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南山律在家备览-导读》:临命终时,他缘哪一尊佛都好,但要专缘一佛,为什么呢?

南山律在家备览

[ 问 ]:


临命终时,为了提起他的正念而说法,引导他忆佛念佛,这时也要随他自己的意愿,他缘哪一尊佛都好,但要专缘一佛。为什么呢?

[容]:

说法:令缘佛:或缘西方无量寿佛,或兜率弥勒佛、或灵鹫释迦本师。

说法,就是为了提起他的正念而说法。


引导他忆佛念佛。不仅是持名号,还要忆念佛陀。大部分的人,我们都可以劝他求生极乐世界,所以请一尊阿弥陀佛的接引像,让他常常看到,因此能放下身心世界,恒常忆念阿弥陀佛,忆念极乐世界的功德。在他临终的时候,就能看着这尊佛像往生,而帮助忆念的功夫,这是缘着阿弥陀佛。

如果他就要往生弥勒菩萨的兜率内院,也要随他的意,不要说 “ 你一定要往生净土啊 ” ,也不必。


他真的很想去内院,我们就帮他念弥勒菩萨的圣号,帮他往生内院;有的人希望下辈子继续来娑婆世界,在这五浊恶世修行菩萨道。我们劝他求生净土,但他就是不能接受,那就让他忆念本师释迦牟尼佛,求释迦佛的加持,下辈子能够得到增上生。

如《地藏菩萨本愿经》所说:


临命终时,父母眷属宜为设福,以资前路,或是幡盖,及燃油灯,或转读尊径,或供养佛像及诸圣像。乃至念佛菩萨及辟支佛名字,一名一号,历临终人耳根,或闻在本识。


是诸众生所造恶业,计其感果,必堕恶趣,缘是眷属为临终人修此圣因,如是众重,悉皆销灭。若能更为身死之后,七七日内,广造众善,能使是诸众生,永离恶趣,得生人天,受胜妙乐,现在眷属,利益无量。

因此在临终时,能够听闻一佛名、一菩萨名,就算没能往生净土,他决定不堕三恶道,最起码,他就不会堕落三恶道。


临终时能靠的就只有佛菩萨,所以缘佛很重要,无论缘哪一尊佛都好,但要专缘一佛。而且缘着佛号也比较容易相续,道理讲太多,他听久了也会累。


只有念佛,可以一直念下去不会累,所以,最主要就是要让他缘佛号。

出处:《南山律在家备览》别行篇:问答:

第七课:瞻视病人(3)

问答所在页数:81页上数7行至82页上数6行

弘一法师遗著

良因法师导读


请此法宝可长按或点击“阅读原文”

欢迎转载 自利利他

9
文章点评
2025-01-25
对“持戒”心生畏惧?你大概误解了戒律的精神
■修行绕不开的基础在佛教的诸多行持当中,戒律是每个佛弟子都必须经历,但同时也让不了解的人心生畏惧的法门。虽然“持戒”是六度当中的第二度,但却不断有居士.. <详情>
2025-01-24
咒语的功德与加持不可思议
“MZ里面的咒多半是鬼神的名号,所以念密咒,常常把些鬼神都找来,我们中国俗话说:‘请神容易送神难’,你把鬼神都招来了,你再没有本事把他送走,这以后就很麻烦,所以.. <详情>
2025-01-23
实修方向…见,修,行!
从佛法实修的角度来说,想得到成就都离不开(见,修,行)这三步。见,修,行,是重要的字词,我们必须要了解。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佛法的究竟见地,目的与目标.. <详情>
2025-01-23
常用佛语的背后的含义!你了解吗?
文:智藏法师你的业障重啊!常听佛教徒讲业障,听久了实在让人害怕,到底佛教讲的业障是什么?真的会为我们带来灾难吗?依照《涅槃经》第十一卷的解释是:“业障.. <详情>
2025-01-23
佛教如何看待“择吉日”?
缘 起“法师!在吗!”“帮算个吉日,在线等!急!”“???”许多人出门办事都讲究一个“良辰吉日”现在就为大家分享如何自行计算“吉日”佛教如何看待“择吉.. <详情>
2025-01-23
想得到25位大菩萨日夜保护?必须具备这两个条件
弥陀化身的善导和尚在其《观念法门》中对此有非常明确的开示:“又如十往生经说,佛告山海慧菩萨及以阿难,若有人,专念西方阿弥陀佛愿往生者,我从今已去,常使.. <详情>
2025-01-23
千万不要说这种话,是影响修行的大忌
“修福修慧”《金刚经》云:“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我们在说话时,也要向佛学习,有些话可以说,有些话不要说。因为佛法认为,.. <详情>
2025-01-23
有些供品能吃,但有一类千万不要吃!
梦参老和尚:上供,供神的东西不要拿来吃。供佛菩萨东西你可以吃,供神的水果等,你都不要吃。懂得这个道理吧?问:那不是浪费了吗?梦参老和尚:你供了,怎么还浪.. <详情>

© 2015-2024 素超人

发帖规范以及说明 举报方式:点击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