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忠明法师:养生养心之良方,即是生起慈悲喜舍四无量心

中华佛医

本文来源:石室禅院慈善会

《药师经》中云:“若有净信善男子、善女人等,欲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者,应先造立彼佛形像,敷清净座而安处之。散种种花,烧种种香,以种种幢幡,庄严其处。七日七夜,受八分斋戒,食清净食,澡浴香洁,著清净衣,应生无垢浊心,无怒害心,于一切有情,起利益安乐,慈悲喜舍平等之心,鼓乐歌赞,右绕佛像。复应念彼如来本愿功德,读诵此经,思惟其义,演说开示。”

“应生无垢浊心,无怒害心,于一切有情,起利益安乐,慈悲喜舍平等之心”,这可以说是药师法门养生与养心的精华。

中国传统医学的观点认为:“善医者,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在养生方面也是如此。俗话说:“养生不如养心。”养心、养性可以说是养生之道的“道中之道”。

“怒伤肝、思伤脾、喜伤心、悲伤肺、恐伤肾”,这说明人的心理活动与生理功能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良好的精神状态可以促使人的生理功能处于最佳状态,反之,就会降低或破坏人的某种功能或组织,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古人说:“天下根本,人心而已。”很多医学实践证明,善于养生的人一般都有一颗善良、高尚的心,养生和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紧密相关。

善良是心理养生的营养素,心存善良的人,心行坦荡磊落,常处轻松愉悦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能把血液的流量和神经细胞的兴奋度调到最佳状态,从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心清净故世界清净,心杂秽故世界杂秽”,佛家以慈善为本,讲清净心、四无量心。修行者大都性格温和,淡泊名利,心胸豁达,处事宽容,在行为情绪上平淡温和,这是高僧长寿的重要原因。

儒家亦讲“仁者寿”即“德者寿”,道德崇高,怀有仁爱之心,胸怀宽广的人容易长寿。长寿的因是仁爱心,长寿的缘是心平气和。

佛法强调“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一剂养心养生的良方。我们如果怀有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止一切恶,行一切善,那么,必然会得到很好的回报,而且,这种好的回报是无穷无尽,也是无量的。

种如是因,得如是果,如经文中所言:“随所乐求,一切皆遂”,对于世间的长寿、富贵、官位、男女,那都是小菜一碟,随心所愿,不用求自然就来了。

如此,通过道德感的提升,从内心去修行,获得美好的回报,不断地感到身心愉悦,身心愉悦必然有益于健康,容易得长寿,所以自然就是“仁者寿”了。

荐阅读

 腹部常按,万病消散

 佛医之道系列讲座一 | 贪嗔痴与清静心

 忏悔,竟有如此大的力量!

 吃五谷补五脏的方法,关系到你每天的饮食健康!

 大部分的精神病患皆有严重的便秘!便秘还影响心情,精神!

 人在打坐入静时,人脑和地球发生同频共振

 损耗你的正是自己的担心与不安

3
文章点评
2021-05-26
佛吉祥日·卫塞节丨一同忆念佛恩
本文来源:解密生命2021年5月26日农历四月十五既是传统的佛教香期又是世界佛陀日——“卫塞节”汉传佛教界以四月十五为“佛吉祥日”与国际佛教界一同庆祝卫塞节.. <详情>
2021-04-15
生气骂人的果报很严重,一定要记住!
世界上,有一种生意永远亏本,那就是发脾气。 <详情>
2021-03-17
修行,其实是在和死亡赛跑!
本文来源:吉祥的吉也许是因为我身份的原因,周围认识我的人当有亲戚朋友遇到不幸、灾难之类的事,总会告诉我,希望我能给他们一些安慰和帮助,所以几乎每一天.. <详情>
2021-03-10
养生之道:基本吃素、每天散步、保持糊涂
 本文来源:智慧与修行生命质量在于健康,保持健康源于养生,基本吃素、每天散步、保持糊涂,是养生三大基石。01基本吃素膳食是健康的物质基础,合理膳食应以.. <详情>
2021-02-25
春天必吃的12大黄金菜,一种菜调一种病
本文来源:素食营养师春天是阳气生发、万物复苏的季节,很多植物都在悄悄地生根发芽。这个季节的野菜,是一年之中独有的美味。在春天吃它们,可以取天地的生发.. <详情>
2021-02-22
气血不足脸色差, 喝碗素食五红汤~
本文来源:素食菜谱汇人之生,以气血为本;人之病,未有不先伤其气血者。 所以,人最怕气血不足。我们说一个人身体好,最基本的就是“气色好”,反之,气血不.. <详情>
2021-02-19
张海生博士讲佛医 | 快乐开心与开窍开悟
作者介绍张海生博士美国国际医药大学整合医学院院长、博士后合作导师,哈佛医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塔夫茨大学医学中心等博士后,天津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详情>
2021-02-18
杨绛100岁感言: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我没有“登泰.. <详情>