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华严经要解

佛经首页

前引

庚戌冬,先师明观老和尚示寂,治丧之余,悲思纷集。因忆师所付遗作中,曾记述在浙东行化时,有治习华严得不可思议神妙境界等语,顿起业尽情空廓然无碍之观。即屏居香港光明讲堂,读诵大经,迥向吾师,随读随记,以资探索,并检同全部华严著述集要为参究。其中有宋温陵戒环比丘所集华严要解,解妙义丰,不厌三复。爰亟付印,冀有助于后之读者。并将贤首国师华严三昧章合刊于后,以同开宝藏焉。

佛历二五一四年十一月,释灵真识于大屿山真庐

大方广佛华严经要解

宋温陵白莲寺比丘戒环集

戒环向以华严海藏汗漫难究。遂三复方山长者疏论。述总要叙。疏条经旨。稍辨端倪。继沿缀缉清果明禅师所集修证仪。略解圣号表法。屡为贤达下询。愿尽九会之奥。因取清凉国师纲要。与论校雠。别为斯解。以方山为正,清凉为助。洞究全藏才万八千言。庶几览者。无异剖大经于一尘。睹法界于弹指也。

建炎戊申上元日

初悬叙

大方广佛华严经者。直示诸佛众生平等。佛性本真德用也。三世诸佛所同证。十方菩萨所同修。大千圣众所同尊。法界众生所同具也。

释迦如来。初成正觉。欲明所修之因。所证之果。欲使人人同修同证。故现千丈卢舍那身演说。文殊菩萨与阿难海于铁围山间结集。对上中下根。分为三部。上部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偈。一四天下微尘数品。中部有四十九万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下部有十万偈。四十八品。皆自一音所演。随类各解。为上根闻此。称性遍周。刹说尘说。炽然无间。则大千刹尘未足究尽。犹以多数号之尔。中根闻此。惟悟当会之经。未极刹尘之说。故偈品稍寡。下根闻此。意局言诠。见存限量。故惟得十万偈。四十八品。传来未备。今经止四万五千偈。三十九品。在昔结集之后。秘于龙宫。龙树菩萨。运神海藏。观前二部。渺若渊海。非人世所及。乃诵后部归于五天。爰布中夏。虽丰文博义。理穷法界。事极刹尘。皆为发明当人自性故有之德。

盖大方广体。物物圆成。但局于识情。故束之令小。佛华严行。人人本具。但汩于尘劳。故失其华严。此经不离识情。示现智海。即诸尘劳。繁兴妙用。一念圆证。则大方广体。佛华严行。当处现前。不从他得。信谓自性固有矣。则诠指之要。不可不究也。

此经所诠。以毗卢法身为体。以文殊妙智为用。依智断习。则普贤妙行为因。习尽智圆。则补处弥勒为果。一藏体要。不离此四。故以毗卢为教主。所以立体也。以文殊为信首。所以起用也。以普贤发行。所以示因也。自十信而始。五位而终。乃见弥勒。所以示果也。然体用因果。必依毗卢文殊普贤弥勒。何也。

梵语毗卢舍那。此云光明遍照。在佛为清净法身。在人为本觉妙性。华严以此为体者。直欲众生见妙性而证法身也。梵语文殊师利。此云妙德。在佛为普光大智。在人为观察妙心。华严以此为用者。直欲众生明妙心而证大智也。普贤者。德无不遍曰普。佑上利下曰贤。在佛为真净妙行。在人为尘劳业用。华严以此为因者。直欲众生翻尘劳而成妙行也。梵语弥勒。此云慈氏。在佛为补处之主。在人为数取之身。华严以此为果者。直欲众生离数取而趣补处也。然则华严体用因果。诸佛众生则一。但诸佛合觉。众生合尘。故有间耳。苟于此经。一念反照。灭尘合觉。则革凡入圣信犹反掌。而自己毗卢文殊普贤弥勒。当处圆现。所谓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信不妄也。

