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佛教修行之人对世俗的责任和生活的影响还大吗?

佛教故事

佛教修行之人对世俗的责任和生活的影响还大吗?

释教的世俗化不是现在才出现的。其实,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宗教都面临着世俗化的问题,因为宗教作为一种文明,它在传达与自我完善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遭遇世俗化的腐蚀。但是,也面临着在世俗化面前怎样据守的问题,因为宗教要保持其本身的神圣与出世精力,就有必要与世俗的权力、政治、经济、制度等差异开来。该怎样看待现在我国释教的世俗化问题,这是一个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的问题,但就我个人的观念而盲,是弊大于利的,有必要加以遏止,有些提法与做法,也值得好好反思。

1、有理论上有必要仔细解读与诠释“人世释教”思维。近些年,对“人世释教”的了解,存在着“庸俗化”、“肤浅化”的倾向。我认为“人世释教”绝不是让法师、法事走向人世,更不是让法师按人世法经商办释教经济,而是让法师的积德行善走向人世;“人世释教”不是让他们的日子,让他们的衣、食、住、行跟上年代的潮流,而是让佛法走向人世。所谓积德行善走向人世,就是运用寺院的财力、物力为社会服务,像香港及周边地区的释教组织那样,去兴办校园、医院、释教公墓、青少年中心、安养院、护理院等,为社会服务。所谓佛法走向人世,就是让释教的动静,释教的智慧走向人世,去化解人世的不幸,人世的恩怨,人世的对立。和尚走向政坛,寺院运用声、光、电建造的绮丽堂皇,绝不是人世释教,那是真实世俗化的释教。我认为,“人世释教”的真义.需求高僧大德们进行诠释与传达。不然,我国的释教或许真会不断坠入人世的社会化、世俗化和庸俗化。

2、在行为上,各宗各派最好能在世俗化过程中,不要丢失掉传统释教的精华。在这个国际上,释教之所以能得到许多信众的敬仰与跟随,最重要的原因在于释教对人生、对国际的大醒悟和大智慧。因此,只要本着释教的底子义理,坚持释教的底子精力,释教才有或许获得更多的敬重,才干得到更多人的信奉。一个寺院假设殿堂绮丽,经济兴旺,但戒律松懈,日子奢华,和尚说话做事不三不四,不僧不俗,佛又怎样令人生恭顺心呢?杰出的道风是释教赖以生计的底子。历史上几回灭佛作业证明,释教的展开不在于钱多钱少,僧多僧少,底子问题乃在于寺院道风的纯粹。为避免释教的世俗化与衰落,关于各宗各派传统释教的精华,有必要做到不弃不离。假设抛弃了对佛陀本怀的据守,而让释教的世俗化任其展开下去,将是一件值得忧虑的作业。

3、在教育上,要有一个至死如一的据守,那就是佛的实质。和尚,是佛法宏扬的主体,也是释教能否发扬光大的决定性要素。僧众实质的高低,直接联络到释教展开的速度和质量。在社会大众看来,和尚是释教的代表。能全面透彻地领会释教精力的和尚,不只能为释教的展开与昌盛不遗余力地贡献力量,并且必定能够代表释教的健摩形象。大力加强和尚的专业化教育,前进理论素养,全面提升综合实质,也是处理当代释教世俗化等许多问题的有用办法。

4、在政治上,释教应该有自己的不妥协性。古代的高僧大德,有不拜皇帝的,比方清代寿宽法师;有给予高官厚禄而不出山的,比方唐代的玄藏法师。参政议政当然无可厚非,但趋之若骛就不正常了。释教的世俗化与政治需求有必定的联络,但与现在法师的社会化、世俗化思维严重是分不开的。我认为,什么时候法师们的政治愿望低了,我们释教的世俗化现象也就能够削减多半了。

四摄法门中,首要就是布施:布施包括财布施,就是当他人遇到困难时,以财富和经济手段去帮忙他人;还有是法布施,就是以我们把握的生计技术或所学的佛法去帮忙他人。我们学佛之后,多多少少会在佛法上得到一些体会、得到一些受用。我们自己从佛法中得到了利益,就有责任去劝导、帮忙他人,让周围的人也有时机触摸佛法,这才是最大的布施。因为世俗的财富只能暂时帮忙他人处理一些日子问题,而佛法则能帮忙众生脱节烦恼甚至脱节存亡。所以《普贤行愿品》说:“诸供养中,法供养最。”也就是说,在一切供养中,能够用佛法去帮忙他人,所得的积德行善是最大的。

