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南山律在家备览-导读》:在佛前发露说自已的罪名忏悔、为什么还得有明确的目标?

南山律在家备览

[ 问 ] :


在佛前发露说自已的罪名忏悔、为什么还得有明确的目标?


忏悔时不仅要忏自已的罪业、为什么还要代法界众生忏悔无始劫来所造的罪业呢?

[ 答 ] :


“ 记己罪名:如涅槃说,为恶不善等。" 在佛前彻底的发露自已的罪名,就是要忏悔得有明确的目标。


例如拜八十八佛之前,要在佛前发露为什么要拜八十八佛,可以挑习气最重的两点、三点来忏悔。如果只是悠悠泛泛的说,我就是要对治我的贪嗔痴,目标太浮泛了,力量也就太分散


所以在佛前要说罪,要说为何而忏,说出自己的罪业。

        怎么说呢?“ 如涅槃说 ”  ,《涅槃经》第十六品中说:“ 发露诸恶,从生死际,所做诸恶,悉皆发露,至无至处 ” 。


无至处就是成佛了。比如要忏悔杀业,就在佛前发露忏悔:“ 我弟子某甲从无始劫来乃至今生,所造杀业于此全部忏悔。” 


因此忏悔杀业,不仅要忏悔此生的杀业,同时无量劫来所累积的杀业都要忏悔。因为今生会造杀业的原因是习气,而习气是从过去生累积而来的,所以不仅要忏悔今生的杀业,也要将过去生的习气和罪业忏悔掉。

        甚至在忏悔的时候,不仅要忏悔自己的罪业,同时也要忏悔与法界众生,无始劫来所造罪业,也就是代法界众生忏悔无始劫来所造罪业。


如:“ 我弟子良因与法界众生,无始劫来所造杀业,同时忏悔。" 为什么要代法界众生同时忏呢?因为发菩提心,破除魔障。同样的忏悔,一个是为了自利而忏悔,另一个则是依止菩提心而忏悔,二者功德是千差万别的。

       有人担心:我代无量众生来忏悔,他们的罪都扛到我身上,我恐怕扛不住,实际不必多虑,因为这只是一种观想,就像  “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 的地藏王菩萨,已经成佛了,但地狱还是没空啊!


所以这只是一种愿心,通过这个愿心,来开展我们的心量。不会因为发心为他人受罪,就真的为他人受罪。

        如果罪能替代的话,大慈大悲的佛菩萨就帮我们受罪,不用我们修了。但佛菩萨不能帮我们受罪,还得叫我们自己忏,个人因果个人了,所以发心为无量无边的众生忏罪,只会增加拜忏的功德,不用担心


有的人说帮他人忏悔,或者回向时会生病,这或者因为你跟他有共业,或者只是巧合,总之不要去胡思乱想。

出处:《南山律在家备览》忏悔篇:问答:

附录三:

问答所在页数:47页下数3行至48页下数4行

弘一法师遗著

良因法师导读

[ 问 ] :


忏悔不但是忏除过去的罪业,为什么在佛前要发起殷重的誓愿,未来不再造作同样的罪业呢?

[ 答 ] :


“ 立誓言 ” :“ 从今已往,福始罪终,乃至成佛,忏悔本宗,斯为要也"


 立誓言就是发起殷重的誓言,“ 从今已往,福始罪终 ” ,罪终是过去的罪业忏悔干净。福始就是从现在开始不再造同样的罪业,这是福始,福德从现在开始相续不断。


所以立誓就是不但忏除过去的罪业,同时也发愿从现在开始,直至成佛,不再造作同样的罪业。

        当然我们都不是圣人,以后很有可能还会造同样的业。虽然如此,我们在佛前还是应该殷重发愿,以后不再造。


如果在佛前发愿,只是以后尽量不做,这个愿力就很微弱了。愿力微弱感动三宝的力量就很有限,未来不再造罪的决心也很薄弱,将来必定还会再造,这样的忏悔意义就很有限了。


所以就只管当下,勇敢的在佛前发露,立下誓愿,从现在开始我不再造作同样的罪业。

        “ 忏悔本宗,斯为要也 ",忏悔的宗旨,不但是忏除过去的罪业,还要发起誓愿未来不再造作同样的罪业,这个很重要。因为当发愿不再造的时候,将会慢慢的折损罪业的势力,渐渐的就真能不再造;如果沒有立下这个誓愿,纵然忏悔过去的业,但未来可能还要造,这样忏悔的利益不是太大。

       “ 故虽行忏,后出忏场,还寻故恶者,由本结心不牢固耳,所以诸习还相围绕,可不见耶?" 


有的人虽然在坛场修忏,但出了坛场以后仍然继续造恶,都是因为在坛场当中,沒有立下殷重的誓愿。因为本结心,就是誓愿不是很牢固,所以未来诸多习气还是相围绕,宣祖说:这种情况很常见的。

出处:《南山律在家备览》忏悔篇:问答:

附录三:

问答所在页数:48页下数3行至49页下数11行

弘一法师遗著

良因法师导读

欢迎转载 自利利他

10
文章点评
2025-01-25
对“持戒”心生畏惧?你大概误解了戒律的精神
■修行绕不开的基础在佛教的诸多行持当中,戒律是每个佛弟子都必须经历,但同时也让不了解的人心生畏惧的法门。虽然“持戒”是六度当中的第二度,但却不断有居士.. <详情>
2025-01-24
咒语的功德与加持不可思议
“MZ里面的咒多半是鬼神的名号,所以念密咒,常常把些鬼神都找来,我们中国俗话说:‘请神容易送神难’,你把鬼神都招来了,你再没有本事把他送走,这以后就很麻烦,所以.. <详情>
2025-01-23
实修方向…见,修,行!
从佛法实修的角度来说,想得到成就都离不开(见,修,行)这三步。见,修,行,是重要的字词,我们必须要了解。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佛法的究竟见地,目的与目标.. <详情>
2025-01-23
常用佛语的背后的含义!你了解吗?
文:智藏法师你的业障重啊!常听佛教徒讲业障,听久了实在让人害怕,到底佛教讲的业障是什么?真的会为我们带来灾难吗?依照《涅槃经》第十一卷的解释是:“业障.. <详情>
2025-01-23
佛教如何看待“择吉日”?
缘 起“法师!在吗!”“帮算个吉日,在线等!急!”“???”许多人出门办事都讲究一个“良辰吉日”现在就为大家分享如何自行计算“吉日”佛教如何看待“择吉.. <详情>
2025-01-23
想得到25位大菩萨日夜保护?必须具备这两个条件
弥陀化身的善导和尚在其《观念法门》中对此有非常明确的开示:“又如十往生经说,佛告山海慧菩萨及以阿难,若有人,专念西方阿弥陀佛愿往生者,我从今已去,常使.. <详情>
2025-01-23
千万不要说这种话,是影响修行的大忌
“修福修慧”《金刚经》云:“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我们在说话时,也要向佛学习,有些话可以说,有些话不要说。因为佛法认为,.. <详情>
2025-01-23
有些供品能吃,但有一类千万不要吃!
梦参老和尚:上供,供神的东西不要拿来吃。供佛菩萨东西你可以吃,供神的水果等,你都不要吃。懂得这个道理吧?问:那不是浪费了吗?梦参老和尚:你供了,怎么还浪.. <详情>

© 2015-2024 素超人

发帖规范以及说明 举报方式:点击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