二释题

大方广佛。标本智也。华严经者。诠妙行也。本智。即平等佛性。妙行。即本真德用也。大言体极无外。蠢动贤愚。皆所预有。方言相同法界。方正平等。不迁不动。广言用等太虚。周遍含容。无所窒碍。佛即本智之果号也。华者。万行之因。对果言华。严者。以是因华。庄严果佛。忘心遗照。无严不严。然后福智行愿。十德圆满。乃证十身卢遮那也。清凉云。大方广者。所证法也。佛华严者。能证人也。其所证者。不离本智。其能证者。不离妙行。盖一揆也。经则贯摄所诠之法。为一定之体。万世不易也。此经立题。先果后因。而兼举者。何也。先果后因。示斯果佛。先所固有。特藉因华庄严。而后显著。兼举者。欲因果相资也。盖非果则因无以立。非因则果无以成。是以此经初则举果劝修。次复举行趣果。一经之体。一题可见矣。

三科解

十会。四十品经。大科分三。曰序。正宗。流通。初世主妙严品。为序分。二如来现相品已下。为正宗分。三如来出现品已下。为流通分。(清凉从法界品尔时文殊从善住楼阁出已下为流通分。)三科之中。各具五位法门。号三周因果。二种常道。五位法门者。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十一地也。三周因果者。初会世主品。至毗卢舍那。六品为一周。乃佛自分五位因果。为举果劝修见道分。二会至八会。从佛名号品。至如来出现。三十二品为一周。乃进修者五位因果。为设法治习修证分。(九会离世间品。明果后利生之常道。而通为设法治习修证分也。)第十会法界品。善财南游。始终为一周。乃圆彰重谕五位因果。为去言依行圆彰法界分。二种常道者。一离世间品。同尘不染。利生常道。二法界品。忘修绝证。佛果常道。此一藏总科也。(清凉以初会六品。为举果劝乐生信分。二会至七会三十一品。为修因契果生解分。离世间一品。为托法进修成行分。法界一品。为依人证入成德分。通以信解行证四字。判尽一藏。)言十会四十品经者。此经既谓表法。有十处十会。演十信十地等修证法。各以十众配十波罗蜜。一一言十者。十为圆数。所以圆彰顿法也。初会菩提场六品。二会普光殿六品。三会忉利天六品。四会夜摩天四品。五会兜率天三品。六会他化天一品。七会三禅天一品。八会普光殿十一品。九会普光殿一品。十会给孤园一品。是为十处十会四十品。或云七处九会者。普光三会。爰折二处。三禅阙文。又减一处一会也。然虽十处十会。不离大智普光之殿。法界华藏之都。一处一会之说。但随进修行相。寄位表法。非如情见有前后往来之相。故经节节言。尔时世尊不离菩提场普光明殿而升某处也。

三周因果。初一周。为佛自分五位因果劝修等者。初会菩提场说六品法。显佛自己旷劫修因。严净刹海利生之事。以劝进后学。使见实迹而发进修也。清凉科为举果劝乐生信分。其意亦同。初世主妙严品。二如来现相品。三普贤三昧品。四世界成就品。五华藏世界品。六毗卢舍那品。

初世主妙严品者。即十会发起之通序也。华严会上菩萨。此会依菩提场说者。明旷劫修证之事。故于菩提场处而说。惟普贤行方能证入。故依普贤菩萨发起也。神天皆号世主。谓以福德神力主护世间也。华严会上通有四十一众。初集法会。各申偈赞。显如来因地所修五位法门。一一众海。威德炽盛。舍那十身。圆融炳著。同严法会。故名妙严品。此品首言菩提场成正觉地。及师子座。众宝庄严。境像互现。佛处宝座。成最正觉。智入三世。身遍十方。譬如虚空。具含众像。总明果觉。依正殊特。德用无边也。次陈法会云集。有四十一众。表佛自身五位因果。为进修宗本。

初普贤等十菩萨为一众。表十信法。次海月光等十菩萨。执金刚神。身众神。足行神。道场神。主城神。主地神。主山神。主林神。主药神。十众。表十住法。又次主稼神。至主昼神。十众。表十行法。又次阿修罗。至日天子。十众。表十回向法。又次三十三天。至大自在天。十众。表十地法。此众既集。各能说法。赞明如来所修五位法行。自后所设进修之法。皆本于此。故为进修本宗。

初表十信法众。有十佛刹微尘数普贤菩萨为上首。表普贤无尽之行也。十名同号曰普。表普贤圆融之行。其普字下。即彰自行。皆诸佛之同道也。以此表十信者。示诸佛同道。皆依普贤大行发信。为入法之初基也。