其次是爱语:要我们带着慈好心与人交流,远离两舌、恶口、妄语、绮语这四种欠好的言语。两舌就是挑拨离间,恶口就是以粗暴的言语损害他人,妄语是以假话诈骗他人,绮语就是以诲淫诲色的言语使人发生烦恼。修学佛法,要培育一种坦白的心态。当我们说真话时,在生射中积集的就是真实的种子。而真实的种子是开发智慧的底子,假设说假话说多了,我们就会越来越虚伪。所以,一方面要说真话,一方面要说有利于他人的话,假设是对他人无益的话则不用说。

第三是要利行:我们所做的每件事,都要对他人有长处、有帮忙;但凡会损害到他人利益的作业,都不要做。

第四是要伙伴:当他人从事一些利益众生的工作时,我们应极力去参加或随喜,不要因吃醋而排挤他人。一起要学会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我们因为我执的联络,总是喜爱站在自己的角度,把自己的主意强加给他人;或站在自己的角度,要求他人依从。哪怕是在一个家庭里,不论父母对子女或许妻子对老公,总是两相情愿地希望对方怎样怎样,而不能依据对方的实际情况来相互了解。往往会有这样的现象,父母对子女的爱越深,子女的担负就越重越苦楚,甚至有的子女被父母爱得活不下去,心灵受到极大糟蹋。伙伴法门就是告知我们,当我们帮忙他人时,要知道对方需求什么,要依据对方的实际情况去帮忙他,而不是想当然地将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强加于他。

假设我们能够按四摄法门去处世,不论走到哪里都会是个最受欢迎的人!学佛,就是以智慧和慈悲,给他人带去欢喜、带去决计、带去利益。

光有慈悲是不可的,还要有智慧的引导。仅仅一味的没有原则的慈悲,往往会带来负面的影响。佛法具有慈悲和智慧两大内涵,所谓“悲智双运”。智慧从哪里来的呢?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要经过不断地听闻、思维经教,如理思维才干获得。佛陀是具有满足智慧的人,三藏十二部典籍是智慧的瑰宝。在我们每天朗读的“三归依”中,就有“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能够真实把佛法学好,智慧就会像大海和虚空一样无穷无尽。

学习佛法不仅仅诵经、念佛,还要听闻、思维经教。有句话叫做“有信无智,长愚痴”,就是说盲目而缺少智慧的信奉会使人偏执一端,越来越顽固,越来越狂热。所以信奉需求智慧来引导,也只要这样,才干前进信奉的层次,前进信奉的水准。

1
文章点评
2022-09-13
人与狼的恩恩怨怨
巍巍秦岭,婉蜒绵绵数百里,山势高低,苍莽葱郁,终年云雾旋绕。秦岭主峰池峰之下有个小村子,村以峰为名,就叫池峰村,七八十户人家均以耕种为业。峰上多飞禽走兽,特别.. <详情>
2022-09-13
为狗立碑的故事
2003年11月28日下午,刘师傅在菜市场买了一条现已死了的狗带回驾校,食堂的厨师炖了一锅狗肉,预备晚餐时给30多位员工改进日子。肉香四溢,把一群刚出生的小狗崽们引.. <详情>
2022-09-13
不知时的祸害
有一位长者名叫音悦,财富很多,到了晚年,却因为没有儿子继承他的家业而感到担忧。不过,因为他过去世拔擢的福德所感,在某一天,四种福报居然一同普集。一、夫.. <详情>
2022-09-13
为佛陀剃发的人
具有阿罗汉性格的人,十分重视外表的严肃,举动的慈祥,一举一动,考究中规中矩,不缓不急,有些更是表现出拘谨严峻的姿势。佛陀成道后,有一次回到祖国──迦毗.. <详情>
2022-09-13
牛鼓偿罪脱离轮回之苦
唐朝北台山后,有一座黑山寺。里边住着一位和尚,法名法爱,任当家师的职位。因为职务上的便利,他竟然将四方供养僧众的施物,占为己有。因为包含不少财物,就在.. <详情>
2022-09-13
地藏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
地藏菩萨,地是大地,藏是珍宝。大地能承载万物,含藏有丰盛的矿产资源,这是现代人所共知的实际,用来描绘我们的心肠也含藏无量的珍宝,要以孝道来开掘。在《地.. <详情>
2022-09-13
最初的信士
住在迦尸城的一位青年,名叫耶舍,深夜离家,归投佛陀落发。他的父亲俱梨迦长者来日清晨起来,听到家人的陈说,说耶舍夜半无故出走,下落不明,非常慌张,当下即.. <详情>
2022-09-13
如愿化去-祥云大师
高齐祥云大师,乃是并州姓周人家的后辈。在孩提时代就从本州和尚灵询法师寻问有关佛教教义,长大后跟随灵询法师落发。灵询法师想要查询他宿世根机,成心把藏经库.. <详情>

最近更新

© 2015-2024 素超人

发帖规范以及说明 举报方式:点击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