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八十 弥陀经中佛

入门首页

八十弥陀经中佛

祗陀。是舍卫国王太子的名字。太子有一花园名叫逝多园,园里有很多的树木花草,非常美丽,当时给孤独长者(即须达多)想买这花园,造些房屋,请佛来说法,太子戏着对长者说:你如能黄金铺满地,就把花园卖给你,长者听了,果然将自己所有的黄金拿来铺在花园的地上。太子见他如此诚心,非常感动。后来两人共同成就了佛功德,所以取名为祗树给孤独园。

目犍。目犍连尊者。又称目连。又名拘律陀(树名,因其父母向树神祈祷而生,故取此名),他是佛的十大弟子之一,以神通第一而著称。

目莲初证阿罗汉果,即得六通,能用天眼通遍观世界。目莲救母就是讲尊者仰仗佛力和大众圣贤僧之力,解救他母亲堕在饿鬼的倒悬之苦的事迹。每年七月十五各持院的孟兰盆会,就是按佛所教尊者救母之法,设孟兰盆供,供佛供僧,超度饿鬼离苦得乐。(因悭贪心重者落入饿鬼道)。

迦旃延。迦旃延尊者(梵音)华译为文饰。其父为吠陀学的论师。他承父血统,成为一名贤明卓越,才智过人的长者,故被称为议论第一。

摩诃俱絺罗。华译为大膝。因他家里人膝盖大,故称大滕。他善于辩论,在佛的十大弟子中以答问第一而著称。他是舍利弗的舅舅。

周利槃陀伽。因印度有一风欲,女人怀孕时,须到娘家生,其母在生他哥时,因分娩在即,在去娘家的路上,他哥哥就出生了,取名地道。在生他时,其母本当提早回娘家,可是她在临产前才走,结果在半路上又生了他,故取名小地道,即周利槃陀伽。他根基很钝,没有智慧。佛教他一首偈,他总是学不会。佛又改教他学笤帚两个字,他学上一个字忘了下一个字,学了下一个字又忘了上一个字,同样学不会,但他有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精神,一天到晚念笤帚扫心,念来念去,豁然开悟,通达诸法实相,所以在佛的十大弟子中,以义持第一而著称。

阿逸多菩萨。即是弥勒菩萨,华译为慈氏菩萨,一般寺院的天王殿。迎面一尊大肚笑面佛,就是弥勒佛的化身。阿逸多菩萨是继释迦牟尼佛后第一个成佛的菩萨,称为弥勒佛。现在被称为补处菩萨,在兜率天内院说法,再过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下生人间成佛。在龙华会上三次说法,度尽一切有缘众生。弥勒菩萨专修慈心三昧,不生烦恼,不发无明,不论他人怎样羞辱,他都以慈悲心待之,他曾有一偈子:老拙穿衲袄,淡饭腹中饱,补破能遮寒,万事随缘了;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唾在我面上,凭他自干了,我也省力气,他也没烦恼;这样波罗密,便是妙中宝,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这偈是弥勒菩萨无量慈悲的最好说明。他的圣诞是正月初一,恰好与中国春节同日,所以俗称也欢喜佛。传说他在浙江奉化,化身为袒胸大肚,手拿一只布袋,故又称布袋和尚。

罗睺罗。释迦尊的嫡子,其母耶输陀罗。罗睺罗曾在因地时,堵塞鼠洞六日,故受在母腹住胎六年之果报。佛成道三年,乃令目犍连尊者度其出家,拜舍利弗为师,他是在玩耍时修行佛法,用功方法很秘密,只有佛知道他,所以在佛的十大弟子中,以密行第一著称。

憍梵波提。他在过去世时曾毁谤一老比丘吃东西如牛一样,因而死后受五百世做牛之报。后来遇到佛,佛教他修行而证果。但牛的习气不改,一天到晚如牛一样咀嚼,佛怕别人见到毁谤他而苦报,因此叫他到天上去修行,因天人有五通,知道他的来历,受天人的敬奉,在佛的十大弟子中,被称为供养第一。

