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念佛往生,禅门巨匠百丈禅师给我们指引的修行路径

人物故事

佛教传入东土以后,能够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生生不息,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我们可以说全靠一代又一代的高僧祖师高竖法幢,传灯不倦。

禅门有一句话,想必大家可能都听过,叫「马祖建道场,百丈立清规。」他们是师徒二人,说的是师父马祖道一禅师和百丈怀海禅师,跟诸位讲,这两位都是中国佛教史上里程碑式的高僧。

因为当时佛教初传中国的时候,大家要知道遇到一个很大的障碍是什么呢?僧团在印度的制度样态、生活方式,和咱们东土的文化水土不符。你比如说在印度,出家人是不耕而食的,就是不去种地,并且是不可以种地的;是不织而衣的。就是你不要去刨弄日常生活产业,那你有什么闲暇的时间来修道思维法呢?

但是到了中国以后就受到很多人的质疑,甚至是抨击,在这样经过几代僧侣不断的调整,融合并进,慢慢的出家人才从居无定所的游化方式,转成了我们寺院丛林的共住规约。特别是到了马祖道一禅师的时代,也就是当时中国唐代的中叶,那么经过马祖的大力提倡和推行,中国佛教丛林的发展,开始具足了规模。

可能大家都听过,丛林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丛林就是树长在一起,他是一个比喻,比喻所有的出家人、僧众聚合在一起,共同的生活和修行。大家生活修行各有各的脾气,各有各的性格,怎么办呢?那么就像树木聚集一起了,相互直直的往上走,直心是道场,听常住安排,不能有自己的自私意见。

这样的话,那么就相当于草木只往上长,杂草就没机会生长的意思。他用这个来作为比喻,表示有法度、有规矩。这么多人居住在一起,修行办道必然得有方圆、有规矩。那么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位百丈怀海禅师,他就是规矩法度的制定者。我们现在动不动就叫百丈清规,他对于寺院僧团的组织形式、执事职责,乃至佛事仪轨等等,都有很详细的、系统的并且是极其合理的规定。

佛门里面有一句话叫「宁在丛林睡觉,不在小庙办道。」在大丛林里面,这种大的共住规约中,你完全就没有自我的发挥余地。那么对于一个修道人,佛教讲到破我执来讲,是一种最好的生活环境。不晓得诸位有没有听过这样的有趣的事,说在丛林里边告诉你生姜是树上长的,你就认为是树上长的,也就是我们说的指鹿为马,明知道是鹿,不要想它,断自己的妄想,相续心,这就是禅宗的风格。所以说到现在,我们佛教丛林还是遵循着佛戒、戒律,这是佛制定的,还有百丈禅师制定的这套丛林制度,他是佛教确实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怀海禅师他是福州长乐的人,很小就出家,童贞入道。当时正是时值马祖道一禅师在江西弘法,他就因缘所促使他去参学成为他的入室弟子。当时在马祖门下他开悟了以后,他就知道禅法的旨趣了,在师父的培养下就成了一代的禅门的宗师。后来常住在百丈山,也就是今天江西奉新住持弘化,所以才把他叫做百丈禅师。

百丈禅师他不仅仅立法,而且自己对于法还是非常认真和负责的去行持者。他有一个著名的行为是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今天我没有随大家一起去出坡劳作,那么今天就不吃饭。他觉得功德没有,说搬柴运水无非是禅。

所以他在晚年的时候啊还大家设想一下,一个老和尚很有精气神,然后领众在这样的一个清净僧团里面跟大家一起去上山担柴,下田种地,然后念念还不忘佛教的智慧、关照,这样过着一种自耕自食的农禅生活。后来他的弟子们不忍心他干这么粗重的活了,就把他的农具,因为他不听劝,就把他干活的农具给藏起来,他就绝食抗议,说不干活怎么能吃饭?

  这样的一位禅门巨匠、丛林楷模,他给我们后人指引了一条修行路径,什么呢?