次表十住法众。初海月光等。十异名菩萨。表十住果行也。于十普之后。举十异名者。表依普贤行起差别行也。次执金刚神。至主药神九众。表十住因行也。其众各有佛刹尘数。皆表当位圆融之行也。执金刚。表应身护法。守正不坏。身众神。表以无量身。事无量佛。足行神。表众行满足。随顺正道。道场神。表大愿庄严。广兴供养。主城神。表善守心城。严净佛国。主地神。表深重愿力。成遂群生。主山神。表积集善根。出世高胜。主林神。表智干行花。说法广荫。主药神。表知根善救。用以法药。十住果众。始于海月光大明。表含容广济。除烦开觉。终于大福光智生。表利行明足。克成种智。皆成德之行也。其因众。始于执金刚。表守正不坏。终于主药。表知根善救。皆升进之行也。神表智通万有。不为而应也。以是通智。依佛所住。始于守正。终于善救。无思无为。冥进此道。斯成海月大福果矣。十住第一。名初发心住。首以果众表者。示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也。余众次第表十住名。亦次第表十波罗蜜。论文备详。而每众又各十名。表一波罗蜜又各具十。圆融相摄。重重无尽。乃一性之妙用。万法之本体也。于同众中。又有异名者。以行随位异。故表法亦异。意在圆融博达。若滞一法。则行不该通。智不增明。无以具无尽之行。无以成种智之果矣。自执金刚神。下至龙天鬼众。皆菩萨随应之迹。散花异类。非实鬼神也。

次表十行法众。初主稼神。表以资粮法。成就众生。主河神。表迅流普洁。利益众生。主海神。表容会善恶。皆入法流。主水神。表随物润益。能净诸垢。主火神。表随缘发光。破除暗障。主风神。表以平等智。散灭我慢。主空神。表广大明洁。万行无著。主方神。表智照十方。大千圆满。主夜神。表以智照明生死长夜。主昼神。表一心匪懈阐明佛日。次主稼十众表十行者。示从住起行。利生之因果也。前以菩萨表果。神众表因。而此始终皆以神表者。示十行法。即因即果。为一乘资粮位。盖以佛果十行。资大心众生。进趣佛位。资见道菩萨。长养大悲。即因果相资义也。三乘说信住行向。为地前四种资粮。初地已上。为见道加行。此经不然。即十信位。至十住初心。总为见道。住行向地。总为加行。总为资粮。三者同进。互相资发。废一则涉小乘。非圆顿法。直须以果严因。以因严果。乃成佛华严也。其十众表义。皆利生之行。次第表十行名。亦次第表十波罗蜜。及随位异行。圆融相摄。一如前解。后亦准此。盖十波罗蜜。五位通修。菩萨万行。不离此也。

次表十向法众。初修罗众。表处生死海。和同真俗。迦楼罗众。表以大方便。拔济众生。紧那罗众。表非圣非凡。同行自在。摩侯罗伽众。表守护伽蓝。令割痴网。夜叉众。表守护拔济苦活众生。天龙众。表兴法云雨。覆荫润泽。鸠槃茶众。表示入诸趣。垂慈利生。乾闼婆众。表依五分香。娱乐众生。月天子众。表清凉热恼。显发宝明。日天子众。表处高利下。照物成功。以修罗至日天子十众表十向者。以前十住十行。但修出世悲智。未尽处俗利行。此位回真向俗。回智向悲。使真俗圆融。智悲不二。处生死海。自在如王。其位弥高。其行弥下。故始以修罗王表。终以日天子表。余皆随位之行也。

次表十地法众二。初欲界五天五。初三十三天王赞云。发起世间广大福业者。经叹德云。皆勤发起一切世间广大之业。此天王即帝释也。处忉利天。具大福业。少欲净居。令世愿慕。同修善行。是谓发起广大之业。二夜摩天赞。经云。习大善根。心常具足。论云。此天昼夜常明。表大智也。有众德妙乐。表法乐也。三兜率天赞。经云。勤持一切诸佛名号。论云。具戒定慧。得生此天。四化乐天赞。经云。皆勤调伏众生。令得解脱。论云。化利一切。以为自乐。五他化天赞。经云。皆勤修习自在方便广大法门。论云。表菩萨化他自乐。

