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第五课、印度大乘佛教的开展

入门首页

第五课印度大乘佛教的开展

佛教在印度流传与发展的过程,一般分为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等三个时期。大乘佛教虽然是由原始、部派佛教发展而来,但是其主要思想却不同于声闻的自我解脱,而是强调以发菩提心、修菩萨行、成就无上佛果为目标。

大乘佛教兴起的时间约在公元一世纪,但是在原始阿含圣典及十二分教的「本生」、「譬喻」、「因缘」中,已显示出大乘菩萨道的内涵;而佛陀一生以弘法利生为要务,更是说明佛陀就是大乘菩萨道的实践者,只是当时的环境和众生的根机偏于声闻、缘觉,因此,当时虽然也有与佛陀风格相近的佛弟子,如舍利弗以智化导外道、目犍连以力降伏众魔、富楼那深入蛮荒布教、迦旃延与外道论议等,但大乘思想亦未能发扬光大。

到了部派佛教时期,同样有「外现声闻身,内秘菩萨行」的大德出现。大众部一向是进步自由的,如大天便是代表人物。其后,影响化地部、法藏部、经量部亦朝向大乘发展。公元一、二世纪的有部论师那先比丘、世友尊者、譬喻师马鸣、胁尊者等,都具有大乘性格,他们的学说思想便成为从部派佛教演进到大乘佛教间的桥梁。

大乘佛教历经五、六百年潜移默化的过程,终于渐露曙光,综其原因,概归为四点:

一、佛陀涅槃后,佛弟子随著对佛陀精神的永恒怀念,于是佛陀过去生中修菩萨行的故事便成为学习的典范。

二、部派发达时期,各部派之间对义理的阐释,意见分歧,因而加速了新思想的产生。

三、佛弟子已警觉到部派过份着重于法的分析诠释,把佛法变成保守难解的理论,因此极力摒弃,以回归佛陀重视实际生活,以人间为主的本怀。

四、佛教在印度的发展,一直受到婆罗门教的排斥,也受到南印度案达罗文化及外国希腊文化的影响,在面对外力的冲击下,佛教更力求转型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大乘佛教就在上述的原因之下,推动起来,新兴佛教的运动者称为「大乘行者」。而大乘典籍也在经过数百年的口口相传,到了迦腻色迦王在位期间(七八-一二三),逐渐被记录保存下来。后由龙树菩萨(一五○-二五○)将之整理、撰述阐扬,终于确立了大乘佛教的地位。

大乘佛教在印度的发展过程,依经典的出现及思想阐扬的时间先后,可划分为初期、中期、后期三阶段。公元一至四世纪间为初期大乘,重要的经典有《般若经》、《法华经》、《华严经》、《维摩经》以及净土诸经。《般若经》是最早出现的经典,由南方案达罗渐传于西北印,其中的行进路线正显示大乘佛教发展的路向,而其所主张「诸法性空」的思想,更是往后整个大乘佛教重要的理论基础。所以,《般若经》可以说是促成大乘佛教兴起的原动力。

南印度的龙树及弟子提婆即依据《般若经》的性空思想,造《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等,进一步阐释中道的理论,而创立中观学派,主张「不厌世间苦,不欣涅槃乐」,为初期大乘中最重要的思想,而且直到中后期,仍发挥其深远的影响力。

中期大乘是指四至六世纪,密教兴起前的阶段。重要经典包括宣说「如来藏」和「佛性」思想的《涅槃经》、《胜鬘经》,发扬唯识思想的《解深密经》,以及兼说两种思想的《楞伽经》。四、五世纪之间的无著、世亲两兄弟,承继以上诸经的思想,并以弥勒菩萨《瑜伽师地论》为根据,撰著《摄大乘论》、《唯识三十颂》、《唯识二十颂》等,阐述宇宙万有皆是阿赖耶识所变现的「万法唯识」思想,创立了瑜伽行派,亦即唯识学派。

本派思想继中观学派成为当时大乘的主流,论师辈出。世亲之后有安慧、增满及陈那、护法二大系。中观学派到了六世纪之后,又陆续出现佛护、月称、清辩、寂护和莲华戒等重要论师,因此,「中观」与「瑜伽」所代表的空、有两大思想领域的系统,又在大乘中、后期或竞争或合流,成为大乘佛教的二大主流。

