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陀经》是伪经吗?

请净界法师慈悲开示:佛说阿弥陀经是一部相当重要的经典,尤其对众生的帮助更是殊胜。请问为何五百结集的时候,没有结集出来,而是在佛灭度以后,才有部派辗转流传出?以一位净土行者,对他人的质疑的时候,应该如何解释?(天台宗)净界法师开示:当然现代人的一个问题:他习惯用考..
https://www.sushijiameng.com/wei-sushi-89034

-1762 37.P0363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1卷)〖明 智旭解〗

大正藏 No. 1762 阿弥陀经要解明 智旭解1卷佛说阿弥陀经要解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西有沙门蕅益智旭解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于一切方便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莫若念佛求生净土。又于一切念佛法门之中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莫若信愿专持名号。..
https://www.sushijiameng.com/shu-5071

-1761 37.P0356 佛说阿弥陀经义疏 (1卷)〖宋 元照述〗

大正藏 No. 1761 阿弥陀经义疏宋 元照述1卷佛说阿弥陀经义疏(并序)西湖灵芝崇福寺释元照述一乘极唱终归咸指于乐邦。万行圆修最胜独推于果号。良以从因建愿秉志躬行。历尘点劫怀济众之仁。无芥子地非舍身之处。悲智六度摄化以无遗。内外两财随求而必应。机兴缘熟行满功成..
https://www.sushijiameng.com/shu-5070

-1760 37.P0350 佛说阿弥陀经疏 (1卷)〖宋 智圆述〗

大正藏 No. 1760 阿弥陀经疏宋 智圆述1卷刻弥陀经义疏序孤山圆师撰弥陀经义疏。后又钞之名曰西资。吾邦未见流行。学者憾焉。比偶获义疏。订正镂刻。使学者免传写之劳。他日若有得钞者。与此疏并行于世。则在西刹行者。岂不大资哉。窃望焉。时正德甲午仲秋谷旦谈峰莲光院..
https://www.sushijiameng.com/shu-5069

-1759 37.P0348 佛说阿弥陀经疏 (1卷)〖新罗 元晓述〗

大正藏 No. 1759 阿弥陀经疏新罗 元晓述1卷佛说阿弥陀经疏唐海东新罗国沙门元晓述将释此经。三门分别。初述大意。次释经宗致。其第三者。则入文释。第一述大意者。夫众生心之为心也。离相离性如海如空。如空之故无相不融。何有东西之处。如海之故无性是守。岂无动静之时..
https://www.sushijiameng.com/shu-5068

-1758 37.P0329 阿弥陀经通赞疏 (3卷)〖唐 窥基撰〗

大正藏 No. 1758 阿弥陀经通赞疏唐 窥基撰3卷阿弥陀经通赞疏序大慈恩寺沙门窥基撰详夫理绝众诠。岂三乘之可摄。智圆万德。非十地以能观。布慈云而荫四生。洒法雨而湿九有。由是降神兜率诞迹迦维。厌欲乐于王宫获真常于觉树。良以群生业惑魔党增强。腾苦海以辟三途。溺慈..
https://www.sushijiameng.com/shu-5067

-1757 37.P0310 阿弥陀经疏 (1卷)〖唐 窥基撰〗

大正藏 No. 1757 阿弥陀经疏唐 窥基撰1卷阿弥陀经疏京兆慈恩寺基法师撰窃闻。三宝之宝理超系象之表。三乘之乘事涉名言之迹。原夫真际之理平等性空。赴机启权实之门。接凡施净秽之土。识其路者即语默一途。迷其趣者则理事天隔。故身子以高下之累则镜地而见丘陵。梵王以彼..
https://www.sushijiameng.com/shu-5066

-1756 37.P0307 阿弥陀经义述 (1卷)〖唐 慧净述〗

大正藏 No. 1756 阿弥陀经义述唐 慧净述1卷阿弥陀经义述慧净述阿弥陀经(此云无量寿后秦罗什师元译小无量寿元求那跋陀法师重译)。窃以。法身无像像。因有像之机。净土无方。方因有方之感。虽复至理凝寂道绝名言。大悲善巧随□□□□□□□□□□□□□□□□三转醍醐尘沙..
https://www.sushijiameng.com/shu-5065

-1755 37.P0306 阿弥陀经义记 (1卷)〖隋 智顗说〗

大正藏 No. 1755 阿弥陀经义记隋 智顗说1卷阿弥陀经义记天台智者大师记夫至圣垂慈照机应迹。开导六道普济十方。逐境升沉随缘净秽。斯则善权摄诱引趣菩提。是故大觉弥陀昔弘誓力应形极乐现处道场。三辈愿生皆入定聚。色像殊胜寿量难思。宝树天华咸能演法。清风流水俱说妙..
https://www.sushijiameng.com/shu-5064

