佛教的虔诚信仰,是佛心大慈大悲之自然流露。

北宋一代,仁宗之前的皇帝皆极力护持佛教。

宋太祖赵匡胤大力恢复周世宗法难被毁的寺院、佛像、经文,并敕令雕刻大藏。’

宋太宗积极设立译经院,恢复从唐代以来中断170年之久的佛经翻译,并支持赞宁法师编纂《宋高僧传》。

宋真宗除建造佛寺、翻译佛经之外,还亲自为佛经作注,又撰写《崇释论》。

因此,仁宗生活的时代,佛教之风已蔚然朝野,深入民心,满朝文武大臣多是信佛之士,仁宗对佛教之信仰,可谓水到渠成。

自古信仰佛教之帝王,屡见不鲜,其中世人耳熟能详的有请佛法东来之汉明帝,数次出家为僧的梁武帝。

然而,若论治国与佛法两者皆做到几近完美,天下归仁者,唯有宋仁宗一人。

因此,苏轼在《宸奎阁碑》中赞叹仁宗言:

此所谓得佛心法者,古今一人而已。

 顶戴佛像 赞佛功德

仁宗对佛教信仰虔诚,为祈雨缓解旱情,专门迎请佛舍利至宫中供养,其心至诚,立即天降大雨,还感得增生一颗舍利,五色光发。仁宗用琉璃瓶贮藏供养,并作一首《佛雅赞》,赞叹佛之遗教,不可思议:

三皇掩质皆归土,五帝潜形已化尘;

夫子域中称至圣,老君世上亦言真;

埋躯只见空遗冢,何处将身示后人;

惟有吾师金骨在,曾经百炼色长新。

仁宗称佛陀为“吾师”,表明他已经皈依佛门,已是佛弟子。又写偈颂赞叹世尊:

天上天下,金仙世尊。

一心十号,四智三身。

度脱五阴,超腧六尘。

生灵归敬,所谓能仁。

而且,他常顶戴佛像,认为接受朝臣礼拜是不得已,其实唯有佛方堪世人礼拜,故言:“我无德,每日人呼万岁,教佛当之。”

亦暗示大臣百官当礼拜佛陀。观音菩萨顶戴阿弥陀佛,以示虔敬,当常随师学;仁宗顶戴佛像,可见其信仰之至诚。

 护持佛法 莲华经赞

仁宗对佛信仰淳厚,以一代帝王之身份,极力护持佛法。

他经常亲自组织、参与放生、建道场之佛事活动;又整饰寺院,支持译经入藏,结交、礼遇无数僧人;还曾派僧侣去印度取经,取回梵本1428卷,译成564卷。并诏选50名童子学习梵文,培养译经人才。

故仁宗期间,不仅是士大夫之乐园,“读书人最好的时代”,也是古代百姓生活幸福之时代;更是佛教风气浓厚,信仰虔诚之际。这当然得益于仁宗之仁慈,以及对佛法的真实信仰和大力护持。

除护持之外,仁宗自身亦精研佛法,精读《妙法莲华经》,深得佛法心要,作有《莲华经赞》:

六万馀言七轴装,无边妙义内含藏。

溢心甘露时时润,灌顶醍醐滴滴凉。

白玉齿边流舍利,红莲舌上放毫光。

假饶造罪如山岳,只消妙法两三行。





 神往出家 意在圣果

帝王信佛护佛之中,梁武帝屡次出家,成为佛教内的佳话,仁宗也向往出家,或许因为帝王的责任,最终未能如梁武帝一般,舍身出家。

仁宗自身未能出家,但曾赐两位年幼女儿(第七、第八女)出家,而且仁宗后宫妃嫔中亦出家无数,迎舍利入宫奉养之时,宫中“嫔嫱炼臂、削发者甚众,喧传满街,无不惊骇”。而且,出家后的她们礼敬有加,有赞僧偈言:

六度无懈,四恩匪常。

为人眼目,助佛津梁。

体润一雨,心熏众香。

道无不在,此土他方。

正因如此,他的《赞僧赋》,将其羡慕出家生活之心境,赞叹出家僧宝之至诚,表露无遗:

