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佛,大家好!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今天我们来学习《净行品》第八十九愿:
见背恩人 当愿众生
于有恶人 不加其报
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遇到背恩弃义人的时候便会发愿,希望一切众生,对于恶人不生丝毫报复之心。
背恩,即背弃恩义。背恩的人,不知报答他人恩惠,如《六度集经》中所说:背恩无反复,虚饰行谄伪,是为愚痴极,唯默忍为安。
恶人,指身、口、意行恶之人。《佛说无量寿经》中讲道: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冥入冥。
报,这里指报复。这句的意思是说,无论恶人如何对待菩萨,菩萨都不会心生嗔恨,更不会对其加以报复。若以怨报怨,冤冤相报,永无止息。因此,佛经故事中父亲教导儿子:怨无轻重,皆不足报。以怨报怨,怨终不除,唯有无怨,而除怨耳。
因为菩萨了知了这样的道理,所以在他们看来,只有宽宏的心,无怨无憎,才能真正解除人们内心的怨憎。《八大人觉经》的第六觉知说道: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冤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这同样也是说的这个道理。
佛陀除了以言教告诉世人不得以怨报怨之外,还身体力行做出了最好的榜样。比如,佛陀往昔做忍辱仙人的时候,被歌利王节节割截身体,不仅不生嗔恨心,还发菩提心,以德报怨,发愿成佛后先度歌利王。佛陀证道后,在鹿野苑初转法轮时,所度五比丘之一的憍陈如尊者就是往昔的歌利王。
下面再来分享一则小故事。
一位禅师见到一只蝎子掉到水里,决心救它。谁知一碰,蝎子竟然蜇了禅师的手指。禅师无所畏惧,再次出手,岂知又被蝎子狠狠地蜇了一次。
旁边有一个人说道:它老是蜇人,您又何必救它呢?
禅师回答:蜇人是蝎子的天性,而善良是我的天性,我岂能因为它的天性,而放弃了我的天性呢?
从这个故事也可以看出,无论恶人怎样对待菩萨,菩萨慈悲济世的愿力都不会改变,更不会以恶报恶。通过学习这首偈,希望我们能够开发出无我、平等、慈悲、包容的本性,令自己获大利益,并能够更好地利益众生。
可谓:
背恩弃义人不喜,
不知报恩愚痴极。
一句弥陀息贪嗔,
菩萨慈悲行大义。
让我们一起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十句)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南无阿弥陀佛!愿大家开心自在,吉祥如意!
原文标题:学习《净行品》九十二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如瑞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