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9 45.P0773 海印三昧论 (1卷)〖新罗 明皛述〗

大正藏 No. 1889 海印三昧论新罗 明皛述1卷海印三昧论一卷(并序)依大方广佛华严经明皛所述若夫大道无边非隘行之能寻。至理深玄非浅智之所识。以局情入道。道非局入。执教求理。理非执求。要以无方大行始可称道。孱空圆智迥会理矣。故请将来君子同怀寄筌之意。  归命尽..
https://www.sushijiameng.com/shu-5195

-1885 45.P0692 注华严经题法界观门颂 (2卷)〖宋 本嵩述.琮湛注〗

大正藏 No. 1885 注华严经题法界观门颂宋 本嵩述.琮湛注2卷注华严经题法界观门颂引徐吕取韵切忌道著归德法云洒扫比丘琮湛撰并集解窃以。观门深旨厥号溥融。满分幽宗摽乎法界。玄寂不动。尘尘而净国纯真。灵鉴随缘。念念而佛心证觉。毛端虽隘。容多刹而弥宽。心数既玄。..
https://www.sushijiameng.com/shu-5190

-1875 45.P0627 华严经义海百门 (1卷)〖唐 法藏述〗

大正藏 No. 1875 华严经义海百门唐 法藏述1卷华严经义海百门(并序)京大荐福寺沙门法藏述夫缘起难思。谅遍通于一切。法界叵测。诚显现于十方。莫不性海冲融应人机而表一。智光赫奕耀世间以通三。殊胜微言轻毫彰于圆教。奇特圣众纤埃现以全身。迥超情虑之端。透出名言之表..
https://www.sushijiameng.com/shu-5184

-1874 45.P0613 华严经明法品内立三宝章 (2卷)〖唐 法藏述〗

大正藏 No. 1874 华严经明法品内立三宝章唐 法藏述2卷华严经明法品内立三宝章卷上魏国西寺沙门法藏述三宝章 流转章三宝章三宝义略作八门。一明建立。二释得名。三出体性。四显融摄。五明种类。六拣所归。七辨业用八明次第。初明立意者有七种。一为翻邪故。即翻外道尊师..
https://www.sushijiameng.com/shu-5183

-1873 45.P0598 华严经问答 (2卷)〖唐 法藏述〗

大正藏 No. 1873 华严经问答唐 法藏撰2卷华严经问答上卷沙门法藏撰问。三乘事理。普法事理云何别。答。三乘中事者心缘色碍等。理者平等真如。虽理事不同而相即相融不相妨碍。亦不相妨而事义非理义也。普法中事理者。理即事事即理。理中事事中理。即中中恣。虽事理不参而..
https://www.sushijiameng.com/shu-5182

-1871 45.P0589 华严经旨归 (1卷)〖唐 法藏述〗

大正藏 No. 1871 华严经旨归唐 法藏述1卷华严经旨归唐京兆西崇福寺沙门法藏述夫以。主教圆通尽虚空于尘刹。帝珠方广揽法界于毫端。无碍镕融卢舍那之妙境。有崖斯泯普贤眼之玄鉴。浩汗微言实叵寻其旨趣。宏深法海尤罕测于宗源。今略举大纲开兹十义。撮其机要称曰旨归。庶..
https://www.sushijiameng.com/shu-5180

-1870 45.P0536 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章 (4卷)〖唐 智俨集〗

大正藏 No. 1870 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章唐 智俨集4卷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卷第一终南太一山至相寺沙门释智俨集初会十门料简一经意 天王赞佛说偈初首显教分齐义 卢舍那品一乘三乘义章 胜音菩萨偈首立转法轮章 观五海说十智文立五海章 说分文内净土因缘文初立十世界..
https://www.sushijiameng.com/shu-5179

净土摄受众生的最低标准——净界法师开示

华严经》的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是一种大根器修行净土的方法。有些人说:我的根器不行,不能修十大愿王,怎么办呢?还是有办法。我们看第二个经典它的传承。「而《观经》下品下生,五逆十恶,具诸不善,临命终时,地狱相现,有善知识,教以念佛,彼即受教称念佛名,未满十声,即见化..
https://www.sushijiameng.com/wei-sushi-88997

开发内心的财富

开发内心的财富人都会天生的庄严自己,喜欢买衣服,首饰,弄个好看的发型。想要通过拥有外在的权利,财富来展现自己。这是世俗的庄严。而《法华经》中,佛陀亲自告诉我们,要以佛庄严而自庄严。佛弟子要开发内心自在的庄严,大家去看《华严经》,《华严经》讲的是佛的境..
https://www.sushijiameng.com/wei-sushi-88867

建筑佛山 普陀山

浙江东北部普陀县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岛,原名小白华。传说观世音菩萨常来此山化现说法。《华严经·入法界品》:“于此南方,有山名补陀洛迎,彼有菩萨,名观自在”。“补陀洛迦”,梵文音译,意为美丽的小白花,于是简称为“普陀”,以名此山。唐大中元年(847年)有一..
https://www.sushijiameng.com/wei-sushi-88854