夫世间最贵者,莫如舍俗出家。


若得为僧,便受人天供养,

作如来之弟子,为先圣之宗亲,

出入于金门之下,行藏于宝殿之中。

白鹿啣花,青猿献果。

春听莺啼鸟语,妙乐天机;

夏听蝉噪高林,岂知炎热;

秋睹清风明月,星灿光耀;

冬观雪岭山川,蒲团暖坐。

任他波涛浪起,振锡杖以腾空;

假饶十大魔军,闻名而归正道。

板响云堂赴供,钟鸣上殿讽经,

般般如意,种种现成。

生存为人天之师,

末后定归于圣果矣。

偈曰:

空王佛弟子,如来亲眷属。

身穿百衲衣,口吃千钟粟。

夜坐无畏床,朝睹弥陀佛。

朕若得如此,千足与万足。

仁宗赋中,文文句句流露出对出家生活之无比神往,出家生活之自在,僧宝之尊贵,现世为天人之师,最重要的是将来必证圣果,这才是出家为僧最圆满的生活,这也是仁宗真正所追求的境界。 

(三)

一方净土 四季弥陀

仁宗一心向佛,全心护持佛法,又真心寻求解脱生死,证涅槃果。那么佛法无边,法门无量,众生根机不堪,当如何选择出离要径,才能即身成就,脱离轮回。

仁宗《赞僧赋》言,向往“夜坐无畏床,朝睹弥陀佛”之生活,可知他佛法最终归宿在西方净土,因此才会渴望获得大安心,日夜与阿弥陀佛为伴。

而且仁宗精研《法华经》,经中言“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法华秘髓,在念佛求生西方净土,花开见佛,悟无生忍,如《药王菩萨本事品》中说“闻是经典,如说修行,于此命终,即往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住处,生莲花中,宝座之上”。

仁宗对净土之信仰,对弥陀之归命,真实至诚,且看他四季念佛之歌:

春天:静念弥陀 坐立莲花

和风吹绿柳,桃李尽开花,草也生芽,木也生芽。

秋千上欢喜的,媚姬士女,荒郊外烦恼的,庶夫农家,细思量,欢喜的也由他,烦恼的也由他。

从今后,广施些衣服,多舍些饭茶,静念些弥陀,准备着自家。叹浮生有也是虚花,无也是虚花。

只愿我早修到弥陀海会,净土莲池,坐也是莲花,立也是莲花。

夏天:勤念弥陀 坐立纵横

薰风吹翠草,万物自滋融,蚕也方成,麦也方成。高楼上快活的,闲浪子弟,路途中,熬煎的,旅客行商,细思量,快活的也成空,熬煎的也成空。

从今后,广积些阴骘,多办些前程,勤念些弥陀,准备着临行。叹浮生有也是虚名,无也是虚名。

只愿我早修到弥陀海会,净土莲池,坐也是纵横,立也是纵横。

秋天:急念弥陀 坐立安然

金风吹黄菊,皎月正当圆,花也皆残,果也皆残。

东壁厢,才闻的,男婚女配,西壁厢,又听的,铙钹喧天,细思量,现在的也徒然,过去的也徒然。

从今后,广行些方便,多结些善缘,急念些弥陀,准备着来年。叹浮生有也不十全,无也不十全。

只愿我早修到弥陀海会,净土莲池,坐也是安然,立也是安然。

冬天:勤念弥陀 朝暮光辉

朔风吹松柏,鹅毛雪片飞,草也凋零,木也凋零。

这壁厢,闹哄的,红炉暖阁,那壁厢,凄凉的,草席麻衣,细思量,富贵的也是非,贫穷的也是非。

从今后,坚持些斋戒,早悟些禅机,勤念些弥陀,准备着来催。叹浮生有也是伤悲,无也是伤悲。

只愿我早修到弥陀海会,净土莲池,朝也是光辉,暮也是光辉。

纵然帝王高贵,天下归仁,细细思量,无非四季变幻,无常迅速,浮生虚华不实,残缺悲伤;即便舍家弃欲,出家度生,若不脱轮回,证无生忍,又如何真正四季安然,尽是莲花?又岂能朝暮光辉,面睹弥陀?