他有一个法语,几乎现在都挂在天下丛林的课堂里边,叫百丈禅师《丛林要则二十条》,头两条就是「丛林以无事为兴盛」,第二句「修行以念佛为稳当」。大家要知道这是非常了不得的大事情,一个禅宗的大师,他来劝导大家修行,以念佛为稳当。他明确的写在这样重要的丛林要则的劝诫中,他内心非常明白学修净土法门的功德殊胜、简易,但是快速成就,(要点)在哪里他一目了然。所以他在制定丛林的仪轨中的时候,现在我们庙里几乎都是这样,比如说有师父生病了,那么大家一起为他回向,就会给病僧祈祷。

那么就说如果他世间住世的因缘还在,就希望他快快的好起来。如果他大限已经到了,希望他什么?直接往生极乐世界就好了。无非身为衲子本分。在死就往生,在生呢,主持道场,弘扬佛法。所以说这样的大禅师已经为我们在抉择法门左右为难的时候,给了一个非常明确的希望、方向,就是念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丛林以无事为兴盛,修行以念佛为稳当。

精进以持戒为第一,疾病以减食为汤药。

烦恼以忍辱为菩提,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留众以老成为真情,执事以尽心为有功。

语言以减少为直截,长幼以慈和为进德。

学问以勤习为入门,因果以明白为无过。

老死以无常为警策,佛事以精严为切实。

待客以至诚为供养,山门以耆旧为庄严。

凡事以预立为不劳,处众以谦恭为有礼。

遇险以不乱为定力,济物以慈悲为根本。

《百丈清规》丛林要则二十条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师父来啦

2
文章点评
2023-05-22
苏东坡指使歌妓试探佛印,结果……
佛印与苏东坡既成莫逆之交,自然无所忌讳,两人常常喜欢开玩笑。有一次,东坡带了个歌妓去游润州,这个女孩子名叫琴娘,长得娥眉莲脸,体态轻盈,雅淡自然,如花.. <详情>
2023-05-22
诵经驱虎的苦行僧:明得法师
明神宗万历年间(公元1573年 1620年),有一位苦行僧,他白天总是不辞功苦,为寺庙里挑水打柴,烧火煮饭,伺侯大法师和其他师兄弟,真可谓无微不至,他却依然欢.. <详情>
2023-05-22
十个孩子九个残,洗心革面“治”好残疾
《迁善录》公案:我们来看《文昌帝君阴骘文》中引用《迁善录》中的一则公案故事:宋朝的时候有一位士大夫叫蒋瑗,他生了十个孩子。然而这十个孩子,一个驼背、一.. <详情>
2023-05-22
如见文殊,但睹老人
佛菩萨不违大悲愿力,来娑婆世界游化众生,让我们众生偶然能够碰到、见到。但为什么说若逢不逢,或见非见,见了跟没见一样,碰到了跟没碰到一样蹉过呢?下面就举.. <详情>
2023-05-21
永明延寿大师是古佛再来
永明延寿大师是古佛再来,他悲悯我等众生才到这里来示现,观机逗教。他是生活在唐五代和北宋前期,当时北宋赵匡胤在北方统一之后,当时杭州钱王还拥有着江浙一带.. <详情>
2023-05-21
窥基大师为什么被叫做三车和尚?三车和尚的故事
窥基大师为什么被叫做三车和尚?窥基大师被叫做三车和尚是因为其出家时带着一车美女、一车美酒、一车财宝。窥基大师三车和尚的故事当年玄奘大师去西域取经途中,.. <详情>
2023-05-21
阿阇世王与提婆达多的故事
摩揭陀国的国王频婆娑罗王的王子叫阿阇世,他出生时有过一段奇特因缘。频婆娑罗王的夫人韦提希生下王子后,请相师观相,相师说此子将有杀父祸行。频婆娑罗王十分.. <详情>
2023-05-21
长耳和尚衣着破烂坐首席 殊不知竟是燃灯古佛化身
永明延寿大师不仅是净土宗第六代祖师,也是法眼宗的第三代祖师,而且生于五代十国――正当唐朝灭亡到宋朝建立之间的一个乱世,佛法在那个时期经过唐武宗会昌法难.. <详情>

最近更新

© 2015-2024 素超人

发帖规范以及说明 举报方式:点击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