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修行人每天都不能忘的几件事!

九华山佛教


与 智 者 为 伍 携 善 者 同 行


作为一个修行人,每天有几件事不能忘记,就是佛教讲的“正知、正念”。

1、人身难得

我们得到这个人身非常不容易,佛经上讲,六道轮回里,得人生者如爪上土,失人生者如大地土。

2、佛法难闻

我们能遇到珍贵的佛法,这珍贵的佛法能帮助我们从人生的贫乏里走出来,从人生的烦恼和痛苦中走出来,非常珍贵,太不容易了。

3、善知识难遇

我们学习佛法,要有老师,要有同修伴侣,要有人护法,这些因缘非常难得。

4、时光迅速,人命无常

时间过得很快,人的生死在呼吸间,要知道生命的珍贵。这一些正知、正念,我觉得你不管修什么法,都不应该忘记,念念不忘,这样保持正知正念,我们就容易与道相应。

身体是我们生命中的怪客


换一个角度来观察,身体是我们总要安排的一个东西。比如说,你家里来了一个很麻烦的客人,一进门他要水喝得赶紧给他倒水,要吃饭得赶紧给他做饭,想坐下来得赶紧给他找椅子……总而言之,身体是我们生命中的一个怪客,你老要安排他。

在佛教里,这叫做苦。也就是说,他对我们形成逼迫,这个逼迫就是苦。等什么时候把客人送出门了,客走主安,主人就放松了。

修行一定要向自己开刀

佛法的修行,一定要向自己开刀,通常世俗生活中的一些观念要打破。通常世俗生活中的一些观念和前提是先接受“我”,再说别的,所以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会说:“反正我就是这个脾气,就是这个毛病”,意思是说,我这个毛病,这个脾气是不能变的。这是世间法的观念,修行就是要改变你的脾气,改变你的毛病。就是要把你这个人来—个颠覆,来一个革命!


打开心灵的结

如果讨厌的人,在你心里出现的时候,你能用感恩的心,向你心中的这个影像去发感恩的念头;如果你非常贪着的一个东西,在你心里出现的时候,你能看到它的无常、它的苦、它的可厌相,你的心结就能慢慢打开。

因为我执是抽象的,在不同的人心里表现出来的就是这些心结的不同,就是这些分别心,就是这些让你心动、让你在意的事情。当这个心结出现的时候,其实正是我们解决这个心结的时候。修行,其实就是一次次打开心结的过程。

培养精进的力量

在修行的路上,我们要学会自我激励,要有探法源底的意愿。相信佛能做到的、古人能做到的、祖师能做到的,我一定也能做到。这种意愿它会推动我们,使我们有精进的力量。而精进的力量最根本的体现就在于心念不空过,心念如果能不空过,我们的生命就不会荒废。

没有一个实存的我

实际上没有实存的一个我,实存的一个我的命运,实存的—个我遇到—件什么事。整个我们的生活都是由分别心、不同层面的分别心,以及互相之间的复杂的关联,内外的感召,时间空间上的缘起所组成。

佛陀告诉我们,佛法的修行,不要仅仅停留在书本知识的学习上,而是要透过修行,透过对自己内心的透视,真正的看到缘起。

无所求恰恰是一个无限的求 

如果你的心是无所求、无所住的话,它的功德是不可思不可议、无量无边的,就像无边无际的虚空一样没有边际,没有相状,所以经文里用虚空来描述这个无所求心的功德。

无所求并不是什么都没有,恰恰它是一个无限的有,无限的有就是—个空。无边际,无相状,无来去,就是如如之心,如如之心就是我们本有的佛性!在这里所有的对立都超越了。

一个学佛的人用这种心态去工作和生活,会有很多奇妙的体验。首先你要做到这三点:

1、待人接物要有公心

首先不要想自己的私利,我能得到什么,我能占什么便宜,这个都是愚痴的心在动——痴心妄动。而先想别人、想集体、想大家,这个心就是公心,公心就大,古人说:“公生明”,有公心你自然就明。

2、要有奉献的心

有奉献的心就不会计较收获,不会计较结果。将奉献当成自己的本性,当成自己的习惯,这其实就是克服我执的一个状态。我执在这种心态下会慢慢被克服。

3、要能够换位思考

能够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能够把自己心中的意图出发点放下、舍弃,接受别人的意图,那样你的心也会大起来。

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平台仅作公益性分享,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点击阅读原文·结缘广种福田

3
文章点评

最近更新

© 2015-2024 素超人

发帖规范以及说明 举报方式:点击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