唯有归命弥陀,一心念佛,方能今生立即往生西方,莲花化生,必定成佛。时时刻刻,亲见弥陀,听闻妙法,广度群生。

这便是仁宗信仰之归宿,至于仁宗是否具足三心而往生,我们不得而知,但阿弥陀佛本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作者 | 释佛欣

16
文章点评
2022-05-26
【吃素戒殺】令人震撼的悲壯感人故事...(永不殺戮 )
我曾見過一場異常悲壯的死亡,正是那次死亡深深的震撼了我,我從此不願再傷害, 哪怕再微小的生命……那是在一次圍獵班羚的過程中。班羚又名青羊,形似家養山羊,善於跳躍,每頭成年班羚重約30多公斤,性情溫馴,是獵人最喜歡的動物。那次,我們狩獵.. <详情>
2022-05-26
凡是病人做噩夢、夢見死人、失眠等,中醫博士都勸念佛就好!
【凡是病人做噩夢、夢見死人、失眠等,中醫博士都勸念佛就好!】我是從事中醫臨床工作的一名中醫,也是一個佛教徒,多年前由一個病例,開始注意有很多病人總是夢死人,而念佛對此是很有效的。這是一個老太太,先是她外孫女總找我看病,後來熟悉了,.. <详情>
2022-05-21
【菩提樹下說故事】當護身口意
【菩提樹下說故事】當護身口意●思慧優填王的王妃奢彌跋,曾造謠毀謗佛陀。佛陀在阿耨大泉時,告訴舍利弗過去的因緣:過去久遠九十一劫,有位國王名叫善說。國中有一位婆羅門,名叫延如達,非常好學,知識廣博,具有三十種相好,教導五百個豪族童子.. <详情>
2022-05-21
佛法告诉你什么是嫉妒?如何对治
佛法告诉你什么是嫉妒?如何对治我们要对治嫉妒心,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嫉妒,还有嫉妒的根源在哪里。我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嫉妒”二字都用“女”字旁?这是中国古人造字的智慧,因为他们发现,嫉妒的情绪变化表现得最明显的,一般来说都是女性,并不.. <详情>
2022-05-21
【因果】曹翰的千年報應
曹翰的千年報應文/淨照「因」「果」關係,就像「形」和「影」的關係。若「形」已經有了,那麼「影」一定會隨著來。要端正影子,一定要先正直其形體。「形」正直,「影」那有不端正的呢?若不正直其「形」,卻想要「影」端正,就好比揚湯止沸,將鍋.. <详情>
2022-05-20
【淨土宗園地】願將自力轉他力
願將自力轉他力文/淨博法師聞某法師準備閉關用功念佛,暫證無生法忍,再來弘法度眾。其道心之真實與堅定,令人油然而生讚歎之情。然而我心卻且喜且憂喜的是:善導大師所強調之機深信,對於某一類人,倘不用功到極限,與曠大劫來之煩惱習氣經過一番.. <详情>
2022-05-20
【慈善公益】讓弱勢住得舒適安全 他們20年蓋500間房子
[記者黃淑莉/雲林報導]來自全台各地百位台灣寶島行善義工團義工,連續2週犧牲假日到雲林北港鎮,協助一對低收入戶父女蓋屋,看到新屋落成,82歲許父開心,台灣寶島行善義工團20年來在全台蓋約500間房子。許姓父女相依為命居住在百年磚造老屋,許.. <详情>
2022-05-20
【慈善公益】捐出33億土地,蓋成房子以1元租金租給窮人,最有良心的豪門二代
捐出33億土地,蓋成房子以1元租金租給窮人,最有良心的豪門二代說起豪門二代,許多人可能都會認為他們要不就是酒囊飯袋,要不就是只會守著祖業。不過事實上現在許多豪門二代已經不是這樣的了。他們不少人不僅僅可以成功繼承祖業,而且還有極強的社..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