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初学之人大都停留在感情式、偶像式、权威式的皈依信仰中

佛教常识

初学之人大都停留在感情式、偶像式、权威式的皈依信仰中

当然不论已皈依、未皈依,只要心向佛法僧三宝.都可说是佛教的信众。但是如果当初皈依佛教时,不是为了追求佛法真理而皈依,在皈依佛门后,没有善知识的督促、开导,自然生不起学佛、向法的心,纵然经过了很多年,仍在门外徘徊,而当别人问起自己的宗教信仰时,却沾沾自喜说:「我是佛教徒。」这是目前教界绝大多数的佛教徒普遍存在的现象。有的人虽然在皈依佛教后,涉及佛书.但因看书太杂.没有一个由浅入深的中心指标,当别人问及佛教的中心思想时,却不知如何回答。有的人皈依佛教后,经由高人的指点,一跃登天,顿入般若,禅学的领域,一味而空,而忽略了佛法不离世间觉的一面。有的人一入佛门后,没有接触到佛法,立即修持密宗、净土宗,追求表相的净土,而不识其内涵的一面。无怪乎有人说:「密宗兴盛的时候,就是佛法灭亡的时候。」也有人说:「净土宗兴盛的时候,就是佛法灭亡之时。」又有人说:「禅宗兴盛的时候.即是佛法灭亡的时候。」

这几句话,不能仅看其表面之辞,即断定它有无道理,必须客观地探究它崛起的原因‥‥,才是一个智者学佛应有的态度。诸如此颗,不胜枚举。总之,无论你抱着什么样的角度看佛教,入佛门,既入佛教,千万不要虚入宝山,空手而回。人生难得,佛法难闻。只要你今生能稍微得到佛法在现实人生中的益处,未来世中必然会有开花结果的一天。

佛教不是权威性的信仰,不是以崇拜个人本位主义为指归。在释迦牟尼佛根本教义的指导下,我们不能以塑造个人偶像的权威信仰方式来度人皈依。

虽然佛法上有说:「先以欲勾牵,然后入佛智。」然而在众生根器薄弱的今天,许多感情式、偶像式、权威式的信仰佛教,对目前整体佛教的形象及佛法的推动,已经发生了许多负面影响。事实证明大部份感情式、偶像式、权威式的皈依信仰佛教,在无法提升信众走向智信学佛的修行路程的窘况下,只会让佛教的真理日趋没落,日趋衰颓,让众生的慧命在个人权势利益的满足下牺牲了。除非你有他心通,知道某某众生应以何种方法接引入佛门,否则对于一点佛学基础也没有的人,就应当遵照释迦牟尼佛在《四部阿含经》及「大乘经典」中所开示度化众生皈依、信佛、学佛的根本历程,来做为接引众生最初皈依佛教的方便引导。所幸当代仍有不少大善知识,以其深蕴的般若智慧,指引我们走向正确智信的学佛道路,使广大信众得以解悟根本佛法的旨趣,以为进升大乘菩萨道之阶梯。

我们必须认识一点-只要是能够让大众追求的真理,绝对是公开的、普遍性的、大众化的,绝对没有神秘的色彩,没有任何的门户之见。

如有(以现在的宗派而言),也只不过是为了要适应各种不同根器的众生,接引广大的信众发希有、恭敬之心向佛、学佛,令众生生起敬重、追求佛道的长远深心而拖设方便的接引手法而已。

「真理越辨越明」,释迦牟尼佛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留下来的声闻藏、大乘藏等三藏十二部经典,是任何有志向学的人士可以公开研究的。只怕我们没有足够的智慧去认识真理、追求真理,发觉蕴育在自己内心无限的智慧。而开发蕴育在内心无限的智慧,就是我们皈佛、信佛的主要目的。

《大智度论》说:「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唯智能度。」

《华严经》说:「于佛法中,智为上首。」

佛法智慧能导引我们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理,认清现实人生的因缘本末,理出人生的光明面。有了佛法智慧的引导,便能洗涤我们内心的污秽、烦恼。当改变了内在的习性、烦恼,才能客观理智地掌握、创造自己的前途、命运。

当我们能够随时观照自己的善恶念头,不受外在喜怒环境影响,而有自己的主见、思想,看清楚自己的应该走的光明方向时,你才能说「命运操纵在自己手中」,才能突破目前顺逆境界的影响与冲击。否则难免「随境而转」,难免受到外在人事、环境的牵缠、影响,及宿世善恶业缘的羁绊。

而在皈依佛教后,于逐渐认识、接受佛法智慧的熏陶、洗礼下,一定要能够改变你的心性、习气、烦恼,渐渐启发蕴藏在你内心无尽的智慧宝藏,掌握自已的前途、命运,走向人生的光明路。

4
文章点评
2022-06-11
佛教安葬方式之一“坐缸”
近几年,各地纷繁呈现某位法师去世后坐缸数年而效果不坏肉身的报导,好像坐缸变成肉身不坏的必备条件或代名词,致使许多佛教信徒也格外热衷于坐缸,把坐缸当作佛.. <详情>
2022-03-11
祈福的四种方法
培福有福大多数人都喜欢享福,所以人老了,就要享老福;儿女孝顺,就享儿女福;太太贤惠,享太太福;丈夫可敬,享先生的福。一般人的观念总认为有福不享的人是傻.. <详情>
2022-03-11
僧人的生活是怎样的?
世人多羡慕僧人,就连宋朝的仁宗皇帝也说:“若得为僧,出入于金门之下,行藏于宝殿之中。春听莺啼鸟语,妙乐天机;夏闻蝉噪高林,岂知炎热;秋睹清风明月,星灿.. <详情>
2022-03-11
修行的人过午不食或者日食一餐?
问:修行的人过午不食或者日食一餐,那是为何?成刚法师开示:过午不食,就是所说的持斋,斋就是和佛法相应之意。由于饮食也是五欲之一,贪著饮食只能增益存亡。.. <详情>
2022-03-11
普贤菩萨为什么坐骑是“六牙白象”?
普贤菩萨多以六牙白象为坐骑,与骑乘狮子的文殊菩萨,同为毗卢遮那佛之胁士,合称为华严三圣。普贤菩萨代表悉数菩萨行德本体。白象代表愿行殷深,勤劳不倦;六牙.. <详情>
2022-03-11
净慧长老:醒悟人生,贡献人生
讲台后边的横幅上说是要我讲日子禅的真理,连我自个都莫明其妙,不知道日子禅的真理究竟是什么。我想,既然是说日子禅,往常我讲日子禅离不开两句话:在日子中修.. <详情>
2022-03-11
真实的修行,源于体验
修行和做研究不一样,研究要讲究理论严谨,要讲究证据,修行是一种生命体验,那他要去哪里给你找证据呢。所以禅宗才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你要去体验,比如说.. <详情>
2022-03-11
详解地藏法门
1、《地藏经》的功用分为二种:1.1《地藏经》是一部记载着万物众生其生、老、病、死的进程,及怎样让人自己改变命运以妙手回春的方法,并可以超拨过去世的冤亲借.. <详情>

最近更新

© 2015-2024 素超人

发帖规范以及说明 举报方式:点击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