薄拘罗。华译为善容,寿160岁,因他专持不杀生戒,戒杀放生得长寿报,故在佛弟子中,以寿命第一著称,据记载,他有五不死,火烧不死、水煮不死、水淹不死、鱼咬不死、刀割不死。

阿逸楼驮。华译无贫,因他前世自身很穷,一年闹饥茺,他省下自已正在吃的稗子饭,供养一位托着空钵的辟支佛,由此供养功德,得九一劫不受贫穷果报。

他是白饭王的儿子,佛的堂弟,因他听佛说法时就睡觉。一天被佛呵斥:咄咄胡为寐,螺蛳蛤蚌类,一睡几千年,不闻佛名字。被佛呵斥后,他就决心七日七夜不眠,因为不睡就把两只肉眼失明了,佛看了很怜悯他,就教他修金刚照明三昧,结果证得了天眼通,看三千大千世界如同掌上一个奄摩罗果(小青果),在佛的十大弟子中,被称为天眼第一。

乾陀诃提菩萨。华译为不休息他与常精进菩萨同参,一起用功修行,相互策励,共同进步。

释提桓因。就是释帝,是三十三天忉利天的天主,楞严咒第二十九句的因陀啰耶就是他。道教称他为玉皇大帝。佛经上说他在迦叶佛的时候,是一位平常的女人,因见到迦叶佛入了涅槃,就发了一个愿心,要造一座宝塔来供养迦叶佛。同时还有三十二位女人帮助他完成这个大愿,因种了此善因,结果做了忉利天(二十八层天的第二层天)天王。此天四周各有八天,总共三十二天,各天的天王,就由三十二个女人担任,归释提桓因管辖,可见,造塔、修庙,塑造佛菩萨像功德无量,是有很大的福报的。

琉。琉璃。华译:青色宝。经中金、银、琉璃,玻璃四宝代表四种德行:常、乐、我、净,此四德亦称涅槃四德。

璃。玻璃,华译为水玉,与琉璃同解。

砗。砗磲。也叫大贝,是一种软体动物,壳大而厚,极美丽,可做装饰品,如念珠。

玛。玛瑙,是一种矿物质,色美质硬。它与砗磲等表示极乐世界的浴池(七宝池)不是泥土砌成,而是用七宝(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装饰的,非常之庄严奇妙。

曼。曼陀罗华。华译为适意华,表示适悦人意,殊胜妙好。

裓。衣裓。是长衣的下襟,经中说极乐国土的众生,衣裓里都盛满着鲜花。供养他方世界无量诸佛。

频。迦陵频伽。华译为妙音,亦是极乐世界的一种鸟。此鸟鸣出的声音,非常微妙悦耳,除了佛的声音,其余九界的声音都不如它。

雅。邪音。即幽雅不俗的声音,极乐世界的众生,听了这种声音,可以断除烦恼,生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微。出微妙音。发出微妙的法音,经中显示极乐世界的庄严相状。

障。障碍。阻碍、遮挡的意思。经中的无所障碍,就是说阿弥陀佛的光明不仅无量而且遍照十方国土,不论何处都可以照到,没有一点障碍。

鞞。阿鞞跋致。华译不退转,是菩萨阶位名。要修行到阿鞞跋致,需要一大阿僧祗劫的时间才能达到此位。

临。临命终时,执持名号。就是说人在寿命即结束时或者刚刚结束时,只要一心不乱持诵阿弥陀佛名号,那么阿弥陀佛以及观音、势至和诸圣众便前来接引,往生极乐世界。

燄。同焰,经典中的焰表示智慧,能令众生离生死苦,得涅槃乐。

幢。无量幢佛。幢有摧邪显正之义,寺院建立法幢主要是摧伏邪魔外道,显示真理正法。

沮。难沮佛。已证坚固的理体,不为烦恼所沮丧,从证理立名。

網。同网。网明佛为了化度众生的方便,佛用明彻的教理,网罗众生,因中施设教网,果地得名网明佛。

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阿耨多罗华译为无上。三藐译为正等。三菩提译为正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无上正等正觉,就是佛道。