次色界五天五。初禅大梵天赞。经云。慈愍众生。舒光普照。令得快乐。论云。离欲清净名梵。二禅光音天赞。论云。此天已灭忧苦。出语口中光生。表教光普化。三禅遍净天赞。论云。已无忧苦。唯有禅悦。四禅广果天赞。经云。以寂静法为宫殿。论云。福德广大为广果。色界顶大自在天赞。经云。皆勤观察无相之法。所行平等。论云。表十地满。无相智成。上所举经。皆叹德词。以十天众表十地者。以从三贤超入十圣。其道明极。故以天表。余义同前。此与法华会上。皆无无色天众者。以彼天无色蕴。不可见故。上释云集众竟。

通举所集声闻辟支菩萨佛为四圣。即法界会上影响声闻。及诸比丘知识是也。天人鬼畜六道为六凡。即云集神天八部。及诸俗士知识是也。诸众来集。虽夜叉摩侯罗鸠槃茶鬼畜之类。亦各说是法门。足知皆是三身四智圣人权现也。

法众既集。尔时如来所坐之座。一切庄严具中。各出佛刹尘数菩萨。海慧自在神通王等为上首。各兴供养。说偈赞佛。以明古今同道。及赞法众云集。又为现相说法之因也。佛因其赞请。于是放眉间光。现诸胜相。为众说法。故次有如来现相品也。论以前众。表五位法。方至十地。未有表十一地之众。今妄意此众。既为诸佛同道。宜表十一地果位之法。非表所急。则略之也。或经文不标圣号。而品位合位则补之。或广举多号。而表法惟一。有不胜录者则约之。意欲文简义明。使礼诵者。易欣慕无烦厌也。又今解释。亦依法论撮要义举大纲。或本文意隐。则取别卷以兼明。或旧说辞略。则摭所闻而设畅。或循旧言意。而小有改易。皆务疏条精朗。使研味者。易深达而无壅蔽也。

已上皆世主妙严品序分竟。(此品计五卷)

二如来现相品者。正宗分起。此菩萨神天世主既集。默默请法。有三十七问。初问十八种佛法。次问十九种菩萨海。皆是诸佛智行境界德用。以发起此经一切法门。经云。尔时诸菩萨。及一切世间主。作是思惟。云何是智海。于是如来放光现相以答所问。初总答。次别答。遂成一部四十品经也。初总答有二。一现智境。即此品是。二现行境。即后品是。此品于面门众齿间。放十种光。普照十方。以佛神力。其光能说偈颂。召集世界海菩萨众。俱来听法。其菩萨众。一一毛孔。现种种光明。一一光中。现刹尘菩萨。遍事刹尘诸佛。遍度刹尘众生。此现华严法界体性智悲自在无碍无尽之相也。如来复放眉间毫相。于毫相中现菩萨众。各说偈赞。以显如来无边境界神通之力。经云。尔时世尊。欲令一切菩萨得如来无边境界神力故。放眉间光。遍照十方。一一尘中现无数佛。复有菩萨。名法胜音等。与世界海尘数菩萨。俱时而出。说颂赞佛。此现刹海无障碍法。是现智境之相也。总答前问。故曰现相品。(此品计一卷)

三普贤三昧品者。现行境总答前问也。普贤。德无不遍。表佛行门。三昧。此云正定。即佛神力加被普贤。使入正定。现行境也。经云。尔时普贤承佛神力。入一切毗卢藏身三昧。能于法界示现众相。出生一切诸三昧法。成就一切佛功德海。时十方法界。一一尘中。有刹尘佛。一一佛前。各有普贤入是三昧。以至令诸菩萨。各得尘数三昧行门。是现行境。总答前问。故曰普贤三昧品。已答前智境行境竟。自后一藏法门。一切因果。无非智行所摄。故先以二门总答。所谓诸佛境界。乃至菩萨发趣等法。总备于此矣。后三十七品。即别答也。

四世界成就品者。即别答世界海众生海之问。意明众生诸佛世界。形相万殊。苦乐净秽。转变差别。各随自行业力所感成就。故经云。诸世界海有微尘数转变差别。所谓染污众生住。则成染污转变。发菩提心众生住。则成清净转变。乃至菩萨所集。则成大庄严转变。诸佛涅槃。则成庄严灭转变。所以言此者。欲令众生知染净境。苦乐等相。皆从业生。遂生正心。修出要道。以入佛智慧海。入佛华藏海。是以先说世界成就品。次说华藏世界品。成就品别答初起。(此品与前普贤三昧品共一卷)

