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南山律在家备览-导读》:为什么做义工的同时,也要追求解脱道?

南山律在家备览

[ 问 ] :


若营世事,或者经营世事,例如常常组织放生,常常组织护持佛寺,来供养三宝,塔寺等种种行相,这本身不是错,这是好事,但错在哪里呢?

[答]:


若营世事,供养三宝塔寺等相。心无欣道,最是我所。或沦下趣。



若营世事,或者经营世事,例如常常组织放生,常常组织护持佛事,来供养三宝、塔寺等种种行相,这本身不是错,这是好事情,在哪里呢?


心无欣道,沒有欢喜求道的心,沒有求解脱的心。


要叫他做义工,他很高兴,不落人后;但若叫他听经,或者让他去打佛七,专心用功,或者在家自已专心用功,他做不到,为什么


动惯了、攀缘惯了。沒学佛前,是动、是攀缘;


学了佛后,还是动,还是攀缘,只是换个境界,改成护持佛寺、放生这些境界。


但是本质上还是动、还是攀缘。这习惯养成之后,就很难改了。就像《六祖坛经》所说:“ 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 


当初沒学佛时,心很躁动,所以来到佛门学佛。但是如果学了佛后还是躁动,那又何去何从呢?


所以我们修行,必须要有渐次


初学佛时,都从护持三宝开始,这是需要的。因为三宝也需要有人护持;而我们也需要透过护持三宝来培福。所以我们刚开始欢喜到佛寺做义工,这也是很好的。但是慢慢地,我们要提升自己。当然不是说就不做义工,而是在做义工的同时,也要追求解脱道,自已在解行上的用功也要加强。


不能只是一直忙,忙到最后,大家赞叹;你是菩萨发心!我们自己也觉得我就是菩萨发心,而事实上夹杂着很多过患。


不但心无欣道,而且最是我所,执着我、我所。比如说,这个殿堂是我管的,你们谁都不要来碰。


进来之后,我就是老大,你们都要听我的。只要没有在法上安住,就会形成这个习惯。发心当中夹杂,夹杂到最后,全体变成染污,那就很可惜了。


甚至有可能在这种染污心中,造成罪业。


因为对自己越来越有自信,而这时又没有学习经论,没有学习戒律,也沒有善知识引导,到最后就开始造罪了。所以最是执着我所。

或者将沉沦下趣,连人天福报都没有,可能堕落到三恶道了。为什么?因为在三宝门中,若沒有学习经论,也没有学习戒律,很有可能在有意无意间,就盗用了三宝物,果报当然就是三恶道了,这样子很可惜。


在佛寺有很多这样的在家人,在佛寺发心久了,变成老油条再久一些,就开始造恶业,到最后甚至连居士都谈不上了。


所以我们在佛寺发心是很好,这能为自己的修道培福,所以是非常必要的。但同时要知道,培福只是一种方便,是为了修行戒定慧打基础,不要把方法当成目标,当成一生的事业,而变得执着,甚至造恶业,结果沦落下趣、三恶道,这很可惜啊,可惜了当初他护持三宝的这念发心


这样的结果,有时连欲界的善业都得不到。


当然,因果还是分开算的。护持三宝的功德,绝对不失,但是在这当中夹杂太多恶业的时候,有可能恶业会先起现行


因为面对三宝的境界造的恶业特别重,所以有可能会先起现行,而沉沦下趣三恶道。

出处:《南山律在家备览》别行篇:问答:

第九课:出家宗致(2)

问答所在页数:117页上数8行至118页下数4行

弘一法师遗著

良因法师导读



请此法宝可长按或点击“阅读原文”



欢迎转载 自利利他

6
文章点评
2025-01-25
对“持戒”心生畏惧?你大概误解了戒律的精神
■修行绕不开的基础在佛教的诸多行持当中,戒律是每个佛弟子都必须经历,但同时也让不了解的人心生畏惧的法门。虽然“持戒”是六度当中的第二度,但却不断有居士.. <详情>
2025-01-24
咒语的功德与加持不可思议
“MZ里面的咒多半是鬼神的名号,所以念密咒,常常把些鬼神都找来,我们中国俗话说:‘请神容易送神难’,你把鬼神都招来了,你再没有本事把他送走,这以后就很麻烦,所以.. <详情>
2025-01-23
实修方向…见,修,行!
从佛法实修的角度来说,想得到成就都离不开(见,修,行)这三步。见,修,行,是重要的字词,我们必须要了解。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佛法的究竟见地,目的与目标.. <详情>
2025-01-23
常用佛语的背后的含义!你了解吗?
文:智藏法师你的业障重啊!常听佛教徒讲业障,听久了实在让人害怕,到底佛教讲的业障是什么?真的会为我们带来灾难吗?依照《涅槃经》第十一卷的解释是:“业障.. <详情>
2025-01-23
佛教如何看待“择吉日”?
缘 起“法师!在吗!”“帮算个吉日,在线等!急!”“???”许多人出门办事都讲究一个“良辰吉日”现在就为大家分享如何自行计算“吉日”佛教如何看待“择吉.. <详情>
2025-01-23
想得到25位大菩萨日夜保护?必须具备这两个条件
弥陀化身的善导和尚在其《观念法门》中对此有非常明确的开示:“又如十往生经说,佛告山海慧菩萨及以阿难,若有人,专念西方阿弥陀佛愿往生者,我从今已去,常使.. <详情>
2025-01-23
千万不要说这种话,是影响修行的大忌
“修福修慧”《金刚经》云:“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我们在说话时,也要向佛学习,有些话可以说,有些话不要说。因为佛法认为,.. <详情>
2025-01-23
有些供品能吃,但有一类千万不要吃!
梦参老和尚:上供,供神的东西不要拿来吃。供佛菩萨东西你可以吃,供神的水果等,你都不要吃。懂得这个道理吧?问:那不是浪费了吗?梦参老和尚:你供了,怎么还浪.. <详情>

© 2015-2024 素超人

发帖规范以及说明 举报方式:点击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