华严经原文

华严经在佛学中是一部非常著名的经书,当然现在修行华严经的人也是越来越多的。有些人比较喜欢挑战自己,所以就去修行华严经原文,我们在刚开始修行华严经的时候,对华严经原文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所以我们大家要多看看华严经白话文。那么,下面就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华严..
https://www.sushijiameng.com/wei-sushi-88617

华严经与金刚经区别有什么

金刚经和心经在佛中的地位是非常的高的,都对佛法文化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其实我们要修行的话,是不用进行区分的,因为不论是哪一部经文,只要我们选择了,那么就是和你是有缘分的,只要认真的修行就可以了。1、金刚经经文最主要的讲的就是说这个世界是空的,是不存在的..
https://www.sushijiameng.com/wei-sushi-88429

华严经功德利益富贵

华严经作为一部非常重要的经书,其中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智慧,所以我们要多多修行华严经,这样我们就能够体会到华严经功德利益富贵,对我们的帮助是非常大的,我们大家坚持去修行华严经,从而使我们有更多的收获。那么,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修行华严经功德利益富贵吧..
https://www.sushijiameng.com/wei-sushi-88390

-1743 36.P1064 皇帝降诞日于麟德殿讲大方广佛华严经玄义一部 (1卷)〖唐 静居撰〗

大正藏 No. 1743 皇帝降诞日于麟德殿讲大方广佛华严经玄义一部唐 静居撰1卷皇帝降诞日于麟德殿讲大方广佛华严经玄义一部大安国寺沙门静居谨上此经七处。九会。三十九品。凡八十卷第一菩提场会经六品。一世主妙严品五卷。二如来现相品一卷。三普贤三昧品。四世界成就品。..
https://www.sushijiameng.com/shu-5052

-1742 36.P1049 大方广佛华严经愿行观门骨目 (2卷)〖唐 湛然撰〗

大正藏 No. 1742 大方广佛华严经愿行观门骨目唐 湛然撰2卷华严经骨目序此经新本大唐证圣元年于阗实叉难陀译八十卷成。天台宗教第九祖师荆溪尊者有愿行观门骨目一卷(今分两卷)。即略撮纲要用拟观本。斯文久流他国未行于中朝。故人罕得而见之。然诸佛密藏如来性海视之者莫..
https://www.sushijiameng.com/shu-5051

-1741 36.P1011 略释新华严经修行次第决疑论 (4卷)〖唐 李通玄撰〗

大正藏 No. 1741 略释新华严经修行次第决疑论唐 李通玄撰4卷华严经决疑论序东方山逝多林寺比丘照明撰北京李长者皇枝也。讳通玄。性禀天聪。智慧明简。学非常师。事不可测。留情易道。妙尽精微。放旷林泉。远于城市。实曰王孙。有同舍国。年过四十。绝览外书。在则天朝。..
https://www.sushijiameng.com/shu-5050

-1740 36.P1008 大方广佛华严经中卷卷大意略叙 (1卷)〖唐 李通玄造〗

大正藏 No. 1740 大方广佛华严经中卷卷大意略叙唐 李通玄造1卷大方广佛华严经中卷卷大意略叙北京李通玄造第一卷(菩提场第一会说六品经至第五卷 世主妙严品第一)佛成道。在摩竭提国。说法于菩提场中。往劫与佛同修故。令众海云集。第二卷傍生品类。上界诸天。如来果海之..
https://www.sushijiameng.com/shu-5049

-1739 36.P0721 新华严经论 (40卷)〖唐 李通玄撰〗

大正藏 No. 1739 新华严经论唐 李通玄撰40卷新华严经论卷第一长者李通玄撰夫以有情之本。依智海以为源。含识之流。总法身而为体。只为情生智隔。想变体殊。达本情亡知心体合。今此大方广佛华严经者。明众生之本际。示诸佛之果源。其为本也。不可以功成。其为源也。不可..
https://www.sushijiameng.com/shu-5048

宏圆法师:自心清净,时时见佛常住

宏圆法师:自心清净,时时见佛常住由于众生的善根因缘所感,佛在菩提树下示现,出现在世间来度化众生;等佛度化众生的因缘尽了,佛就又示现在双林树下涅槃。就像《华严经 出现品》中说:“佛子,诸佛如来为令众生生欣乐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生恋慕故,示现涅槃。”他住..
https://www.sushijiameng.com/wei-sushi-88370

-1738 36.P0709 新译华严经七处九会颂释章 (1卷)〖唐 澄观述〗

大正藏 No. 1738 新译华严经七处九会颂释章唐 澄观述1卷华严七处九会颂释章序昔者圭峰禅师有华严纶贯之作。其书亡逸而不传。复庵纶贯本为禅者作。故虽痛快直捷而不便于学教之士。尝欲仿法华纶贯别作一书。愧无旭师之笔而止。客冬于华顶入信精舍得七处九会颂释。乃清凉观..
https://www.sushijiameng.com/shu-5047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