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徽州黟(yī)县人余梦严,家中贫寒。有一年除夕,家里连祭祖的物资都没有。余梦严准备把身上的羊皮短袄当3000钱,先把年过了再说。
于是鸡鸣而起,走了大约五里地,忽然看见树林中有个人影,余梦严还以为见鬼了。走近一看,竟是一名男子准备上吊自杀!余梦严急忙救下对方,一问得知,这名男子欠田租若干,如果不还就要拿妻子抵债。可襁褓中的孩子没了妈妈也必死无疑。所以自己也不想活了……余梦严问,欠了多少钱?对方说三千足矣。
余梦严于是也不顾自己家里揭不开锅,毅然把自己的羊皮袄交给对方,并说,赶紧拿去当点钱还了。对方急问恩公尊姓大名,谁知余梦严说:“我又不要你还,赶紧走吧!问姓名做什么?”等余梦严空手回到家后,妻子问,你当的钱呢?余梦严只字不提救人之事,只是说不小心被人偷走了。而妻子竟然也不抱怨,反而笑语安慰。夫妻俩就此过了一个穷苦年。
这一年余梦严夫妇已年过五十,还没有儿子。但这件事过后,他们意外生得一子,名余兆元,后来竟官至兵部尚书。更离奇的是,50多岁的余梦严竟然又高中进士,官至礼部郎中!
余梦严退休归乡时,之前自杀的男子已逐渐小富。他寻遍全乡都没找到恩人。由于余梦严贤名在外,他估计是余梦严做的,因此登门拜谢。但余梦严严词拒绝说:“不要误会是我,我不是那个人!”直到临终之际,儿子余兆元问起此事。余梦严再次说:“这种盛德之事,怎么会是我做的呢?大概乡里平时认为我比较迂腐老实,才怀疑是我吧。”至死不肯承认。
世人说行阴德事不让人知道,余公就是这样!做善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做善事,难的是做了一辈子善事,却守口如瓶,至死不提。
(注:本故事出自清代善书《里乘》、《劝诫录》。《里乘》作者许奉恩,是余梦严儿子余兆元的至交。虽然余梦严至死不承认此事,但应系其妻子儿子猜测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