只要有一个人一心念佛,阿弥陀佛本人就会来助念

对佛这一方面来讲,毫无疑问的,永远都是至诚要接引、救度众生,佛不论是对哪一个人,哪一个众生,都没有不接引的心,只要众生愿意接受,佛就愿意接引,这可以说是没有条件的,而且众生无论有什么业障,对佛都无障碍。阿弥陀经明明告诉我们: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
https://www.sushijiameng.com/wei-sushi-88400

阿弥陀佛今现在说法,法筵无穷,不要错过!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佛说阿弥陀经》在《佛说阿弥陀经》中,释迦佛讲阿弥陀佛今现在说法,既然今现在说法,所以阿弥陀佛既不是过去佛,也不是未来佛。在此经典中,接下来会说,阿弥陀佛成佛已来,于今十劫。阿弥..
https://www.sushijiameng.com/wei-sushi-88254

念佛三昧是什么意思?念佛三昧是什么境界?

念佛三昧是什么意思?在《阿弥陀经》里面会谈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念佛三昧另外一个表达。一心不乱,诸多的注经家又分为事一心不乱和理一心不乱。蕅益大师说,事一心不乱就是伏断见思惑。伏住见思惑,可能是观行即佛的水平可以做到伏住。要断见思惑,那就是阿罗汉的水..
https://www.sushijiameng.com/wei-sushi-88199

西方极乐净土距离娑婆世界有多远?

东方的琉璃净土离我们很近,那么西方极乐净土距离我们的娑婆世界有多远呢?极乐净土离我们有多远?在《阿弥陀经》里提到,西方极乐世界距离我们有「十万亿佛土」,这是就空间上来说的。一个「佛土」有多大?一个佛土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佛经描述这一个地球,只能算..
https://www.sushijiameng.com/wei-sushi-87996

延生普佛与往生普佛有什么不同?

关于普佛,有延生的普佛,也有往生的普佛,两者有什么不同?普佛又是什么意思呢?往生普佛,一般是诵念《阿弥陀经》、称念「阿佛陀佛」圣号。用于人往生、冥寿、忌日或纪念日的时候。延生普佛,是诵念《八十八佛》或《金刚经》,用于消灾、祝福、作寿、喜庆的时候。有时..
https://www.sushijiameng.com/wei-sushi-87944

观音菩萨是男是女?

在佛门课诵之中,有一首观音赞,其中有这样四句话:三十二应遍尘刹,百千万劫化阎浮。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根据《阿弥陀经》所说,阿弥陀佛成佛以来,已经十劫,十劫的时间,在我们娑婆世界的凡夫众生来说,的确是非常的长久;但在佛菩萨而言,实在微不足道..
https://www.sushijiameng.com/wei-sushi-87770

【持名念佛】-什么是持名念佛

持名念佛(佛教解释)佛教净土宗四种念佛佛法之一,即持名念佛、观像念佛、观想念佛和实相念佛。持名念佛就是《佛说阿弥陀经》所说的执持名号,《佛说无量寿经》所说的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就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圣号,通过信愿称念阿弥陀佛得名号求生西方净土的方法。..
https://www.sushijiameng.com/wei-sushi-87623

杂修

严格地说,中国人是杂修的佛教。例如:为了求现生的健康、长寿、消灾、免难而持诵《普门品》、《药师经》、《大悲咒》或念观音菩萨及药师佛圣号;若为求西方的未来利益,便诵《阿弥陀经》,并念阿弥陀佛圣号;若为消除病障、业障,则多半诵持观音灵感真言、白衣大士神咒..
https://www.sushijiameng.com/wei-sushi-87386

如何看待佛经的不同版本?

问题:顶礼师父,弟子发现手头的两三部《金刚经》有好几处不一致的地方,有点苦恼,想请教您如何知道正确的内容是什么?宽见法师:佛经本来就有不同的版本,你们可以去cbeta(中华电子佛典协会的简称)查一下。比如《阿弥陀经》《心经》《无量寿经》都有好几种版本,因..
https://www.sushijiameng.com/wei-sushi-87142

最容易的超度法门是念佛!

最容易的超度法门是念佛,不论时地,不拣根机,只要念佛,便得利益,若以目的而论,西方弥陀净土的念佛法门,不用讳言,确是以死后往生极乐世界为主。但是《阿弥陀经》也说,那是一部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
https://www.sushijiameng.com/wei-sushi-86681

何为“信愿行”呢?哪一种资粮最圆满呢?

我们通常所念的《阿弥陀经》,是专门介绍净土法门的。阿弥陀经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呢?信愿行三资粮,阿弥陀经就是讲信、愿、行。何为信愿行呢?信愿行,净土宗祖师所总结的净土法门之宗要,对净宗行人来讲,信、愿、行三,缺一不可。信:谓深信依佛言念佛求生西方必能遂愿..
https://www.sushijiameng.com/wei-sushi-86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