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3
大乘行人发菩提心,由于当人的根性与时节因缘的差异。遂致发心的因缘与相状错综复杂。省庵大师在《劝发菩提..
2023-06-07
我们常常讲一个公案,说有师徒俩,师父是证到了罗汉果位的,这个沙弥才刚刚出家不久。有一天这师徒俩出外去行脚,沙弥徒弟当然是走在师父的后面,背上包走在后面。这沙弥走的时候看到农田里很多农夫在那里种稻子,头..
2023-06-16
佛法的修持,不是在形式上装模作样,而是透过各自的思维而有所领会,或者透过实践而有所感受,这样生起的信..
2023-07-02
菩提心就是发成佛的心。“菩提”是佛果的意思,“心”是能发之心,发成佛度众生的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
2023-07-04
我们应该这样想:其实,身处轮回中的一切众生,无始时以来无一未曾做过我的父母,做父母时他们都是无微不至地呵..
2023-07-15
在《优婆塞戒经》里面,有这么一段话:善生言:“世尊!彼六师等不说因果,如来今说因,有二种:一者、生因..
2023-08-11
菩萨戒一般是六重二十八轻戒,受菩萨戒主要是发菩提心,发菩提心首先要有出离心。人只有对“我”有真实的认..
2023-09-02
所谓修法过程中的违缘和障碍是有非常多的诱惑,比如说食物、金钱、权力、名声、地位的诱惑。这些诱惑太多太..
2023-09-11
作为一个大乘佛弟子,尤其是金刚乘修行人,首要目标是发起菩提心。那么,一个发起了菩提心的人究竟能得到什..
2023-10-08
噶举大禅修师波卡仁波切开示——如何发展菩提心,对治瞋恨叮咛一:滚滚红尘俗世中,虽想不被沾染,但却常被..
2023-10-17
菩提心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简称。“菩提”二字,是古印度的梵语,译成汉文的意义为“觉”,即是成..
2023-10-19
发愿对学佛者相当重要,发愿时,只要不发有损与他人利益,而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愿,此必与正法相应。严格..
2023-11-07
在学习佛法过程中,尤其是大乘释教,不论在显教或密教,都会劝人发菩提心,很多人也都在解说菩提心和发菩提..
2023-11-10
----节选自净界法师:《净心与净土》佛在世的时分有一个叫做须赖的居士,名叫须赖。这个居士他受了三皈五戒..
2023-12-06
佛教戒律包括:居士戒、别解脱戒、菩萨戒、沙弥戒、比丘戒等等。小乘佛教首先要守的,就是居士戒和出家戒;..
2024-04-04
黄柏霖:爱欲会障碍你发菩提心,障碍你一向专念黄柏霖:爱欲会障碍你发菩提心,障碍你一向专念所以老法师说,佛法说,爱是六道轮回的根本,「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我们的心,如果不能得到正念现前,至..
2024-04-23
达真堪布:想尽一切办法把菩提心发出来达真堪布:想尽一切办法把菩提心发出来弥勒菩萨对善财童子讲,菩提心的功德、利益无有限量,菩提心的功德无量无边。善财童子依止文殊师利而发菩提心,然后到处寻找善知识学修菩..
2024-04-28
黄念祖:怎样辨别菩提心要想自己修得比别人强就是修罗,想自己成佛别人都给自己下拜,那就是大魔头了。希望众生度尽,自己才成佛这才是佛。胜义谛菩提心你们都没有。胜义谛那真是在平等中体会到差别,于差别中体会到..
2024-06-04
达真堪布:驾驭菩提心的骏马,从安乐之处趋向安乐之处达真堪布:驾驭菩提心的骏马,从安乐之处趋向安乐之处若是你能发菩提心,以菩提心去行持善法,就能迅速断尽一切恶业和烦恼,能消除一切障碍,可以立即积累无量无..
2024-09-01
顶果钦哲仁波切:修习菩提心的根基在修习这个法教之前,必须先思量人身珍贵难得、无常及轮回过患来做前行。人身此刻,我们俱足殊胜人身的十八种特质,是非常难得的。如果能够把握机会,正确地修持佛陀的法教,就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