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极微尘与刹那心是小乘的胜义谛

达真堪布


  胜义谛中具有的法是指世俗谛以外的法,即能被摧毁的任何法,与以智慧分别破析他法则执着彼之心不会再趋入的法以外存在的法,例如色的极微尘与无为法。
  首先是关于极微尘的分析。小乘观点认为细微的物质是不可再分的极微尘,这是胜义谛,是存在的。按大乘的观点极微尘这也是不存在的,因为如果有这样一个既是物质又是实有的极微尘,肯定会有东南西北上下的方向,有方向就可以继续分,那它就不是不可分的极微尘;如果没有方向,就相当于不存在了。所以没有不能再分的极微尘。
  但是小乘尤其是有部,特意安立了极微尘。因为他们认为要形成粗大的物质必须靠极微尘,极微尘积聚形成粗大的物质。否则,粗大的物质就不存在,这样外境也就不存在了。小乘不会这样承许,因为他们的境界达不到这样的层面,所以还是承许有外境,而且外境是实有的。粗大的物质是没有的,粗大的物质是由细微的物质组成,很多细微的物质堆积在一起,形成了粗大的物质。
  微观世界的极微尘——不可再分的微尘是他们的胜义谛,他们认为这是真实存在的,圣者也能见到的,通过智慧分析也可以存在、是堪忍的,所以是胜义谛。粗大的物质可以分,一分就没有了,这是世俗谛,是世间所见。我们只能见到粗大的物质,见不到细微的物质。
  有些人说:现在科技发达了,通过显微镜可以见到电子、夸克等等。其实这些还没有达到极微尘。小乘有部承许的不能再分的极微尘,根本不是我们所能见到的,通过仪器也观察不到,它是胜义谛,胜义谛肯定是看不见的。所以现在科学讲的都是不究竟的,虽然接近,但是离极微尘还差很远。实际上极微尘也是不成立的,但这是有部的观点。

  其次是关于刹那心的分析。有部承许相续是不存在的。比如我们心的相续——昨天的心、今天的心、明天的心,是由很多刹那心组成的,其实没有一个实有的相续。若是有实有的相续,就可以按前、中、后分,每一段都可以这样分,一直分下去,最后就没有了,空了。但是小乘有部不这样承许,他们认为如果没有刹那心,这个相续怎么形成?粗大的心怎么产生?必须由很多刹那心组成心相续,所以特意安立了刹那心——不能前、中、后再分的刹那心。
  如果有时间肯定就有前、中、后,如果没有前、中、后的顺序就不是时间,没有过程了。只要有时间,就必须有前、中、后的过程。实际上没有不可再分的刹那心,但是因为有部抉择不了空性,所以刹那心必须存在。否则这个相续怎么形成?若没有相续,时间怎么形成?所以必须有刹那心,由很多刹那心组成心相续。
  刹那心也是胜义谛,刹那心分到最后不能再分的时候,他们安立了最后一个刹那心。因为如果没有刹那心,时间就无法形成,心相续就无法承许,我们很多烦恼、分别心也就无法产生。所以必须要安立这个刹那心,由刹那心组成心相续。前后连接在一起的相续,是以分别心假立的,是世俗谛。用刹那心来组成心相续,这个刹那心是胜义谛。
  极微尘和刹那心都是胜义谛,粗大的物质和心相续都是世俗谛。

——摘自《俱舍论》讲记53

3
文章点评
2022-02-16
佛的智慧都是本具的
关于究竟果位的分类,可以分为五种:自性身、显现菩提身、法身、报身、化身;也有分为不动金刚身、现前菩提身、法身、报身、化身的。密宗的续部里主要讲五身,其.. <详情>
2022-02-16
云散之后,湛蓝的天空自然现前
一个团体肯定需要有人来主持,否则秩序会杂乱无章。主持者就是上师,“本师圆满”指上师即佛陀。十法界里最高的境界就是佛陀,现在科学讲的四维、五维、六维、七.. <详情>
2022-02-16
如入禅定的临终境界是靠自己平时的功夫还是靠佛力加持?
问:为什么业障现前的瞬间,脑袋会一片空白,感觉身体和思维都不受控制,事后什么都想不起来了,就是很多人形容的眼前一黑,醒来已经在医院了,什么都忘了。临终.. <详情>
2022-02-16
学着发心做菩萨
相续中真正要有利他心,必须要通过修行。发菩提心的基础、前提条件是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在有四无量心的基础上,才能发出菩提心。菩提心有胜义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 <详情>
2022-02-16
最究竟的智慧之身
佛的自性身是现空不二的,清净身也是空性的。这个空性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空”,而是远离言思、超越时空的意思。佛性不是单一的现分,也不是单一的空分,而是现.. <详情>
2022-02-16
水没接满就要慢慢积累
密宗的“密”,第一层含义是相对自性而言的“如来藏”,第二层含义是相对众生而言的,即保密,次第修行,因为很多众生需要层层引导。正如前几天微博写的,修行要.. <详情>
2022-02-16
如果做不善的事能使他人高兴,是否可以做?
问:如果做不善的事能使他人高兴是否可以做?答:我们都是修大乘佛法的,所以一定要饶益众生,不能伤害众生,不能让众生不高兴。但前提是什么?完全是为了救度众.. <详情>
2022-02-16
缘来缘聚,缘尽缘散
我们学佛修行,就要去掉对世间的贪恋,否则连声闻和缘觉的果位都无法获得,只能在六道轮回里感受无穷无尽的痛苦。若还没有放下对世间的贪着,不可能解脱。解脱是..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