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心经》让我们体验到真正的心平气和,内心状态对了,幸福不请自来

佛说修行

生气,是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生气,是将自己的生命放置在烦恼之中。读《心经》便可长智慧,有智慧的女人,便不会在烦恼的漩涡中一再打转,更不会在愤怒、嗔恨等负面情绪中消耗掉一生。

《心经》全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称般若心经,它是佛教经典中字数最少但影响却十分深远的一部经典。《心经》正文只有260个字,它是集《大般若经》的精华而成。尽管它字数很少,但针对的问题却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

想要不生气,就需要有对治贪嗔痴的智慧,而《心经》便蕴含着教给女人们远离贪嗔痴三毒、熄灭愤怒、清凉身心的生活智慧。

生活中的烦恼和愤怒,皆是因为自己的贪执而生。《心经》为我们揭示出,世间的存在、现象无非是因缘生灭,不停变动的,一切的事物乃至我们心念、情绪都具有空性。不读《心经》便不能明白这种人生智慧,于是“遇事不生气、心平气和过一生”,便成了永远无法实现的心愿。

《心经》是一条路,是一条认识自心、了脱烦恼、平息愤怒的修行之路。在这条路上,我们只需要让自己静下来,如同一棵树,把根子牢牢地扎进般若智慧的土壤中,让心灵的枝桠不断向着阳光伸展。

不生气,不是嘴上安慰自己的那样简单,而是要以般若智慧观照人生、观察出现在生命中的人事物,做到以智慧化解愤怒,这才是真正的对治,否则只能称为压制。对治愤怒,能够使心灵得到安适解脱,使我们平心静气地生活;而压制,则会给身心带来更多的痛苦。

《心经》言简意赅,文辞优美,富于韵律感,当我们内心苦恼丛生、愤怒难消时,不论是念诵还是抄写,都能起到稳住心神、平稳心气的作用。《心经》就如同一个巨大的能量场,能够让我们随时随地把那躁动不安的心平静下来。

烦恼不是别人给的,而是从自己开始不断计较时就已经生起了。那么,计较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就是从我们每天的生活中来。一计较,烦恼就生起了。而往往是那种对自己的烦恼缺少觉察的女性,便越是容易陷入到更深重的烦恼中。

《心经》的智慧告诉我们:有了烦恼不要怕,有了问题不要逃,任何一个能够在不利境遇中保持平和心境的女人,必然都经历过被烦恼缠缚的时期。只是,不要被这些烦恼永远地缠缚下去便好,而《心经》正是教给女人如何心平气和地面对人生,如何不生气不烦恼、快快乐乐地过好人生的智慧指南。

所谓幸福,不是拥有多少财富,而是一颗简淡平静的心灵。有了这样的心,不论是刮风还是下雨,哪怕电闪雷鸣,或者云翳沉沉,我们都能安稳地生活,自在的生活。因为心灵的力量最强大,而智慧的女人最幸福。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
5
文章点评
2021-07-04
佛说:《妙法莲华经》殊胜功德的非常难得和可贵的
佛说:《妙法莲华经》殊胜功德的非常难得和可贵的《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如全部凡夫人中,须陀恒、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为榜首,此经亦复如是.. <详情>
2021-07-04
佛说“天阉”的前世今生
《佛说罪业应报教化地狱经》:复有众生,男根不具,为黄门身,不得妻娶。何罪所造成的?佛言:以宿世时,坐喜犍象马牛羊猪狗,不可称数,令此众生,苦痛难忍,死.. <详情>
2021-07-04
佛说:这几种人死后会堕落地狱
佛说:这几种人死后会堕落地狱九情一想,下洞火轮,身入风火二交过地,轻生有间,重生无间,二种地狱。纯情即沉,入阿鼻狱。若沉心中,有谤大乘,毁佛禁戒,诳妄.. <详情>
2021-07-04
漫谈“无我”(向庆)
漫谈“无我”向庆 佛教的经典和论著浩如烟海,其数量更是数不胜数。随着古德对经典的理解角度不同,得出的修持方法理论也千差万别,故而在印度有二十部之争,中.. <详情>
2021-07-04
佛说:佛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罗双树间,将入涅槃。是时中夜,寂然无声,为诸弟子略说法要。汝等比丘!.. <详情>
2021-07-04
契入空性引导之关键
契入空性引导之关键越尘一、契入空性的通用教法在契入空性之前,行人应当在佛法的修学方面已经建立了一定的基础。要以言之为三主要道,即出离心,苦集灭道;菩提.. <详情>
2021-07-04
缘起缘灭,什么是“因果相续”?
因缘所生的悉数法,当然是生灭无常的,而又是相续不断的,如流水通常,前前逝去,后后生起,因因果果,没有间断,这是就竖的方面来说的。从横的方面看,因果的品.. <详情>
2021-07-04
星云大师:真君子拥有四大高尚品德
《佛光菜根谭》:正人不责人所不及,正人不强者所不能,正人不苦人所欠好,正人不计人所不方便。真正人辞富不辞苦,真正人庆道不庆贫,真正人知义不知利,真正人.. <详情>

© 2015-2024 素超人

发帖规范以及说明 举报方式:点击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