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出离心是一种觉悟

达真堪布



出离心不是逃避心,生起了出离心并不会逃避现实,不会影响正常的生活与工作,因为生活与工作也是在了缘、了债。这时生活与工作就是一种修行,是一种解脱的方法,而不是搞轮回、不是造业。出离心是要断除贪着与贪恋,因为有贪着与贪恋就无法了缘、了债,无法使自己的福德与智慧圆满,这是成就的障碍。我们要做的是去除障碍,让自己能切实地了缘、了债、了脱生死,切实地积福德、增智慧,使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圆满。

真正的出离心是一种勇敢的心,敢面对、敢承担,没有丝毫的恐惧与障碍。因为明白了什么是轮回,知道了如何摆脱轮回之苦。六道轮回是苦海,是痛苦的、可怕的。由无明导致的,受业力牵引的,叫六道轮回;相反,就不是六道轮回,那叫“犹如莲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莲花在水中,但是没有被水染污;日月在空中运行,但是没有住在空中。虚空不会阻碍日月的运行,水不会染污莲花。同样,若是没有无明,没有业力的牵引,六道轮回影响不了你,你不用感受六道轮回的痛苦。


很多人不敢修出离心,以为厌离心、出离心就是舍弃一切、离开社会。有出离心不是要离开社会,不是要舍弃所拥有的一切,而是要放下贪恋与执着。如果对外境有贪恋与执着,它就会控制你、让你痛苦;如果对外境不贪恋、不执着,它就不会束缚你、控制你,但你可以控制它、主宰它,这样就自在了,这叫境随心转,这就是解脱。若心总是随外境动摇,心随境转,那就是轮回。所以大家要明白,出离心不是逃避心,也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觉悟的心态。

——摘自《成就宝鉴论》轮回过患


5
文章点评
2022-02-16
佛的智慧都是本具的
关于究竟果位的分类,可以分为五种:自性身、显现菩提身、法身、报身、化身;也有分为不动金刚身、现前菩提身、法身、报身、化身的。密宗的续部里主要讲五身,其.. <详情>
2022-02-16
云散之后,湛蓝的天空自然现前
一个团体肯定需要有人来主持,否则秩序会杂乱无章。主持者就是上师,“本师圆满”指上师即佛陀。十法界里最高的境界就是佛陀,现在科学讲的四维、五维、六维、七.. <详情>
2022-02-16
如入禅定的临终境界是靠自己平时的功夫还是靠佛力加持?
问:为什么业障现前的瞬间,脑袋会一片空白,感觉身体和思维都不受控制,事后什么都想不起来了,就是很多人形容的眼前一黑,醒来已经在医院了,什么都忘了。临终.. <详情>
2022-02-16
学着发心做菩萨
相续中真正要有利他心,必须要通过修行。发菩提心的基础、前提条件是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在有四无量心的基础上,才能发出菩提心。菩提心有胜义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 <详情>
2022-02-16
最究竟的智慧之身
佛的自性身是现空不二的,清净身也是空性的。这个空性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空”,而是远离言思、超越时空的意思。佛性不是单一的现分,也不是单一的空分,而是现.. <详情>
2022-02-16
水没接满就要慢慢积累
密宗的“密”,第一层含义是相对自性而言的“如来藏”,第二层含义是相对众生而言的,即保密,次第修行,因为很多众生需要层层引导。正如前几天微博写的,修行要.. <详情>
2022-02-16
如果做不善的事能使他人高兴,是否可以做?
问:如果做不善的事能使他人高兴是否可以做?答:我们都是修大乘佛法的,所以一定要饶益众生,不能伤害众生,不能让众生不高兴。但前提是什么?完全是为了救度众.. <详情>
2022-02-16
缘来缘聚,缘尽缘散
我们学佛修行,就要去掉对世间的贪恋,否则连声闻和缘觉的果位都无法获得,只能在六道轮回里感受无穷无尽的痛苦。若还没有放下对世间的贪着,不可能解脱。解脱是.. <详情>

© 2015-2024 素超人

发帖规范以及说明 举报方式:点击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