五华藏世界品者。别答佛海波罗蜜海之问也。此品说毗卢无尽法界妙庄严境。由依法身智体。普贤愿行。修五位十波罗蜜之所感报。是谓佛海波罗蜜海。经云。此华藏庄严世界海。在十重风轮上。香水海□香幢大莲华内。有无数香水海。尘数世界种。相依而住。号世界网。中心一世界种。有二十重。此娑婆界。在第十三重。即毗卢如来所居。有十世界种围之。次十之外。又有百世界种周匝。而裹以金刚大轮围山。计一百一十一世界种。各有所表也。十重风轮。持香水海。出大莲华。刹尘相依者。表大愿风轮。持大智海。出生无边妙行之华。严持身刹为佛净土也。中心一世界种。表佛位总摄一切遍一切。为万法之本。次十者。表五位一因一果。又次百者。表五位因果。各具十波罗蜜。其内十一世界种各二十重。表五位升进及佛位。各具十因十果也。一一世界。有微尘数佛。皆毗卢如来往昔亲事。经于一界。举一佛。各表当位升进之果也。其百世界种。极外一世界种。各有四重。各有四佛。表四摄法。意明十度万行。以利行爱语同事四摄为外防也。其世界网。各具一切胜妙庄严。皆佛智行遍周。摄化所感。其间亦有杂染世界者。表佛慈摄化不舍于此。故经云。杂染及清净。斯由业力起。菩萨之所化。言世界种世界海者。种以出生之多。海以包摄之多。数三千大千至恒沙。为一世界种。恒沙界种。为一世界性。恒沙界性。为一世界海。此等皆藏于□香幢大莲华内。故名华藏世界。论谓数大千至恒沙。为一世界海。恒沙界性。为一世界种。即是种能包海。而经云。世界海内有世界种。今据经说。此皆是毗卢如来往昔亲事诸佛。表当位升进之果也。(此品计三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全文

文章点评
2023-02-01
礼敬佛陀竟能得到这五种殊胜功德
【原文】世尊告诸比丘:承事礼佛有五事功德。云何为五?一者端正,二者好声,三者多财饶宝,四者生长者家,五者身坏命终,生善处天上。所以然者,如来无与等也。.. <详情>
2023-02-01
远离妖媚的女人!这八种姿态为智者所厌恶
【原文】佛告大王:妖蛊女人有八十四态,大态有八,慧人所恶。何谓为八?一者嫉妒,二者妄瞋,三者骂詈,四者咒诅,五者镇厌,六者悭贪,七者好饰,八者含毒,是.. <详情>
2023-02-01
震撼心灵的棒喝!人类贪图淫欲的恐怖恶果
【原文】夫淫欲者,譬如盛火,烧于山泽,蔓延滋甚,所伤弥广。人坐淫欲,更相贼害,日月滋长,致堕三途,无有出期。夫乐家者,贪于合会恩爱荣乐因缘,生老病死离.. <详情>
2023-02-01
至心念佛!能消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原文】佛告阿难及韦提希: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 <详情>
2023-02-01
《法华经》里的一个真相!
【原文】我今应当教,令得于道果。即为方便说,涅槃真实法。世皆不牢固,如水沬泡焰。汝等咸应当,疾生厌离心。诸人闻是法,皆得阿罗汉。具足六神通,三明八解脱.. <详情>
2023-01-31
佛陀开示何为怨妇?
【原文】何等怨家妇?见夫不欢,恒怀瞋恚;昼夜求愿,欲得远离;虽为夫妇,心常如寄;乱头勤卧,无有畏避;不作生活,养育儿子;身行淫荡,不知羞耻;陷入罪法,.. <详情>
2023-01-31
若做到这四点能远离各种障碍速证清净
【原文】妙慧!菩萨成就四法,能离法障,速得清净。何等为四?一者、以深意乐摄三律仪;二者、闻甚深经不生诽谤;三者、见新发意菩萨,生一切智心;四者、于诸有.. <详情>
2023-01-31
佛陀开示一切法的本质
【原文】观一切法,皆无所有,犹如虚空,无有坚固。不生不出,不动不退,常住一相,是名近处。《法华经》【注释】观一切法,皆无所有,犹如虚空,无有坚固:要静.. <详情>

最近更新

© 2015-2024 素超人

发帖规范以及说明 举报方式:点击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