浊。浑浊不清之意。五浊指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及命浊等五浊,有了五浊,众生就把本有的清净心,浑浊自性。

议。不可思议。即不是可以口思心议的意思。经中言不可思议功德,是说明念佛法门(净土法门)的伟大。因为一句阿弥陀佛,可以横超三界,生到极乐,直至毕竟成佛。

礼。作礼而去。世尊说完这部《阿弥陀经》,舍利弗及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声闻、缘觉等诸大菩萨乃至天人、阿修罗、八部大众闻佛说此不可思议的净土法门,如同饥得食,暗遇明,大众的身心从未有过如此诵跃欢喜,都表示深心信受,如法奉行。法会圆满了,为了表示谢法之心,都以头面接足礼感谢佛,尔后各归已处,如力自修。

2
文章点评
2022-11-24
第二十一课圆满菩萨道
第二十一课圆满菩萨道《法华经.譬喻品》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法句经.世俗品》亦云:「世皆有死,三界无安,诸天虽乐,福尽亦丧。」众生流转于此生死炽然,苦恼无量的世间里,如何安住身心?金钱为五家共有,无法.. <详情>
2022-11-24
第二十课 佛教的第一
第二十课 佛教的第一有了第一次,才有第二次、第三次,乃至无数次;无量无限,就有无尽的希望。例如,佛教有了佛陀第一次转*轮,于是有今日无量的法宝,有正法住世。对于根源,不能忘本,因此,佛教徒对于佛教的许多「第一」,不能不知。兹分印度、.. <详情>
2022-11-24
第十九课 佛教的法数
第十九课 佛教的法数数字代表次第,并有计数的功能。在佛教经典中,有以法数为核心,再加以解说法数的意义者,例如《增一阿含经》、《本事经》、《法集名数经》等皆是。另外,明代一如、圆静等高僧先后将经典中有关法数的名相收录,归纳成书,而有.. <详情>
2022-11-24
第十八课 修持常识
第十八课 修持常识「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佛教的修持应不离生活,生活亦不离修持,所谓:「即生活即修持。」修持的类别除了行、立、坐、卧之外,并有止、观等,内容则不胜枚举,例如早晚课诵、禅七净七、般舟三昧、.. <详情>
2022-11-24
第十七课 生活法相
第十七课 生活法相人世间的生活有人事、感情、金钱等各方面的生活规范与法则,做一个佛教徒,也有一些在生活上应知应行的生活法相,今以数事略述如下:一、三业:身口意所造作的行为,称为三业。业是主宰轮回的主体,也是决定一个人智愚、美丑、贫.. <详情>
2022-11-24
第十六课 佛语典故
第十六课 佛语典故俗云:「世间好语佛说尽。」佛教不仅义理幽微深奥,佛经中的词语典故更是优美动人。根据统计,佛教传入中国后,共为中国增添了三万五千多个新词汇,不仅丰富了中国的文学内涵,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许多用语也都是从佛教名相演变而来.. <详情>
2022-11-24
第十五课 民俗神只
第十五课 民俗神只佛教在世界各国的发展,有许多节日与当地的民情风俗融和在一起,例如泰国的泼水节、卫塞节,西藏的晒佛节,乃至在中国也有浴佛节、腊八节、春秋二祭等,都是深植人心的民间节庆。除了民俗节日以外,各种神只的礼拜也几乎包容在佛.. <详情>
2022-11-24
第十四课 佛教节日
第十四课 佛教节日每一个宗教为纪念其教主或信仰的对象,都订有特殊的节日。如耶稣教、天主教有圣诞节、万圣节、复活节等;伊斯兰教有圣纪节、古尔邦节、开斋节等;道教有三元、三清、三会等节日;佛教也有许多特别的节日,其中以农历四月初八佛诞.. <详情>

© 2015-2024 素超人

发帖规范以及说明 举报方式:点击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