公元七世纪后,密教兴起,这是印度大乘佛教的后期,密教经典纷纷出现,主要有《大日经》、《金刚顶经》,大乘佛教终于走向密教化。密教吸收中观、瑜伽二派的思想,尤其受到广义瑜伽行派「如来藏」思想的影响,主张众生本来就是佛,称为「本初佛」。修行者透过手结印契、口诵密咒、意观成佛的「三密」修习,就能成就「本初佛」。此「即身成佛」的理论迅速流行,甚至中观、瑜伽两派学者亦多兼习密教。因此,到了八、九世纪,密教已经成为印度佛教的主流,西藏亦于此时陆续传入密教。唯密教到了后期,与印度教的性力派结合,形成左道密教,便日趋没落。

十三世纪初,回教徒入侵印度,佛教虽在印度衰微,因大量密典及时移至西藏,密教也在西藏生根,形成了「藏传佛教」。又早在公元前三世纪的阿育王,已将佛教传播至印度以外的国家,尔后佛教陆续流布国外,向北路传播者,以大乘佛教为主,称为「北传佛教」;向南传播者,以上座部佛教为主,称为「南传佛教」。目前,北传、南传、藏传系统的佛教,以渐趋融和的形态,在世界各国弘传,二十一世纪佛教的开展,必定更加辉煌灿烂。

文章点评
2022-11-24
第二十一课圆满菩萨道
第二十一课圆满菩萨道《法华经.譬喻品》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法句经.世俗品》亦云:「世皆有死,三界无安,诸天虽乐,福尽亦丧。」众生流转于此生死炽然,苦恼无量的世间里,如何安住身心?金钱为五家共有,无法.. <详情>
2022-11-24
第二十课 佛教的第一
第二十课 佛教的第一有了第一次,才有第二次、第三次,乃至无数次;无量无限,就有无尽的希望。例如,佛教有了佛陀第一次转*轮,于是有今日无量的法宝,有正法住世。对于根源,不能忘本,因此,佛教徒对于佛教的许多「第一」,不能不知。兹分印度、.. <详情>
2022-11-24
第十九课 佛教的法数
第十九课 佛教的法数数字代表次第,并有计数的功能。在佛教经典中,有以法数为核心,再加以解说法数的意义者,例如《增一阿含经》、《本事经》、《法集名数经》等皆是。另外,明代一如、圆静等高僧先后将经典中有关法数的名相收录,归纳成书,而有.. <详情>
2022-11-24
第十八课 修持常识
第十八课 修持常识「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佛教的修持应不离生活,生活亦不离修持,所谓:「即生活即修持。」修持的类别除了行、立、坐、卧之外,并有止、观等,内容则不胜枚举,例如早晚课诵、禅七净七、般舟三昧、.. <详情>
2022-11-24
第十七课 生活法相
第十七课 生活法相人世间的生活有人事、感情、金钱等各方面的生活规范与法则,做一个佛教徒,也有一些在生活上应知应行的生活法相,今以数事略述如下:一、三业:身口意所造作的行为,称为三业。业是主宰轮回的主体,也是决定一个人智愚、美丑、贫.. <详情>
2022-11-24
第十六课 佛语典故
第十六课 佛语典故俗云:「世间好语佛说尽。」佛教不仅义理幽微深奥,佛经中的词语典故更是优美动人。根据统计,佛教传入中国后,共为中国增添了三万五千多个新词汇,不仅丰富了中国的文学内涵,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许多用语也都是从佛教名相演变而来.. <详情>
2022-11-24
第十五课 民俗神只
第十五课 民俗神只佛教在世界各国的发展,有许多节日与当地的民情风俗融和在一起,例如泰国的泼水节、卫塞节,西藏的晒佛节,乃至在中国也有浴佛节、腊八节、春秋二祭等,都是深植人心的民间节庆。除了民俗节日以外,各种神只的礼拜也几乎包容在佛.. <详情>
2022-11-24
第十四课 佛教节日
第十四课 佛教节日每一个宗教为纪念其教主或信仰的对象,都订有特殊的节日。如耶稣教、天主教有圣诞节、万圣节、复活节等;伊斯兰教有圣纪节、古尔邦节、开斋节等;道教有三元、三清、三会等节日;佛教也有许多特别的节日,其中以农历四月初八佛诞..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